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分红
作者:等待爱飞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378

冬,十月,癸巳(初三),诏以明年正月一日为淳祐元年。

同期,一个可以容纳三千人的兵营在桃园县附近的大屯山脚下落成,刘正风得知消息,将三千手下化妆成难民,悄悄送了过来。只是这样一来,琉球的五千兵力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李俊迅速从原来部队中抽取基干,成立了一支三千人的军队,目标是训练成一支海军陆战队。

与此同时,大批的生丝从泉州、杭州二地,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琉球,由于蒋穿林下了大批的丝绸订单,新型织布机迅速在琉球各处推广,由此也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木匠。

蒋穿林大肆收购生丝,当然瞒不过刘正风和章梦飞的眼睛,只是两家都在积极备战,加上各地的丝绸生意,基本上控制在陆家庄和丐帮的手里,所以并未过问。但一直到十一月份出海,蒋穿林再未从内地买过半匹丝绸,以及后来向巨鲸帮交付的各种款项,也渐渐开始以丝绸为主,两家这才注意到了其中的不同寻常。只是丐帮和陆家庄从事这项生意已经许多年了,自己贸然进入在短期内很难形成竞争力,还会让这个秘密传过去,让对方的生意更上一层楼,加上织造丝绸也算不上什么暴利,不过是一门普通生意罢了,最后两家暗地里一合计,竟不约而同地为蒋穿林保留了这个“秘密”。

政府最终在十月份彻底解除了粮食流动限制(当然不是无条件或者有计划的,象陆家庄巨鲸帮这种大豪自然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但大多数小帮会或者小地主都是见到粮店突然多出一大批粮食才发觉的这个消息,想要抛出手中粮食的时候粮价已经降了很大一截,根本没赚多少),紧接着大批粮食的投入市场,饥荒便渐渐停止,到了十二月,许多灾民虽然早已一无所以,但仍旧在政府的劝说下开始返乡。

此时此刻虽然陆陆续续还有一些移民,但却十分有限,蒋穿林便将赵禹腾了出来,让他协助盛世才训练“海军陆战队”。至此琉球人口又增加了十五万左右,也因此重又添了两个县,分别为台北县和宜兰县,领导班子是从桃园县和新竹县抽调一部分,再加上新招募来的人手组成的,两个县令分别叫刘寅和安守亮,都是从泉州过来的小吏,因为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工作都非常兢兢业业,才被提拔的。这在正经科举出身的士人眼里,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尤其是理学家的眼里,这些小吏压根就该当成罪犯来提防。其实,在二十一世纪的古装片中,小吏也是被丑化成敲诈勒索,鱼肉乡里,无恶不作的丑陋形象的,但蒋穿林偏偏很少看古装片,所以脑子里并无这种偏见。郭贤齐原来是个公子哥,根本不知道底层社会的模样,李俊盛世才本来就是社会底层的人物,欧阳锋是江湖人物,总之整个琉球集团,决策层中没有一个人有这种偏见。

*

这年年底,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蒙古终于平定了西域,窝阔台下令召皇子库裕克(即演绎和小说中的贵由)班师;第二件是南宋左丞相李宗勉死了,无论是三巨头之间的平衡还是四明派和金华派之间的平衡都开始出现问题,党政的矛盾渐渐凸显,朝政进一步恶化。

*

又是一个春节,众人终于有了机会聚在一起热闹,但这次不在家的,却换成了赵禹,毕竟总要有人前往看护船队。热闹完了,蒋穿林趁着众人还未离开,开了一个年终总结会议。

“谁先说?”蒋穿林环顾四周,眼睛停到了崔孝遂身上,说道:“还是先听点好消息吧,小崔,你先说。”

崔孝遂呵呵笑道:“我可说了,不过大家要有所准备,可不都是好消息。”李俊和郭贤齐做了一个拿臭鸡蛋丢他样子,崔孝遂不敢再装模作样,正色说道:

“目前,我们生意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也是收入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南海船队,今年盈利一百一十多万两,预计明年盈利将会增长一半,到后年盈利会增长到两倍——二百二十多万。大家鼓掌!”

郭贤齐和李俊不光没有鼓掌,反而嘘声连起,崔孝遂尴尬地笑了笑,说道:“第二部分,就是刚刚开始的纺织业。今年开始的太晚了,只赚了大约十万两,估计明年会涨到一百万两左右,蒋老大又提出种棉花,我觉得还可以再种些麻,这样加起来,一年收入估计有三四百万两。”

柳三更对此不感兴趣,所以端着茶杯在那品尝,突然听到三四百万,登时吐了出来,问道:“多少,三四百万两?”

