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邵军安静地端坐在虎山基地战略会议室的正前方,台下坐着一排排军中将领,以及四剑,典韦,和6个其他现代人。
诺大的厅堂两旁,竖立着两支精致的铜制灯台,看着玻璃制的灯罩,就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从铸剑城那几个新兴城里送过来的。两柄火焰被笼罩在开出两个小洞的半球体玻璃罩。
高民走上台去,坐在邵军的身边。轻声道:“邵军,朝廷那里那个圣旨来了没有?”
邵军沉静的脸一下子从阴转晴,他笑嘻嘻地从怀中掏出一叠金黄色的锦绣布,朝高民看了一眼,递给他示意他可以看一看。并且,邵军又从旁边把一个授印推到高民眼前,道:“朝廷还真是够意思,才打赢几天而已,600里加急就已经送到了我的手里,还封我为征虏将军,并庐江,丹阳,吴郡三郡太守,领1000石,封千户侯!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啊!给了张让那几个太监一点钱,就让我拿了这么一个官,还是并连4个职位,呵呵,真是奇怪……”
高民接过邵军手中的圣旨,端在手里看了一眼,笑着道:“这头几句‘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我倒能看得懂,后面乱七八糟的古文我可头大了!”
邵军看着台下的众将士继续对高民说道:“看来我们得回铸剑城一趟,我们要彻底地改革一下我们所控制的三郡!贼寇大军给三郡带来的破坏真是很多,人口锐减了5,6万人。不过,这其中也有我们一些好处,那就是,周围官军都被打散,当地残留的地主豪强几乎都被连根拔起,大多地主为了安全都转移到了西南地区,能够监控我们的也只有刘繇这个手下兵力和将才都缺乏的不器扬州刺史。
再加上我们独特的地理位置,刘繇的信使几乎都要从我们这里通过,我们反而起到了一个监视的作用,假以时日,等董卓乱了起来,到时我们的兵力安排妥当,三郡发展也有起色,便可以一鼓作气干掉刘繇,扬州刺史的位置,也将落到我们的手里哈哈……哎……说到底,我们的情况还是非常乐观的!”
高民思绪了一会儿,接过话茬道:“总的来说,我们还有两年时间可以上‘群雄割据’的路子。我想,凭借江南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有利的缓冲北方的政治和军事压力的,那邵军,你想从什么地方入手呢?”
“科学!”邵军笑着一下子蹦出了这两个字眼,然而,他原来本身也是教科学的,“儒家思想对于那些士子的影响太深,我想,从科学入手,用科学的角度来解破他们原先的种种谬论,用科学的思想来为他们的思想升级,我认为,这是可行的,要知道,科学是包罗万象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并不是不可取,只是现在处于一个封建社会的环境下,社会有局限性,等到人们的认知观和知识面大量增加的时候,相信单纯的思想将不会成为正统!”
高民摆了摆身子,说道:“不过,自汉武帝时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来,至现在也就400年不到一点的历史。你所说的科学解决,个人而言我觉得还不错,,但仅仅是个人而言,这还没有人尝试过,甚至在网络小说中也没有真正出现过,而我也不是个政治家,我只是个老师,所以,我们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
不过可以借用历史来看,清朝末年,当西洋技术用武力干预中国到中华民国的建立,从中至多也才几十年的时间,当时西洋科技的先进性已经让部分国人认识到不能再实行孔子式的教育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新派人物,如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一样。而我们现在,站在政府的角度,可以不像清朝那样颓败,反而直接用政府的力量来将科技注入群众中,普及率远远高于清朝。这样相信我们的进展会更加快,给我们20年,我们也能建立一个中华民国!”
邵军点了点头,然后站了起来,大声对下面的军人们道:“士兵们……!”
众将士整齐地站了起来,一双双肃杀的眼睛望向邵军,邵军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又重了不少。他环顾四周,说道:“军营的事务由四剑和典韦校尉处理,我要回铸剑城半个月!”说完招手示意他们坐下,但想到什么没说,于是又走了回来,望了一眼下面仍然站着的众将士,看着那一双双迷茫的眼睛,邵军自嘲地一笑,心道:你们这些外地人是不知道铸剑城的哦!
