院长之职既定,众院士便陆续散去。法拉第及几位学院理事巴贝奇、威廉•汤姆孙、斯坦福、琼斯等人邀请周中华到院长办公室喝茶休息。
众人在办公室中坐定。周中华又将今日的来意说明,邀请诸人届时赏光赴宴。法拉第等都欣然允诺。于是周中华告辞回转。
琼斯男爵殷勤相送。今日周中华应他所请,居然劝说成功,琼斯心中不免有些得意,自觉“举荐有功”,对周中华也青眼有加。
两人并肩行至门口,琼斯男爵似若有所云,却迟迟疑疑,神色极不自然。周中华颇觉奇怪,于是出言询问。琼斯思量片刻,顿足说道:“周先生是我们的好朋友,又是著名的工程师。今日你又为我皇家科学院解决了院长之职空悬的问题。有一件事情我想必须告诉你知道,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周中华奇怪之极,实不知有何事自己需要有“心理准备”。
琼斯男爵道:“就在这次皇家科学院的年会之上,除了推举法拉第教授为院长之外,同时还提名了明年的院士人选。周先生理所当然地被提名入选四名外籍院士。然而我在最近得知,多数理事及院士之中,对于选举您为外籍院士还有不同看法。表面上看来,他们都说道,仅以一份运河勘查报告尚不足以证明阁下有资格入选。其实在这些人的心中,对贵国的歧视和对阁下的嫉妒才是真实的想法。所以,如果您除了运河勘查报告外再无其它科学成果,只怕会在明年三月的选举中落选。您对此务必有思想准备。”
周中华一听居然是这么一件事情,在他心中,虽然得以选为院士乃是一件幸事,但尚未将此事与国家荣誉相提并论,原本也不是十分看重。正是所谓胜亦欣然,败亦无所谓。当下谢过琼斯男爵后,潇洒离去。琼斯男爵目送周中华远去,尚在惜叹不已。
数日后,周府乔迁酒会隆重举办。到场嘉宾众多,有法拉第、巴贝奇、威廉•汤姆孙、斯坦福、琼斯、佛莱明等人;有赫胥黎、达尔文等人;有威灵顿上将和亨利中尉父子;甚至连布莱恩少将、罗伯特上校等也应邀前来。“怡和洋行”等数家英国公司也来人参加。遵循英国之例,酒会宾客都是夫妻同来。
谭管事已经专门请来乐队和钢琴师,乐声悠扬之中,众人品尝酒宴,其乐融融。
周福、周贵和喜鹊在伍汉灵的领导下,早已准备好数十道中国大餐。虽说是家常菜居多,而且因为“原料不足”,未能尽展诸人厨艺。饶是如此,这顿饭只吃得这些英国绅士、淑女险些连舌头都吞下肚子。此后伍汉灵常在家中开设中国厨艺课,为这些伦敦主妇进行义务厨艺培训,这已是后话。
酒宴之后,自然还有舞会。周中华早已教导伍汉灵学习了一些交谊舞步,此时大派用场。二人身穿英式礼服,率先起舞。盛装绚丽,舞姿翩翩,一对璧人,令人艳羡。众绅士、淑女也纷纷加入,一场舞会直至深夜才告结束。周中华夫妻送客之时,众人仍意犹未尽,笑约再行聚会。
圣诞既近,英伦的天气也一天冷似一天。伍汉灵为一众学子添置了不少寒衣,又做了些腊肉香肠、馒头糕点、花样菜式。周中华夫妻分别往各处分发。
这一日,伍汉灵在别墅之中整理家务。周中华邀请亨利同往朴次茅斯港送衣问暖。亨利在家中休假有时,闲极无聊,一口同意。
朴次茅斯港中,不少军舰正在避风休整。圣诞将至,军人们也将各自回家,与父母妻儿共享天伦之乐。
王家琪、夏茂才、范鼎臣、黄东如等学子见周中华前来送衣,还有家乡口味的食物,都极是兴奋。在他们与周中华之间,已不仅是资助留学这份感情。在他们心中,周中华便似父兄一半,关心体贴,爱护照看,血脉相连。周中华又仔细询问众人的生活是否习惯。周中华再从教官处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情况,众学子都是锐意进取,刻苦有加。布莱恩少将也夸赞这些学子不怕吃苦,勤奋好学,成绩斐然。
离开学校后,周中华与亨利沿着港湾散步。周中华见这些学子不负所望,个个励志学习,心中极为欣喜。当下对亨利说道:“亲爱的朋友,您看这些学子,也许就是将来我国的海军、陆军栋梁之材。有这样的年轻人,中国何愁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陆军?中国的复兴强盛指日可待!”
