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华听到这里,嘿然一笑,无限辛酸涌上心头。都只为相救林仁杰,自己才与傅善祥有了一夜孽缘。今日才知此中详细情由,唉,事已至此,夫复何言!
周立春见周中华听完林仁杰的言语后,仍是默默无声,他便问道:“那周先生又是如何得知仁杰到过天京?如何得知我等的身份?你既然已经知道了我等的身份和计划,是敌是友,还请尊驾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说到最后,已然是声色俱厉。
※※※
如何得知林仁杰到过天京?如何得知他们的身份?是天地会的敌人还是朋友?这三个问题对于周中华来说是如此的错综复杂,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楚?何况有些事还不能说清楚!
周中华踟蹰不语,这篇文章如何花言巧语、穿凿附会,还要做到滴水不漏、四平八稳,委实不易。便在这时,黄阿六回到屋内,手中还拿着一个包袱。
周秀英见到黄阿六手中的包袱,连忙抢上前去,接过来交给周立春。周立春不解其意,周秀英打开包袱,内中竟然是一套太平军的服饰,只是血迹斑斑、伤痕累累,包袱里面还有一块东王府的参护腰牌。这衣服和腰牌正是当日周中华落入江中时的穿戴之物。
周立春见女儿所言不虚,当下坐在凳子上,冷冷看着周中华,等他解释说明。
看到包袱里的衣、物,周中华倒吸了一口凉气,若不是恰好得到周秀英的相救,这些几乎便要成为自己的最后遗物。周中华脑筋转动,此时情急,还得靠这套衣服“拉大旗作虎皮”。
※※※
周中华沉思片刻,于是从回国说起。说到被英国领事馆雇用赴天京,在天京惊见林仁杰被捕,于是,(以下便开始虚虚实实)为了相救林仁杰,不得已投入陈承镕帐下,充当一名亲兵,这才打听出林仁杰已然被释放。此后又被调到东王府作护卫,不想遇到刺客,拼死护驾,力战受伤,不幸落入江中,幸而为周秀英所救,等等。夜入黄玉昆府之事自然不说,与傅善祥一段孽债,更是绝然不提。
林仁杰听他说明缘由,点头不已,站起身来深施一礼,道:“小弟原本为掩盖行藏,怎料兄长为救小弟,甘冒奇险,险些赔上一条性命,如此义薄云天,着实感人肺腑。兄长恩义,小弟永铭于心。”
周中华道:“只要贤弟无恙,便是虎穴龙潭,中华也要闯他一闯。至于此次受伤落入江中,原是为了护卫东王,不与贤弟相干。”
林仁杰忽然想起一事,道:“兄长原不是要前往湖南,投奔你的恩师……。”言下之意,你本要帮助曾国藩打太平军,怎么摇身一变又成了杨秀清的参护,还为了保护杨秀清拼死力战。
周中华不等他说完,便急忙截住话头:“正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贤弟休要旧事重提。此番在江宁城中,中华亲见太平军壁垒森严,军容极盛。如今两路大军征伐,势如摧枯拉朽,清妖鞑子已经是朝不保夕。师门之义乃是小节,‘汉贼不两立’才是大义。中华已然决意,投入太平军中,推翻满清、驱逐鞑虏,如此建一番功业,才不负生平所望。”此时情势所逼,这一番话言不由衷,说出时底气不足、极是虚伪。(他这完全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林仁杰抚掌喝彩,道:“兄长不拘泥于师门私谊,秉承凛然大义,真真是识时务者为真英雄也!”
周中华再脸老皮厚,听到这两句夸赞也有些发烘发烫,好在他受伤之后,气血不旺,脸色苍白,此时到也不甚明显。
※※※
周立春听他说完,又问道:“那你又是如何得知我们的身份?”
周中华胡诌道:“我认识一个名叫韦小宝的天地会英雄,我二人乃是生死之交,意气相投。他曾极力邀我入会,并将天地会中的一些暗语告诉我,便于日后与他联系。昨夜听到杨大伯与秀英姑娘对话,在下便猜测你们也是天地会的会众。”这几句话实在是鬼话连篇,周中华说完之后也是七上八下,忐忑不已,于是拿起茶杯喝茶,借机挡住自己的脸色。
周立春转过脸去,目光徐徐扫过众人,意在询问验证。杨老伯一拍大腿道:“阿也,周先生所说的莫不就是江湖人称白龙大侠的韦小宝韦大侠,此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年纪应该也有五六十了。周先生如何得与他相识?”
周中华差一点连嘴里的茶水都要喷出来,自己对于天地会的了解完全是来自于《鹿鼎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本来是情急无奈,才把“韦爵爷”他老人家请出来做挡箭牌,谁知这“韦爵爷”果然是福将,居然显了灵!