邵军道:“忘了告诉你们,朝廷封你们的师长典韦为校尉,不过我的军队有我的军队的规矩,咱们这里不算朝廷的,典韦仍然算师长。至于铸剑城是什么地方,不懂的话去问四剑,他们都是老油条了!”
远处站成大大小小一排的四剑莫不做声,神情冷淡地点了点头。
………………………………………………………………………………
………………………………………………………………………………
邵军带上高民,五位少年,以及“死亡骑士”团于三日后顺利抵达了铸剑城。当然,邵军三支机动性部队中的其中一支——“标风骑士”团已经提前一天到达了铸剑城卫城基地,当然,其他两支机动性部队,一是高顺带领的“川页骑士”团,还有一支也是高顺训练,但不归他管辖的“烈日骑士”团,由于这年头战马是件容易让人掉脑袋,而且价钱十分昂贵的东西,所以,这三支威力巨大的轻重骑士团成为邵军的一张王牌,同时也是一块心病。
半年不见,铸剑城的轮廓已经非同寻常,城墙经过6个月的加工高为20米,而且大多都用城内外的新兴砖窑烧出的耐火砖和新兴的简易水泥铺就,异常坚固,保障了城市的安全。现在,铸剑城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外城,城墙高为20米,二是中城,城墙高为15米,然后才是里城,里城城墙也有15米之高。由于铸剑城下有一大片黏土地,所以,制造城墙的砖的来源就有了依靠,而且,这些资源一旦挖除,也留下了战略地形——护城河。
当然,这都要归咎于日益膨胀的人口,负责人口输送的徐盛在把外部的流民送进5座新兴城市时,做的非常好,目前五座城市的人口因为前阵子的战乱竟大大地被邵军他们捞了一笔人口财,目前已有突破100万人的趋势,在95至99万之间徘徊。当然,人都了粮食也要相应地增加,不过这不用怕,现代人的那25吨高产水稻已经经过一轮丰收后迅速地在江南大地上蔓延开来,再加上军队的屯田,以及屯田里鱼类的养殖,更是一石二鸟,产量大得惊人。记得在南宋的时候,“苏湖熟,天下足”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谚语,而如今,大量的粮食只是为了供应这部分百万人,粮食方面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丝毫不用担心。
道路两边都按每隔四米就种上一棵果树。虽然现在还都未成熟,略显了稚嫩,但过个几年,便可以摘下来吃了!
邵军走在铸剑宽阔的石子大道上,看着周围的一切,心道:我要把这些带向三郡!
少年们同样也跟在邵军的后面。与之当初铸剑城的印象,和如今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王尼感叹道:“看来,这里的确有点架空小说的影子!”
邵军呵呵一笑,说道:“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大概是今年夏天7月份吧,你就能在我们控制的三郡看到这番景象了!”
王尼疑惑地一问:“不会吧,怎么会这么快!”
邵军看着前方,边踏着步子,边道:“百万人的效应是很强大的,军队的力量更为强硬,只要半年不到,相信我们的政策会落实到三郡!”
王尼两手插在胸前,心中又开始幻想起他们美好的前景起来。之前他对于架空小说中的情节痴迷得不得了,然而如今,他又在幻想类似大汉远征罗马这种15年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了!
来到古代一年多了,少年们俨然一个个长成了大小伙子。除了应该出现的青春痘和有时让人难以忍受的体味,最不同的是高大的身躯以及迅速发展成熟的力量。少年们不习惯于古代烦琐的细节,头发一直留得很短,从现代带来的洗发露也是兑水再用,兑水再用,尽量保持着头发的“清洁”。但是很遗憾,他们的牙膏都被用得一干二净。看现在几座新兴城市的科技发展状况,为他们造出几支象样的牙膏似乎变成一个很可笑的问题。因为现在连2,30年代的牙粉都无法制造出来,甚至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室。
邵军给出的理由是:我们的地皮还很小,资源又不是特别丰富,艰苦时期要忍受。到了古代你们几乎不会接触到糖果巧克力了,凑合凑合吧!