蒋穿林也觉得这个数字有点匪夷所思,开口问道:“小崔,是不是估计的太多了,无论是市场,还是原料,好像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崔孝遂笑道:“当然没有说错。我给你们算一下,单单泉州,每年出去的船有大约一百五十艘左右(按照载重换算成大船的结果,以前的和以后的统计数据都是如此),加上我们和刘正风运往日本的那些船,就是二百三十艘左右。每艘船大约要带一万三千两的丝绸,我们只抽两成的利润,就是将近六十万两。就算刘正风不能击败广州,也必定会夺过来许多生意,再不我们还可以直接卖给岳海嘛,这样下来,怎么也有八十万两。”

“还有巨鲸帮,有便宜的丝绸,章梦飞当然愿买,更何况巨鲸帮原来的丝绸,很多都是跟陆家庄买进,章梦飞当然非常愿意更换货源,现在巨鲸帮的航线,已经转变为从杭州运输生丝到琉球,再换成瓷器和丝绸,再运到日本,换成漆器、黄金、粮食和耕牛,漆器和黄金运回杭州,粮食和耕牛运来琉球。这样下来,每年怎么说也有二百万两的份额(二百万指的是巨鲸帮贸易过程中的丝绸,应该能够达到,毕竟单单1240年一年,蒋穿林就跟巨鲸帮买了价值一百三十万两银子以上的粮食),又是四五十万两的收入。”

“另外还有棉布,这东西谁都愿买,只是愿意,甚至我们可以卖到内地,赚的绝对不比丝绸少。再加上麻,加上葛,一年绝对可以赚上三四百万。”

蒋穿林和郭贤齐同时对望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苦涩。一个月前郭贤齐就已经将新竹县令的职务让给了手下一个叫宋守节的人,回到蒋穿林身边帮忙,所以对琉球的状况比较了解,当下说道:“老崔,这么多布,琉球这么点人,够吗?”

崔孝遂笑道:“琉球现在有三十万人,至少有八万户,两户一张织布机就是四万张,绝对绰绰有余了!”

蒋穿林问道:“那生丝呢,棉花呢,麻呢,我们从内地购买生丝,少了还行,多了就必须自己养蚕了,还有棉花,种起来绝对不容易,还要摘棉花,然后还要……我也不知道了,反正肯定还有很多工序,人手绝对不够了。”还有一个问题他没说,就是织布虽然赚钱,可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去织布。

郭贤齐道:“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凭什么抽取两成的利润?现在还好,我们可以通过自己购买生丝让别人加工的办法赚钱,日后别人自己种桑树自己养蚕抽丝纺线,我们怎么赚钱。还有棉花、麻、葛,都是百姓一路从原料加工而成,我们又不能收税,凭什么赚钱?”

崔孝遂皱了皱眉头没有回答。的确,这件事上他太过孟浪了一些,很多问题没有考虑周全,看来预算表有很多地方要更改才行。

气氛有些尴尬,蒋穿林轻轻咳嗽了两声,呵呵笑道:“即使没有那么多,四五十万总是有的,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

崔孝遂轻轻咳了几下,避过刚才的尴尬,继续说道:“其余的如陶器瓷器、纸张盐巴什么的,虽也赚钱,但却并不多,主要还是为了方便。不过,我们赚钱虽多,花钱却更多,主要的花钱项目就是移民和修船坞(学校主要的花费就是校舍和桌子板凳,全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不过我觉得大家不会对详细的帐目感兴趣,就直接说了,到现在为止,我们的帐上只剩下了八十一万两银子,明年我们还要组织一支舰队,还要开学。”

众人都是极有修养的人,并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但却都陷入了深思。蒋穿林用食指轻轻敲了敲桌子,笑道:“众位,真是抱歉,本来今天想要大家分红的,看来,得等到明年三月,船队回来才行了。”

盛世才等人脸上都是失望之色,连欧阳锋都微微动容,蒋穿林呵呵笑道:“但也不能让大家白等,明年船队的收入,分成两半,一半继续投资,另一半大家全部拿来分红。”

李俊嘴唇动了一下,却没说出来,柳三更却再也忍耐不住,抗议道:“蒋公子,怎么能现在就开始分红呢,,目下正是埋头发展的好机会,要分也该等到过了这一阵子才好。”