“这个,在下是在一个非常巧合的机缘之下才与韦大侠相识的。只是事关一位金庸金大侠,此中详情不便告知众位,还请见谅。”周中华干脆瞎话说到底。
那杨老伯见周中华有“隐情”不便相告,也不再追问,自顾自在那里回忆:“这韦大侠素来神出鬼没,我也只是一面之缘,那还是十几年前了!对了,韦大侠的癞痢头好了些吗?”
周中华敷衍道:“我也有数年未曾见到他了!想来他的病应该好些了。”
周立春又看看林仁杰,林仁杰缓缓道:“韦大侠的名字此前也曾经听师傅说起过,这位前辈也是会中的红旗香主,素来不理俗务。至于金大侠,我实在孤陋寡闻。中华兄向来交游广阔,小弟佩服!”言下之意是认可了周中华的说法。
周秀英也道:“爹,周先生本来就是太平军的弟兄,又和天地会的前辈英雄相识,当然也是我们的朋友了!”
周中华听到众人居然认可了这件事情,心中暗暗好笑,暗自松了一口气。
周立春是个老江湖,周中华这一番话虽然“说明”他于天地会的关系,然而其中不清不楚之处甚多,摆明了有所隐瞒。青浦俗语“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周中华既然不愿多说,他也不愿多问,何况还有太平军的服饰、腰牌为证。料想他不会是清廷的奸细。只是近日还有大事要办,暂时不便再过问这些小事。想到这里,周立春呵呵笑道:“如此来说,大家的确是一家人。周先生既然身受重伤,便暂时在塘湾修养、调离。等伤好了,再做计议。”
在周立春的心中,周中华既然已经知道了起义计划,此时便不能容他离开塘湾。以养伤为名,先把他软禁起来再说。
周中华心知肚明,只好苦笑:“如此就叨扰了!”
林仁杰张了张嘴,似乎想说点什么,可终究还没说出来。
※※※
这一晚周中华便与林仁杰在厢房共塌而眠。两人抵足而谈,无非是这些年来各自的情况,直到半夜才入睡。
次日一早,林仁杰便被周立春喊去商议起义之事。
到了中午,林仁杰、周立春,此外还有两个人匆匆来找周中华,说是有一件事情要和他商量。
周立春吩咐一名年轻的小伙道:“你把刘堂主的消息再向这位周大爷说一遍。”
那小伙道:“兄弟李四,奉了天地会上海分舵小刀会刘丽川堂主之命……”原来此人乃是奉了天地会上海分舵小刀会的堂主刘丽川之命,前来相约周立春共同起义。
周中华听到这里,只觉得脑海中嗡的一声,炸开了锅。“小刀会”、“刘丽川”这些在历史书籍中历历在册的名词和人物,让周中华终于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小刀会在上海的起义!
对于上海小刀会的起义,周中华本来是知道的。当然,起义的具体时间和经过他也不是很清楚!然而这段时间来,由于种种原因,他竟然把这件大事给忘了。(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件事。)
此时听到这李四说起这小刀会之事,周中华心中叫苦不迭。亦非是因为这件“突发事件”将严重影响周中华的计划,他本来就已经开始在放弃自己的计划。
毫无疑问,小刀会的起义在历史上是失败的。而为时一年多的战火、冲突,将会给上海地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影响。伍氏家族作为上海的名门望族、地方缙绅,能否躲得过这场风浪?这才是周中华此刻所关心的!
当然,要发动这样一场起义,刘丽川必然会和近在咫尺的周立春联系。周立春此前所说的起义看来便是此事,难怪在起义之前这段日子,周立春为了保密需要,而将自己软禁在此、不容离开!
周中华还在苦恼不已,那李四接着说道:“只是最近由候补道员伍汉峰、中华银行的经理诸葛生瑜等人出面,联合了上海的不少商家办了一个什么保安局,正在招兵买马。看那个热热闹闹的架势,只怕有些扎手。刘堂主派兄弟来和周堂主商议,拿个主意来对付这个新冒出来的保安局。”
周中华不由得呀的一声,向林仁杰看去。林仁杰微微点头,叹了一口气。
周中华陡然响起昨日的情形。昨日林仁杰犹犹豫豫,未曾尽言,似有隐衷。
想必是林仁杰此前已经听说了一些关于保安局的消息,因此在周立春提出让自己“在此养伤”时,也未曾阻止。否则林仁杰知道周中华的家便在上海,回家养伤总比在外要好。想来无他,无非是顾忌伍汉峰的保安局,怕自己回去后走漏了风声。
而一旦天地会起事,结拜的弟兄势必要阵前相见,对垒交锋,岂不是悲哀!这也是林仁杰不愿多言、惟有叹息的原因!
周立春道:“老汉方才听仁杰说起,这伍汉峰似乎是周先生的大舅子,更是你们的拜把子兄弟。不知周先生可愿劝说你的舅子弃暗投明,做我们的内应,把保安局拉到我们这边来!这样一来,也好成全了你们的兄弟之义!”