邵军留下少年们在客栈,自己和高民则前往那座八层楼高的城议大楼(第九章中提到),对城中几个选拔出来的议事长出台政策,让他们迅速地在三郡各地开展改革措施。
这些议事员在铸剑城等新兴城市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政治思想很好,他们是专门从政治学院出来的(授课者现代老师有5名),在邵军拿下三郡的军事政治控制权以后,他们被迅速地按照原来的计划被分配到了各个地方担任地方官。现在,他们会聚在曾经向往过的地方,等待他们的偶像给他们分配任务。
来到了位于底层的会议室,邵军面不改色地面对台下的各官员,从容不迫地拿出了一叠讲义,然后和他们激烈地讨论起来。
墙上新生产的老式挂钟不知疲倦地摇摆着,2个小时过去了……
经过讨论,邵军和官员们决定:加大平山铁矿资源的开采,产出10万套标准装备后停止生产,转而加大民用设施的生产,将新兴城市优秀的铁制制器输送到三郡地区。另外,学校里原来的几位科学老师要加紧矿产的研究,借助计算机开始计划热武器的设计制造。不过由于他们本来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之类的东西,所以只能凭着自己的科学推理来出台一个计划,等到火枪和火炮的出现,恐怕还要走很长一段路子。不过,黑火药和黄色火药已经被现代人所制造出来,目前产出少量谨慎地放在军队中,作为辅助攻城武器。
当然,热武器不是最为重要,只是一个不备之备。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新兴城市囤积的大量粮草要被运送到三郡各地,同时从新兴城市出动所有军队和4成工程劳动队,在三郡大力建设,规划新型城市布局——凹型城门。城墙的质量一定是要用耐火砖和水泥制成。江南黏土资源极其丰富,可以就地取才,顺势出现更多的大型砖厂,设备由新兴城市提供。
外来流民的安置将继续由徐盛负责,他还需要大量为三郡吸取人力。南方的人口实在太少了!三郡现在也只有150多万一点,吴郡右边靠海这块就占去了将近一百万。所以,吴郡右边这块宝地里要迁出15万人口,来补充左侧失衡的人口。此项由军队负责。
高产水稻和屯田法(屯田里养鱼)要普及到三郡,再由新兴城市提供农业导师,和铁制农具,农业方面的书籍,经过现代人改良的自动水力筒车也要普及。乍浦港目前有40多艘远洋大型货船和百来艘小型渔船。造船厂要扩建,港口要用水泥扩建,战船准备建造,为太湖平贼创造条件。并且,要沟通东南亚和印度,开拓资源来源,尤其是橡胶,有了它,蒸汽机可以大量出台。而且,取得原种后,可以在夷州(台湾)建立基地,在半山腰处试种,也可以直接在江南丘陵地区的丘陵腰部试种,现代的种种证据证明这是可行的。
在农业方面,暂时免除农夫的赋税。而这笔税务来源暂时取自邵军,他旗下专门成立了对外赚取暴利的“红海贸易公司”,专门由政府指派的人员在外出售江东的优秀货物,然后将巨额转入帐中,每个季度向朝廷上缴。
这要做到保密,从官僚到老百姓,一致做到口风紧,不然一不小心泄露出去,就会被朝廷被判为谋反罪。毕竟董卓还未谋反,在他乱政之前,一切都得小心,不然会引来可怕的杀身之祸。
还有,就是造纸业和印刷术,这两项技术回到古代的现代人懂得很多,而且江东地带碱矿盛产。
目前已经发展出了铅活字印刷机,纸的质量的颜色也很够档次,并且发展出了多种纸体。这两项技术可以迅速在三郡发展起来,同时带动教育业。
这样一来,大规模地对三郡人民进行科学洗脑,将不会特别棘手。与此同时,新兴城市中已经非常流行使用铅笔,毛笔,以及鹅毛笔,直尺的刻度也精确到了毫米,这些也要带到三郡,度量衡也同时要带过去。科学地建设,离不开精确。
在之前已经提到玻璃的成功制造,不过他们只是掌握了建造的技术,简单的设施也有了详细的书文记载,不过为了造这个东西很让铸剑城领导发愁,因为为了造这玩意,损失了不少财力——原料太难取了!