蒋穿林笑道:“蒋某能有今天,靠的就是众位弟兄的扶持,有钱当然要大家一起花才对。船队明年留下一半,是蒋某用来救急的,毕竟学校得开张,其他架子也得先撑开。过了明年,船队的收入就全部拿出来分红,在座的各位,包括没有来的赵禹,一人一份,不分先来后到,都一样多,”蒋穿林做了一个很夸张的表情,说道,“当然了,也包括我。”

船队明年的收入将高达一百六十多万,在座的七个人,加上赵禹,也一共才八个人,一人一份,就是二十万两!再过一年,就会变成三十万两!所有人都开始沉默,就连柳三更都不再说话。

却又得到蒋穿林说道:“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附属条件……”

所有人都忍不住竖起了耳朵。

“作为本钱的三十艘商船和货物,需要大家在五年内还清。我已经为大家算过了,一共是一百七十万两,平均每个人每年大约是四万两千稍多一点,我想大家应该都没有问题,如果谁实在拿不出来,可以跟我讲,我可以先帮他垫着。都有没有问题?”

欧阳锋和柳三更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虽然看起来非常奇怪,但大家都明白他们的意思:很好,没有问题。李俊仍旧趴在桌子上,手指不停地在桌子上划来划去。崔孝遂手指不停地在算盘上拨来拨去,但却没发出半点声音。郭贤齐不停地吹着那杯已经凉的快要结冰的茶水,仿佛能将它吹热一般。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同一个消息:我很同意,但我不愿意先说。

盛世才小心翼翼地开口道:“老大,这个不太好吧,怎么说你也是老大,你得多拿点才对。”

蒋穿林提出的还清本钱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况且大家都知道集团帐簿结算通常都是非常精细,所以这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震惊只是来源自突然而来的巨大惊喜。

蒋穿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笑道,“我还有这个呢,只要我没变傻,想要赚钱,哪里都是机会。”说完重新问道:“小崔,你再算一下,照现在的情况,今明两年的财政状况如何?”

崔孝遂随手在算盘上拨了一下,说道:“明年我们主要的开支,主要有修建台北、宜兰两县的校舍,以及学校的经费,还有军费,这些加起来,大约是六十万两,左右不超过十万两,再除下巨鲸帮,刘正风的利息,这样算下来,如果不算纺织上面的收入,到年底我们的资金将会刚刚够用,顶多有一二十万……等等,大家会返还三十四万,所以我们大约有五十万的资金可以动用。想要组建一支舰队,恐怕会非常困难。”

蒋穿林心中很是满意,现在所有部门都非常不规范,所以一切的花销收入很难统计出确切的数字,能有现在这个预算,已经非常不错了,当下点头笑道:“小崔好样的,干得不错。”说完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鼓掌。

掌声稍歇,蒋穿林说道:“柳大哥,该你了。”

柳三更干咳了几声,说道:“那个,我就说说最近工程的情况吧。桃园县和新竹县的校舍已经全部建好,过了年就可以投入使用,台北县和宜兰县的居民有一半已经住进房子,其余的也都能在一月底之前全部入住,绝对可以赶上清明节插秧,两个船坞时间要长一些,估计要再过三个月才行。”柳三更顿了顿,望着蒋穿林,不知道剩下的该不该说。

蒋穿林笑着问道:“织布机研究所呢,地方选好了没有?”

柳三更答道:“地方早已经选好了,这几天就可以盖好。其余就没什么了,都是些小工程。”

蒋穿林率先抬起双手鼓掌,其他人也不自觉的跟着鼓起掌来。掌声稍歇,蒋穿林重又说道:“李俊,该你说了。”

李俊摊了摊双手,说道:“我要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步兵训练地非常不怎么样。以前我所学的,都是街头打斗地招数,至于大规模的战斗,无论是打野战、打埋伏,还是攻城略地,我都非常不擅长。前些日子我和刘正风地人切磋了一下,发现他们也是一样,虽然武器都很精良,单兵素质也很不错,但打法却都是街头巷战地招数,根本上不了台面。”

盛世才也点头道:“水师这方面也不太顺利,即便现在就有了船,至少也要再训练个三五年才行,毕竟水上作战同陆地不同,不是身体强壮就可以了。”

蒋穿林目光又转向郭贤齐,郭贤齐苦笑道:“我这方面进展更差,学校的教材是都准备好了,已经交给印刷馆那边印制去了,只是这师资方面,却是缺的要命,高明一点地人才,更是不愿意来琉球这个蛮荒之地。”

众人都是神情一黯,人才实在是目前除了人口之外地最大困难,在座的七个人全都是同时身兼数职,如果再找不来人才,众人可就实在是分身乏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