周中华怔在当场,依照周立春所说,岂不是要伍氏全家反叛清朝!反叛清朝倒没什么,只是明知道小刀会起义以失败告终,这参与其中不亚于跳入火坑,危险之至。即便自己知道这段历史,然而事起仓促,哪里有良策可以改变这一历史?
周立春见他犹豫不答,于是解释道:“周先生如若为难便罢。只是大事一起,刀兵无眼,万一殃及了你的妻兄,岂不是遗憾?”
周中华此时左右为难。不去劝降伍汉峰,万一刀兵相见,小刀会此时声势浩大,伍汉峰只怕要吃亏、遭殃。倘若劝降伍汉峰成功,则将来小刀会败亡,伍家也不免殃及池鱼!
想到这些后果,周中华急得额头上的汗都滴滴渗出。
那李四说道:“这保安局虽然尚在招募乡勇,可是已经向在上海的洋人购买了不少洋枪,这一打起来定然伤亡不小,那时……”
未等他说完,周中华忽然想到一个典故,急忙道:“在下有一计策,不但可以瓦解这支保安局,而且可以兵不血刃,拿下上海。”
周立春奇道:“周先生有何高见?”
周中华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只乐得周立春一拍大腿,称赞不已。林仁杰听完周中华的计策也松了一口气,道:“如此甚好!”
吃过中饭,周立春和林仁杰便出门办事。周立春临走前,又谆谆嘱咐杨大叔和周秀英“好好照看”周中华。周中华见他虽然采纳了自己的计策,却仍不放心自己,心中甚是恼火。
※※※
周秀英一早便在父亲房中参与讨论起义的事项。李四从上海赶来,商量对付保安局的对策,林仁杰将伍汉峰与周中华和自己的关系详细介绍给众人。周秀英这才得知,周中华原本是上海的富豪(这个词一点都不夸张),而且已经婚配,还有了孩子。周秀英不知道周中华妻子的名字,也没好意思问。(在这个时代,女子的闺名还是比较保密)然而猜想下来,估计便是周中华昏迷不醒时呼喊的那个女子。(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周秀英默默想着那个女子的音容笑貌,暗自羡慕这个女子有周中华这样一个痴情的丈夫。女儿情思,心泛涟漪,此后父亲和众人的话语,竟都没有听得进去。
待等周立春和林仁杰等人出门办事,临行前嘱咐周秀英照看好周中华,周秀英这才回过神来。
周秀英把昨晚连夜配制好的草药,用文火慢慢煎熬,看着炉火闪动,药罐热气升腾,一个忧郁的男子形象浮现其中,她的心也在雾气里迷失……,不知过了多久,周秀英恍恍惚惚的伸手去揭药罐盖子。手一接触到盖子,便被烫了一下,周秀英忙将指头放在嘴里吮吸,心中暗叹:“自己怎会这样?”明知周中华已有妻室,而且他夫妻情爱深厚,自己如何仍是这般牵肠挂肚、失魂落魄?周秀英是江湖儿女,从来没有想过会做人家小妾,然而此时竟有一种古怪的念头,倘若是二女共事一夫……
周秀英脸泛潮红,羞惭不已,连忙压制绮念,收摄心神,将汤药倒在碗中,心中却想:“如果周中华的伤势永远不好,自己便可以照顾他一辈子!”如此胡思乱想,不觉来到周中华屋外。
※※※
周中华所想到的典故其实便是“南昌起义”。周中华由小刀会起义联想到“南昌起义”,顿时触机而生灵感。
“当年”“南昌起义”时,周、朱、贺等人便是利用已经被**掌握了的南昌公安局,突然发动武装起义。周中华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建议天地会乘保安局招募乡勇之际,派人混入其中。届时只要在夜间乘众人熟睡之时,将武器控制,里应外合,则保安局不战而溃!同时,天地会还可以冒充保安局的乡勇奇袭道台衙门,如此则可以兵不血刃,或者只需要极少的代价,便可以攻占上海。
他这条计策,最关键之处便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天地会与保安局的开战,间接的保护了伍汉峰的身命安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在,队伍散了还能再拉起来!
周立春和林仁杰都知道这条计策对于天地会的起义计划有百利而无一害,既可兵不血刃,占领上海,又可不伤林仁杰和伍汉峰的兄弟情义。只是时间紧急,须得立即安排。
众人离开后,周中华独自一人在床上昏昏大睡、百无聊赖。迷迷糊糊中,听见有人轻轻走进了房内,周中华懒得搭理,继续装睡。
进来的人轻手轻脚来到桌边,似乎放下了一个东西,然后又来到床边,静悄悄站着。周中华奇怪之极,忍着没有睁开双眼,想看看这人到底要干什么。
忽然,一只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庞,温柔之极、若有若无。一声轻叹,如怨如诉;一声低语,靡弱婉转:“你真是我命中的冤家!”。
周中华心中大骇,猛然睁开双眼,只见一张红晕俏脸,含情脉脉的凝视着自己,正是周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