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齐布擢升提督,曾国藩圣眷方隆,湘军上下一片欢腾、幕府之中弹冠相庆,而周中华也成为众所周知的幕府新贵。周中华自归国以来,今时始有愉悦之感。
这一日,周中华正在书房之中书写家信,以报平安,忽听门外传来数人的脚步声。只听见有人说道:“中华,可知谁来看你了。”这声音正是李显章,随后有一人放声笑道:“中华妙笔可生花,千古流传一佳话。贤弟真奇才也!”
周中华忙推笔迎出,来者竟然是周中华的结拜义兄郭嵩焘!
原来此前郭嵩焘留在衡州处理一些杂务,因此姗姗来迟,今日方到。他一到长沙便闻知周中华已经来到此间,不等稍歇,立刻拉着李显章、李荣章兄弟一起来寻周中华。
郭、周二人自当年京师结拜以后,一别经年,尚未曾有过再次相聚,此时兄弟重逢,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却也难免“江州司马青衫湿”。
几人分别落座,话叙家常,说起当日结拜之事,可谓记忆犹新;论及各人的际遇经历,更是感慨万千。
当日结拜九人中,伍汉峰最长,现在上海,官居按察使;郭嵩焘次之,李显章为五,周中华为六,李荣章为九,如今四人俱在曾国藩幕府之中;李鸿章为三,原本追随工部侍郎、团练大臣吕贤基,吕贤基死后,投在安徽巡抚福济幕中;雷啸林为四,现在北京,日升昌票号的东家,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伍汉骏为七,也在上海,主持上海新式学堂,名重东南;只有行八的林仁杰不知所终。
说起林仁杰的英俊潇洒,风流倜傥,众人赞口不绝,只有周中华心中愧恨。当日炮轰吴淞口,林仁杰或许早已葬身鱼腹,这一节实实乃是周中华的心病,然而又万万不能告知郭、李等人,于是支吾其词,赶忙将此事带过。
如今四人都在湘军之中,谈及前些日的战况,自是指点激扬、谈笑风生,郭嵩焘笑道:“愚兄一到长沙,便得知中华贤弟为曾大人赞谋军机、经略有方,尤其是代拟奏章,‘屡战屡败’变更为‘屡败屡战’,真真神来之笔,着实令人钦佩。”周中华口头自然要谦逊一番,然而眼角眉梢中无不透出得意之色。
郭嵩焘漫不经心地说道:“贤弟,愚兄有一句不入耳的话,还请贤弟不要见怪。”
周中华正色道:“兄长教诲,小弟理当听从,‘见怪’二字从何说起。”
郭嵩焘笑道:“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是古语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锋芒不可毕露,贤弟以为如何?”
周中华听到这里心中陡然一惊,慌忙站起身来,深深一揖道:“兄长良言,小弟谨记!”
众人正在闲话之间,王韬与蒋敦复两人匆匆来到,二人一进屋便道:“武昌失守了!”
※※※
便在曾国藩感激皇恩浩荡之时,因湘潭之战损失惨重,西征太平军乃主动放弃靖港,在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的率领下北撤,与秋官又正丞相曾天养部会合后在岳州挖壕筑垒,准备迎击湘军;而国宗韦俊统率下的另一部西征军则全力猛攻武昌,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由于署理湖广总督台涌在随州按兵不救,武昌城岌岌可危,署理湖北巡抚青麟和此前刚刚丁忧,但仍协防办理军务的前湖北巡抚崇伦最终弃城而逃,武昌城再次被太平军攻破!