在饲养方面,新兴城市已有很大方面的技术提高,鸡蛋,牛奶要普及。这是可以提高人民整体身体素质的好东西,要大量生产。在实行义务制的学校里,每个学生每天有两顿学校里发的课间餐,上午是蛋糕,下午是牛奶。面包,蛋糕,奶酪,奶油,原本西洋人的食物,被现代人提前几百年给传到了这里,而且还要大量地普及,成为人民早餐或者点心中的一角。由于在现代太过忌惮禽流感和流感带来的危害,再加上古代瘟疫爆发的超高几率,原来那几个校医已经开始和招揽过来的华陀张仲景两位医师大力开设人民医院,并且招收弟子,传播医学文化,在疾病控制和防御上,重视程度大了起来。要知道,即使是在现代,如20世纪初,全球范围内的一场流感或者瘟疫就会带走数钱万人的生命,这是十分可怕的。
设立义务制教育,有钱的就得上,没钱的政府无偿资助。学校分为小,中,高中,大四个阶段,即为小学堂,中学堂,高中学堂,即大学院。简称为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每名有户口的6岁公民必须接受五年的小学教育和两年的中学教育。然后可以选择两年的高中教育,最后可以选择晋级两年的大学教育。
要让科学知识深入人民群众,不能让文化知识便宜那些士人子弟,使之成为一个畸形的中阶团体。
课本的问题不用发愁,毕竟现代人中八成都是教师出身,加之旁边还有座空人的小学,里面的上百台计算机可以为他们提供课本原料。
大学院是分类别的,读完高中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然后以六十分的成绩在两年后毕业,若是不到六十分,还要加读两年,不看成绩才可出院。大学院暂分为军事学院,农业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技术学院,虽然工商此时被人鄙视,科学也被儒家说成是“奇计淫巧”,但有政府的无限支持,士人永远是软弱的,况且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所有的士族除了交出田地之外,儒家学生还必须从小学上起。
小学堂的课本内容包括识字,课文理解,写作,以及常识算术。课文理解主要是四书五经以及一些现代人带去的童话故事,寓言小说,已经一些古代人也能读懂的通俗随笔。写作努力使人们学会白话协作。常识包括大自然的变化等。而算术却被加深,勾股定理成为每名小学生的必修课,加减乘除都必须学好,为此现代人还特地发明了算盘,每一届小学堂学生的毕业,都要一起进行一次珠算比赛。
邵军等人正努力试图将算术加入到与语文同样的高度。要每个人都会计算,提高自己的智商以及逻辑思维。
在政治方面,邵军的称呼暂时变成了“元首”,下一级是人民议会,再下面是警察局,督察院,以及官府,警察局保护官府,同时监督官府,督察院检举官府的贪污问题,相当于检查院,而人民议会和元首通过的政策通过官府和督察院,一起实施政策。
当然,元首的上面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条款。元首暂时不受法律约束,但小罪依然受罚。
这样一个三权分立,暂时达到互相监督,监制的平衡。
对于阶级的分层,不必做的太过严格。只分为三等,公民,罪民,俘虏。公民是经过合法登记过户口的公民。犯了罪后便成为罪民。俘虏是战场上俘获的。俘虏可以升为罪民,罪民也可以重新折回公民。
罪民重新获得公民称号,是根据“诚信册”来评估的,专门的官员记载登记一名公民的行为道德,人因此而变换称号。诚信册的记载十分严格,对于记录的官员要求也很高。
此外是官员官职的设立。这历来被当权者所重视,这关系到国计民生。邵军为了能够便于控制,并且更加简便,故做了些修改。在名称上也更趋于通俗易懂,更贴近老百姓。
邵军的目光放在全天下,以统一全中国为己任。自然,首先就要从这里抓起。同时做好严格的保密工作,董卓还未进京,天下恍然间似乎还未进入乱世。
