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矫诏讨董
作者:最爱小棠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07

(大家请帮忙投票啊~顺便问一下,需要不需要刘备关羽张飞挂掉?请在书评区留言~谢谢~)

“师傅!师傅!爷爷来找你了!”正在我睡得香甜的时候,东方不败这个小子很不识时务的打断了我的美梦。

不是我不想早睡早起,实在是昨天夜里太温馨惬意了,小棠弹的琵琶声真是让我回味无穷啊!当我还在回忆昨晚美妙歌声的时候,东方不败非常大声的喊道:“师傅~!!!起床啦!陶爷爷来啦!!!”

这个小子,现在越来越不把我放在眼里了!不过陶谦来了,总不能赖床吧!那样我的英明形象就真的完蛋了!于是我非常不情愿的慢慢得从软绵绵的卧榻上爬了起来,报复性地给了东方不败一个暴栗道:“早和你说过,打搅别人睡觉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东方不败非常委屈的说:“可是师傅还告诉过我要早睡早起啊!”

靠!用我的话堵我!你有前途!

“那么我还告诉过你要听典韦的话,你怎么不听?”我气愤的问。

东方不败眨了眨眼睛:“我很听典叔叔的话啊!”

“听话?”我不屑地撇了撇嘴,“那是谁把鸡蛋放在典韦的卧榻下边,然后等典韦躺下去之后四处宣扬‘典韦叔叔下蛋了’?”

“不是我……”东方不败听了,赶忙跑到了刚刚进门的陶谦背后。“孙儿给爷爷请安了!”

陶谦慈爱的摸了摸东方不败的脑袋,笑道:“好孙儿,你先去玩吧,爷爷和君河贤侄有话要谈。”说完坐在了一张椅子上。

东方不败立刻大声道:“那孙儿就不打搅爷爷和师傅了!说着飞一般的逃了出去。”

切,这小子!有前途!

“君河拜见陶大人!”我起身施了一礼。

“君河贤侄不必多礼……老夫此次前来,是因为出大事了!”陶谦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随即对旁边的随从一使眼色,让他们退了出去。

看着陶谦凝重的表情,我心知是出了大事,问道:“陶大人何事如此担忧?”

“唉!这是长安传来的消息,你自己看吧。”说着给了我一封写在布上的信。

这封信写的很笼统,只是大致将长安发生的情况说了一下,但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明白了陶谦为何面有忧色。这就话就是“董卓鸩杀少帝刘辩,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我脑袋嗡的一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大惊道:“陶大人,那吉平伯伯呢?”

“君河贤侄放心,吉平太医没事。”陶谦安慰我道。

听到吉平没事,我做了几个深呼吸平复了一下有些混乱的心情,皱眉道:“想不到董卓老贼竟然如此无法无天!”

“那董卓老贼竟做出此等天人共愤之事!我等又岂可坐视不理!”陶谦狠狠的拍了下桌子。

我略微思索了一下道:“既然董卓有此异动,陶大人何不以矫诏联合天下诸侯共讨之?”

陶谦想了想,踌躇道:“可是老夫并无此权利……如此恐怕会落人口舌……”

想到曹操也是发了矫诏,不但没有人因此怪罪,还取得了不错的名声,得到了荀彧,荀攸,郭嘉等等一大帮人的支持,更何况现在陶谦的名声比当时的曹操好上很多,如果是由陶谦发文的话,那么不仅天下能够响应,更能让徐州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思虑至此,我笑道:“陶大人多虑了!董贼如今势大,天下诸侯也是心知肚明,如果这样发展下去,董贼迟早要吞并关东诸侯,之所以还没有联合起来不过是在等待一个率先出头的罢了。陶大人仁慈忠义天下皆知,只要陶大人以忠义为名起兵,必然会得到天下诸侯响应。至于矫诏,就算诸侯知道,为了个人利益,不去讨伐董卓便会沦为不敬汉室,招致关东诸侯共同敌对。所以即使明知是矫诏,也不得不响应。只要他们响应了,那么就算他们日后想过河拆桥,以此攻击陶大人,也要顾虑到参加了这次讨董行为,所以,根本不用担忧。”

但陶谦犹自迟疑不定。看脸色已经有些心动。

为了再添一把火,我跪倒在地,慷慨激昂道:“请陶大人为长安百姓着想!为天下百姓着想!”

陶谦脸上阵明阵暗,半晌之后,蓦然长身站起,眼中射出坚定的光芒:“为了百姓,老夫即使当了千古罪人又有何妨!”

看着陶谦高大的身影,我知道他下了多大的决心,心中对这位老人产生了无以伦比的尊敬:“陶大人一心为民,君河代天下百姓谢过陶大人!!”

陶谦微微一笑道:“小棠姑娘生日已过,不知君河贤侄如今可愿出仕?”

晕,这老狐狸打听的倒清楚!想到小棠,我心中一甜,脸上也露出一丝微笑。

事到如今,即是为了杀董卓报仇,也是为了天下百姓,更是为了日后天下太平。我也没有理由反对这个提议了,于是拜倒在地:“君河愿为陶大人效力!”

陶谦甚是高兴,把我扶起来道:“君河贤侄文武全才,不知想身居于何职位?”还真是够大方的,看来意思是我想要什么,只要能给就给!

本来我是很想当个大官的,然则转念一想,现在我在徐州既无民望,也无军威,当个大官不仅当不稳,而且还会让别人认为陶谦任人唯亲,“枪打出头鸟”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因此还是先熟悉一下军队比较好,毕竟,有了军权才是基础。就像我们伟大的**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嘛!

于是我笑道:“君河还是想先随赵云将军在军营历练一阵,当个副手,还请陶大人成全。”

陶谦吃了一惊,问道:“君河贤侄?”

我微笑说了自己的顾虑之后,陶谦也笑道:“君河贤侄果然思虑周详,那么就依君河贤侄所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