亨利笑道:“请问阁下,贵国有几个现代意义的船厂、军工厂?有几艘军舰?又有几门新式火炮?只怕阁下言之过早。”
听到这一番话,周中华只觉得如同一瓢冷水从头浇到脚,情急之下,话也说不出来。憋了许久,才说了一句:“依你之见呢?”
亨利说道:“当然,一切军事器械、装备都可以向欧洲各国购买,军舰也可在英国订购。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没有自己的军工企业,只怕这国防军备始终不为完善。”
亨利所言绝非虚妄,而且句句都是肺腑良言。周中华由他的话再联想到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是以军工企业为龙头,才带动了一系列的革新、变化。看来如果想加快、促进中国的发展步伐,创办一系列的军工企业已经是迫在眉睫。
周中华诚恳地对亨利说道:“亲爱的亨利,感谢您对我的提醒。您真是一位真诚的朋友。”
回到家中,周中华把自己反锁在书房之中,冥思苦想,如何权谋计划,怎样安排筹措。伍汉灵照看儿子周如皋,也不来探视打扰。
周中华反复思量,种种计划皆因此时中国的基础太差,仅开矿、冶炼这二者便是极大的限制,故而无法施行。完全自力更生,又谈何容易。惟有仿照开办纺织、服装厂之法,延请外国技师,引进技术,徐图发展。待等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届时再依靠他们全力施为。
按照这个思路,周中华决意先请亨利介绍一些军工企业的技师,以高薪相聘,远赴中国。方案既定,便计划实施。这一日周中华便又来到威灵顿上将的别墅会见亨利中尉。
亨利问明周中华的来意之后,说道:“您来的真巧,我的父亲正在和几位先生商谈有关军工厂的事务。”
亨利将周中华带到了书房之中,里面坐了六个人,除了威灵顿上将和罗伯特上校,此外四人周中华均不相识。
众人见亨利将周中华带了进来,都颇感尴尬。
威灵顿上将尤其不悦。今天在书房之中,虽然是和几个军工企业的朋友私下聚会,然而议论的却是事关军国大政的要事。亨利冒冒然便将周中华带入,谈话议论之中便多了一份顾忌。
众人本在发表议论,周中华进来后一时竟寂静无声。
亨利没料到诸人如此冷谈周中华,见周中华转身要走,连忙拉住。亨利道:“请允许我为诸位介绍。这一位是苏伊士运河之父,也是机械专家,周中华先生。这几位分别是造船业和火炮制造业的巨头:托马斯爵士、梅尔森爵士、理查德先生和康菲尔先生。他们都是我父亲的朋友。各位先生刚刚不是正在讨论军舰如何防护火炮的攻击吗?周先生是机械方面的专家,或许也有独特的见解。”
罗伯特上校想起周中华的“挖土机械”,于是道:“不错,周先生在机械方面的确有较深的造诣。然而我们讨论的是军舰的防护问题,恐怕周先生没有什么研究吧?”