首先先废除爵位制度,废除世袭制。因为世界永远不是个“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强盗儿混蛋”的世界。并且除此之外,去掉了很多杂乱的没必要的职务。
每座城设一名城长,最多三名副城长,与议事员(议员)一样,由登记户口过的公民选举,四年为一届,可以连任,但不可世袭。议事员中由议事员选举一名议长,可以连任,亦不可世袭。
除警察局,督察院,以及法院之外,其他的部门都设立在城中的城议大楼,其中包括议事厅,即议员们商讨政策出台政策的场所。
农部,大头官为农部部长。下设田产部,管粮食生产计划,田产,生产记录,以及农具发放安排,设田产司。军粮部,监管军田生产运营,设军田司。工技部,负责农具生产,设工技司。
工部,大头官为工部部长。下设厂工部,负责建筑,设厂工司。技术部,负责技术完善发展,设技术司。冶金部,负责金属锻炼技术,加工原料技术,设冶金司。武器部,兵工厂专门制造武器,武器统计,设计,制造,以及安排发放等工作,设武器司。制造部,监督工厂制造,设制造司。
民部,大头官为民部部长。下设管理部,负责登记公民,罪民,俘虏三阶级,诚信花名册的记载,户口的管理,设管理司。教育部,负责小,中,高中,大四种学院,教育问题,教育支出,教育收入,教师的安排,教科书的制印等,设教育司。印刷部,负责书籍的出版和印刷,设印刷司。
户部,大头官为户部部长。下设税务部,负责税务问题,设税务司。财政部,负责财政收入,支出,计划等等,设财政司。粮食部,负责粮食总生产总计划规划,稻田分给,设粮米司。
商部,大头官为商部部长。下设商政部,负责商条制定,限定商品价格,管理商人税收,仲裁商业纠纷,公司挂牌成立的申请地,注册品牌申请的地点,设商政司。规划部,负责商业区规划发展,官府人才流动平衡等,设规划司。
军队与之分开,所以这五部便成为城议大楼的五种重要角色,互相平衡束缚约制。
商人的经营模式可以为申请公司,即商人与官府合作的商业模式,每年商人向官府多交纳一定的税钱,公司也可来享受官府出台政策的优惠。只有登记过的公司生产出的商品才能在商部申请注册品牌。
对于所有的司长,议事员,或者大体笼统的说织物,都必须是登记过的户口的公民。若是诚信花名册中记录不好,也可用来否决此人为官的权利。
如此,一个政治结构框架便建立起来。
………………………………
一系列措施相应出台后,口干舌燥的邵军和面红耳赤的官员们离开了会议室,乘坐议事大楼为他们准备好的车马,快马加鞭地返回自己的任职地。邵军望了望蓝天,一轮夕阳映得天空红艳似火。邵军对着旁边喘着热气的高民道:“我们要准备一下,再过个2个月,就要北上寻才了!”
高民“恩?”的一声,转过头来。同时已出来的少年们也好奇地转过头来。小蔡问道:“那么,邵主任,我们……”他指了指他的伙伴“我们现在去哪里?”
邵军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呵呵一笑,道:“你们就在这周围四处转转吧,两个月的时间,你们随便玩。如果你们想到些什么,可以过来跟我说,我们尽量把在古代可行的现代模式给搬到这里,建设这一大片地方,不可能只用我一个人!”
“恩……”少年们应声道。
“对了,你们几个谁有兴趣参军的?”邵军突然问道“盛志强就已经参军了,我还把‘标风’给了他?怎么,你们这身子骨也不错啊!有兴趣吗?”
“恩?!…………”少年们摇摇头,张凯道:“哎,像我们这些人都怕死,虽然穿铠甲很帅,但是我觉得命比面子更重要吧!”
“恩……!”邵军看了一眼这个让他欣赏的曾经担任812班科学课代表的长高戴眼镜的小伙子,然后走到一辆驶过来的四轮马车边,说道:“高老师会带着你们的!”然后侧身进入马车,消失在众人的视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