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这么快就搞定了?挺厉害的嘛!”蒋穿林拿着厚厚一沓计划书,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忍不住赞了起来。各部门划分完毕之后,又协调了十来天,这才慢慢开始运转,虽然有郭贤齐帮助,蒋穿林却仍旧被弄得筋疲力尽,再也没有精力去管税收的事情,于是留下了“统一、公平、简单、合理”八字真言,就全部丢给了崔孝遂和他的财政处。税收工作麻烦无比,加上又是谁都没有搞过,蒋穿林原以为至少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敲定,谁知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崔孝遂就整理出了一整套的方案。
“哪里哪里,一般般了,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我们财务处所有人通力合作的结果。”崔孝遂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心虚,计划书看起来厚厚一沓,其实内容很少。税收工作麻烦无比,他又从来没有主持过这种工作,所以就把大宋的税法给照搬了过来,去掉了那些毛毛税,再把税率降低到了原来的一半,就成了现在的方案。这样的税率百姓们肯定没有意见,至于蒋穿林,反正他也没做过生意,对税率的数量级根本没有任何概念,财政收入又总是绰绰有余,所以崔孝遂并不担心出现什么纰漏。不过他也不敢大意,让人在各地放置了一些意见箱,然后让人放风给各地的商户,说道有意见尽管可以提出来,自己一定会竭力改正。这样一来,就算他的政策有什么纰漏,他就可以在篓子捅到蒋穿林处之前,将缺点改正过来。令崔孝遂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一时的偷懒之举,几个月后就被教育处、农业处、土地处各个部门学去,数年之后,整个琉球的大商人都学会了这一招,以至于意见箱太多,导致意见信经常被人塞错地方,最后政府不得不下令公用意见箱和民用意见箱不得不刷上不同颜色的油漆,以方便民众区分。
“根据不同的行业,分别征收消费税和所得税,嗯,不错不错,”蒋穿林不停地点头称赞。田赋方面的东西他不太懂,但工商税还是懂那么一点的,所得税的征收绝对是经济史上的一大进步,因为仅仅征收消费税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税收的大量流失,比如上下游的两个企业一旦合并,中间的消费税就凭空消失了,这是极其不合理的事情,蒋穿林估计,现在西方可能还没有所得税这个概念呢。
崔孝遂嘿嘿笑了两声,却没有说话。其实所得税的说法早就有了,在唐朝中期实行的两税法中,最后一条就是无固定居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征税,一直到现在,大宋使用的仍旧是这种做法。
“船队呢?怎么没有海关税?难道我们的船队不用缴税?”其实蒋穿林还想问一下计划中有没有打算对船坞、机械制造厂、以及刚刚建好的纺线厂征税,但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样问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不知该如何开口。
“这个,你打算对船队征税?”崔孝遂有点不敢肯定,蒋穿林刚刚把船队的收入分给众人,如今就要征税,难保别人没有想法。更何况船队如今最大的收入是转口香料,这税收起来并不容易。
“对,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大量往外倾销棉布,而且我们进出口的货物种类会日益繁杂,数量也会日益增大,仅靠现在这支船队,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收税。还有,日后我们肯定会和大宋做生意,到时候他会收我们的进口税,凭什么我们就不收他们的进口税?”其实在正常外贸活动中,关税除了增加财政收入外,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护本地实业,琉球将来从内地进口的物品主要是生丝、铁矿这些原材料,如果不收关税,结果只会是琉球市面上这些物品的价格下降,虽然少了一部分财政收入,但这些利益只有极少一部分流到了那些外贸商人手里,大部分利益回归到了琉球的进货方和内地的供应商手里(销售价格下降将会导致贸易量增大,进而导致内地的价格上升——很奇怪吧,一边降价,一边却涨价),这对蒋穿林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因为内地供应商收益的扩大,将又导致供应量的增大——蒋穿林的需要能力几乎是无限的,尤其是铁矿方面。但蒋穿林并没有实践经验,当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他征收进口税,纯粹是对别人对他征收进口税的一种报复行为——这也是关税的另外一个作用。
“那香料的转口生意呢?”其实众人最关心的还是这个。
“只要香料不进岛,就不用征税。”蒋穿林还真不知道自己的船队在别的地方做生意怎么征税,好像这种事放在二十一世纪也是不用征税的,索性就干脆做个好人,完全不征税了。其实船队的收入最后肯定是以实物的形势进岛的,这就已经算是征税了。
“那敢情好了,我马上就去制定关税的税率。”崔孝遂正想离开,突然问道:“对了,你的新式炼铁神术研究的怎么样了?”