今天的聚会其实起因便是那次周中华在朴次茅斯港所见到的“误射”事件。损失一条战列舰对于大英帝国的皇家海军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然而暴露出的问题却让海军部门深为头疼。
随着火炮技术的日新月异,火炮的威力也日趋强大。这次的事件中,仅仅一发炮弹,便将一艘战列舰送上了西天。虽然因为是近距离中弹,但是军舰的防护能力已经远远比不上火炮的发展,这一致命的问题立刻被摆在了英国皇家海军司令部的战略决策计划表中。
罗伯特上校作为海军工程师,以专家的身份在给司令部的报告中称,如再不考虑改进皇家海军舰队的防护问题,终有一日,海军的战舰在强大的炮火面前,将会变得脆弱不堪。
为此,皇家海军司令部数次召开紧急会议。由众多海军代表、技术人员、军工企业以及相关官僚参加的讨论,观点相悖,意见参次。几次会议都没有明朗的结果。
而军工企业,尤其是几家船厂,也在这当中感觉到了巨大的利益。一旦找到行之有效的防护方法,那么这笔订单和带来的利润都将是天文数字。在会议之后,他们纷纷蠢蠢蠕动,接洽自己在军中的“利益伙伴”,寻找获取订单的途径。
今天威灵顿上将的书房之中,正是这样一次小型的聚会。
对于如何武装英国的海军战舰,周中华根本不感兴趣。然而眼前这些军工企业的老板,如果能争取一两个到中国合作办厂,那对于中国的军事技术发展,绝对是一个良机。
想到这里,面对罗伯特上校那挑衅的言辞和不屑的目光,周中华觉得实有表现一下的必要。
周中华暗想:“‘研究’?早就有现成的摆在那里。”周中华细细回想了一下装甲军舰(铁甲舰)的发展进程,大概就是在这几年的事。“好,既然如此,便做个顺水人情,把你们自己研究的成果拿来贩卖给你们。”
周中华貌若沉思状,片刻后说道:“为了能够有效地的防护炮火的打击,我觉得应该在战列舰上采用装甲来加强防护。”
托马斯爵士奇道:“在战列舰上采用装甲?这倒很新奇,请您说得具体些。”
罗伯特上校不屑的说道:“托马斯爵士,周先生的建议并不新奇。早在1834年,法国的贝桑将军就曾经提出这种设想。然而这种方案无法解决战舰的重心和船壳的承重问题,所以并不实用。”
梅尔森爵士接着说道:“我的船厂也曾经试验过使用装甲,发现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装上装甲,战舰的速度也会大为降低。”
周中华解释道:“关于重心问题,可以通过减少船上的火炮来解决。目前的战列舰一般都是几十甚至上百门的沿舷侧炮,形成多层炮火。而随着炮火的增强和火炮自重的增加,显然已经不需要这么多的火炮。此外,战舰在一些部位可以直接使用铁甲作为船壳,而不是将装甲安装在木质船壳上,如此就可以解决承重问题。至于速度……”
“周先生,您当过海军吗?” 威灵顿上将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周中华答道:“没有。将军阁下,但这……”
未等周中华把话讲完,威灵顿上将再次打断他的发言:“那您知不知道战舰上的火炮对战舰意味着什么?减少火炮,不亚于夺走军人的武器!用铁甲取代木质的船壳?那铁甲生锈了怎么办?我的战舰不是全部要沉到海底去了吗?真是纸上谈兵。”
听到这一连串形同指责的询问,周中华只觉得脸上发烫,便想站起身来“好好教训”这个“愚昧无知”的将军。旁边的理查德先生连忙打圆场,说道:“周先生说得也不全无道理。您的见解有试验和数据支持吗?”