武昌失守,曾国藩乃上奏朝廷,将此役中总督、巡抚等怯战而走、弃城脱逃种种事由详尽奏闻。咸丰果然震怒,命荆州将军官文将逃至长沙的青麟逮捕后就地正法,台涌革职交部议处,崇伦因逃至陕西后畏罪自杀未再追究。
朝廷急命新任湖广总督杨霈从荆州出兵,曾国藩从长沙进军,会同剿匪,务必收复武昌。
这日曾国藩乃于行辕召集将领、幕僚,共同议事,研究进兵方略。
塔齐布刚刚升官,已经是二品大员,加上在湘潭一役中大破太平军,此时骄横不可一世,主动请缨,愿为先锋,往攻岳州,廓清两湖之间的要路。
曾国藩却沉吟不语,心中另有一番计较。防守岳州的林绍璋和曾天养均是赫赫有名的“悍匪”,号称常胜,湘潭一役若非林绍璋孤军深入,又大意轻敌,断不会轻易战败。此时林绍璋与曾天养二人联手,这块骨头只怕不容易啃!
塔齐布乃是满洲人,又是刚刚树立的“战斗英雄”,号称湘军第一大将,若是由他为先锋,万一稍有闪失,难免动摇军心,对皇帝也难以交待。
见曾国藩迟疑不决,周中华越众而出,道:“大帅,杀鸡何须动牛刀,中华愿领军为先锋,攻打岳州,请大帅恩准。”
曾国藩见周中华请战,心中虽喜,却还有些不放心。两军对垒非同儿戏,周中华虽然在上海也打过几次仗,然而究竟不是什么“大场面”,岳州之战乃收复武昌的关键之战,事关全局,自是不容有失。曾国藩正在犹豫之时,塔齐布早已经不耐烦,大声喝道:“周郎不过是一介书生,战场之上刀枪无眼,哪里是你逞能的地方,攻打岳州还是由我做先锋。”
周中华哈哈一笑,道:“将军名震海内,中华自是不敢与将军相比。但中华自幼也曾学过一些兵书战策,练过几天拳脚枪棒,将军就把这场功劳让给在下如何?”
塔齐布哼哼一笑,道:“周郎也会武艺?你不是大帅的门生么,几时又变成了舞刀弄棒的?呵呵,花拳绣腿的三脚猫功夫可上不得战场!”这还是看在曾国藩的面子上,若非如此,塔齐布哪里还会如此客气,脏话早已经出来了。
周中华不卑不亢,微微笑道:“怎么,将军不相信在下的武艺?”
塔齐布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也罢,别说我没给你面子,今儿只要你能在我的手下过十招,我就信你!”
周中华走到曾国藩面前躬身施礼,道:“如此就请大帅做个裁判,中华要向塔齐布将军讨教讨教!”
曾国藩和在场的众人都面面相觑,只有王韬和蒋敦复暗自冷笑,周中华的武艺他二人都是心中有数,又岂是“花拳绣腿的三脚猫”。
※※※
塔齐布与周中华随即更换衣服,各自取了兵刃,曾国藩见二人都是跃跃欲试,也就不再劝阻,只是对塔齐布说了一句:“将军手下留情,点到即止。”塔齐布哈哈笑道:“大帅但放宽心,我自有分寸。”
二人来到行辕的庭院之中,也不客气,摆开架势便斗在一起,众人站在周围观战,品头论足,议论纷纷。
周中华所用的自是那把“大青”宝剑,剑若秋水,寒光凛冽,剑法精妙,攻守兼备;塔齐布的兵刃却是一把泼风砍刀,刀沉刃阔,舞动起来,虎虎生风,威风凛凛。二人斗在一处,但见刀光剑影、往来纵横,身形倏忽分合,口中呼喝有声。
这一场比试,翻翻滚滚,直斗了半个时辰,正是旗鼓相当,犹未分出胜负。曾国藩恐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连忙呼喊二人罢斗停手。
只听见当啷一声,两人身形忽地停住,兵刃相交,不发一言!
众人都吓了一跳,不知二人胜负如何。却见二人同时哈哈大笑,抛去兵刃,携手而立。原来这一场比试二人棋逢敌手,都有了惺惺相惜之意,刚好曾国藩呼喊,于是同时停手,两人都毫发无伤。
曾国藩笑着道:“你二人都是我军的英雄,此次岳州之战,就由你二人同为先锋。”
周中华、塔齐布一起躬身领命,道:“奉大帅将令!”
※※※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请将他放入书架,猫儿谨致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