周中华听他这一说,顿时泄了气,自己只是凭借《舰船知识》上的介绍和父亲的一些书籍资料在这里硬撑。那里有什么试验和数据。说白了,自己的肚子里就连半桶水也没有。
亨利见此情形,料得周中华一时无法再申辩,赶忙救急,说道:“周先生和我还有其他事要谈,失陪了。”一场讨论就此不欢而散。
圣诞刚过,这一日周中华夫妻正在家中商量,腊月将至,如何将学子接回家中,共度春节。周福来报,有人来请姑爷过府做客。
接过周福手中的名片,上面写着“纽卡斯尔造船厂,托马斯爵士”。周中华想了又想,这才想起,此人曾在威灵顿上将家中有过一面之缘。只是不知他来邀请又有何意图。
周福又道:“来人连马车都已经备好,请姑爷即刻就去。”周中华略作沉吟,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马车来到福克斯大街,在一处典雅的小楼前停住。此处便是托马斯爵士在伦敦的住处。
走上阶梯,托马斯爵士已经在迎接守候。两人握手致敬后,托马斯爵士带着周中华来到了一间小会客室。会客室中已经有了两人。托马斯爵士又介绍一番,其中一人便是梅尔森爵士,另一人则大大有名,乃是斯图阿特勋爵。此人乃是现任英国首相罗素勋爵的至交好友,兼高级智囊。
客套之后,托马斯爵士先说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接着话锋一转,便谈到了邀请周中华前来的根本用意。他说道:“我和梅尔森爵士都对周先生在威灵顿将军府中的独特建议很感兴趣。我们将阁下的高论又转告了斯图阿特勋爵,他也极为赞同。我们一致认为,虽然阁下并未参加过海军,然而阁下对军舰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某些固步自封的保守人士。尤其是您的‘装甲舰’设想很有实际意义。所以鄙人诚恳邀请阁下今天来寒舍再作详谈。”
威灵顿将军府那次不欢的谈论,着实给托马斯爵士和梅尔森爵士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时在座的数人中,理查德和康菲尔的公司都是从事火炮制作,故而对周中华的意见不甚了了。而梅尔森爵士的船厂一直在从事增强军舰防护能力的试验,托马斯爵士则对于制造海军新式军舰的订单志在必得。二人私下议论,竟是一拍即合,都认为周中华的“装甲舰”必将是新式军舰的发展方向,而以两个船厂目前的实力,只有结成同盟才能有所作为。
二人携手到海军司令部面陈己见,孰料海军司令部碍于成见,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于是二人找到斯图阿特勋爵,希望游说此人,通过他和首相的关系,实现新式军舰的设计和研究,并且将制造订单牢牢掌握在手中。
今天约请周中华前来,便是整个计划中重要的一环,游说斯图阿特勋爵。
见这位英国造船业的巨头如此诚恳的咨询,周中华顿生好感。于是将铁甲舰的特点大致描述一番。
听到周中华将战舰在重心、承重和防护等方面的“设想”一一阐述后,斯图阿特勋爵频频点头。等他说完后,斯图阿特勋爵问道:“周先生,请问如何保证铁甲在海水之中不受锈蚀?”
梅尔森爵士说道:“勋爵阁下,铁甲的防锈蚀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我的工厂此前已经研究出了新型的防锈油漆,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和延长铁甲的使用寿命。我们现在担心的问题是,战舰的航速会因为安装了铁甲而大为降低。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铁甲舰只能是一句空话。”
周中华道:“战舰可以使用蒸汽动力,那么就可以大大提高速度。”
托马斯爵士道:“周先生,使用蒸汽动力我们也曾经想过,然而行不通。我们曾经仔细研究过美国专家罗伯特•富尔顿先生的杰作‘迪莫洛戈斯’号蒸汽动力炮舰。发现了其中存在着很多缺陷。”
梅尔森爵士接着说道:“蒸汽动力舰要有燃料补给保障,所以它的航行范围严重受制于海岸基地。除此之外,这种蒸汽战舰还有其致命的弱点,这些蒸汽动力舰使用的都是明轮推进器。明轮推进器通常置于舰体中部的两舷,有超过一半的部位是位于水线之上的,这样就极容易被敌方炮火摧毁。此外,当明轮推进器作旋转推进时,水线以上的部分实际上是在做无用功,其实际推进效率极低。鉴于这些弱点,所以蒸汽动力战舰没有实际意义。”
周中华奇道:“可是贵国的商船之中已经开始使用蒸汽动力?我远赴贵国,搭乘的便是‘怡和洋行’的蒸汽客轮。”
托马斯爵士道:“客轮可以沿着海岸线航行,沿途补充燃料。战舰则不同,一旦战事爆发,又怎能受制于航线和燃料的供应。”
周中华道:“其实燃料的问题可以通过扩大舱体,增加储备来解决。”
斯图阿特勋爵道:“船更大,速度问题不是更严重了?”
周中华道:“商船上就没有使用明轮推进器,而用的是螺旋桨推进器。蒸汽战舰也应该使用螺旋桨推进器,这样就能提高效力,增加航速。”
说到这里,斯图阿特勋爵、托马斯爵士和梅尔森爵士都苦笑起来。
这其中有着周中华所不知道的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