“什么神术!胡说八道!”蒋穿林突然叹了一声,说道:“我才刚刚找到人,不过如果快的话,三两个月就可以了,如果慢的话就说不准了。”机械研究所那边,蒋穿林原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谁知蒋穿林刚离开没多长时间,那里就进行不下去了,原来研究纺织机一二三号的时候,七成的工程计算都是蒋穿林主持的,而这七成之中,有九成的计算量是蒋穿林独自完成的。蒋穿林在的时候,谁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蒋穿林刚刚离开,这个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很多关键的技术都出现了计算障碍,全都跑过来向蒋穿林求救,要不然炼铁炉研究那边早就开工了。
“遇到什么困难了?”蒋穿林这段时间总是愁眉苦脸、无精打采的,傻子都知道他不顺心。
“没什么,小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
虽然蒋穿林说了只是小事情,但并不表示这真的只是小事情,这件事典型的可大可小。如果蒋穿林只是打算制造水力织布机,制造新型的炼铁高炉,这确实是一件小事,因为蒋穿林只需忍上几个月,事情很快就会圆满结束,但如果蒋穿林还想继续下去,制造蒸气机,制造转炉炼钢,制造电报甚至火车,就必须教育出一大批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全部传授出去才行。但这需要蒋穿林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是目前的蒋穿林绝对难以承受的。
“怎么办呢?”蒋穿林有些犹疑,如果他只是想打败蒙古,恢复汉人天下,这些发明绝对够了,只是这样未免埋没了他胸中的万千锦绣,白白浪费了上天给他的这次机会。而且他只给众人指点了方向,而不教给他们最重要的计算原理,这些发明将很难再有进步,就像机械研究所现在遇到的瓶颈一样,这样下去,估计要不了多久,东西方的优势很可能再次逆转,这绝对是蒋穿林难以接受的。
中国缺少一个亚里士多德,但在这个被儒学蹂躏了上千年,又被理学蹂躏了百余年的中国,要产生一个亚里士多德何其艰难?
*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蒋穿林
*
“按照天干计算,每十天的最后两天休息,休息时间留下部分人手轮流值班,不错不错。”郭贤齐连连点头,“这样有个固定的时间休息,不光咱们的官员高兴,连老百姓办事也方便的多。”
“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是谁想出来的主意。”蒋穿林得意洋洋地说道。政府机关开始运行了一个多月,蒋穿林发现了很多毛病,比如这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公务员请假基本上没有任何规律,只要是众人觉得没有工作的时候,任何时候都允许人请假,以至于有时候公务员全都在却无事可做,有时候有紧急事情发生却没有公务员值班,造成许多不便。蒋穿林头一个念头想到的就是中国化的星期天制度,他在八卦和天干之间抉择了一下,觉得八卦的周期虽然更加接近七天,但叫法实在太过繁琐,八个卦象的排列也没有固定顺序,反正这个时代的人生活节奏稍微慢些,周期长一些也无所谓,所以干脆采用了中国人习惯的天干记日法。
“少臭美了!”郭贤齐早就习惯了他的这种作风,问道:“只是,你为什么不用现成的七曜呢?”
“七yao?那是什么东西?”蒋穿林并不知道‘曜’字怎么写,他纯粹是在模仿郭贤齐的发音。
“七曜嘛,就是……怎么,你不知道七曜?噢……七曜指的是,日、月、火、水、木、金、土。以前的人很喜欢用这个来记时间,每七天休息一次。很方便的。”
“是吗?”蒋穿林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感觉,竟然遇到了中国的星期制度,虽然不像一二三四那样直观,但他仍旧决定选择这个,“那就这样好了,我再改改。”
“咦,你把自己的办公计划也安排好了?”郭贤齐不等蒋穿林回答,继续念道:“甲日……乙日……丙日……丁日……”他突然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你,你这也太欺负人了吧?十天时间,你工作的时间竟然不到两天!本朝最昏庸的皇帝也比不上你的万一!”
“别、别,”蒋穿林连忙阻止道:“第一,我不是皇帝,我只是一个帮会的老大,所以你不要随便比喻,免得别人说我。”
“你……”
“第二,你仔细看看,这八天时间,我有两天是在机械研究所,两天是在炼铁厂,四天是在学校,你说我那里有半天的休息时间了?”
“我不管你在哪里!”郭贤齐怒道:“你做老大的,处理帮中事务才是你的本职工作,怎么能把时间用在私人事情上面?”
“小郭!”蒋穿林吼了一声,虽然让郭贤齐冷静了下来,却不知道该如何说服郭贤齐,“你说我什么地方把时间用在私人事情上面了?炼铁厂那边,还不是为了制造一些厉害点的武器,增强一下咱们的实力?你说巨鲸帮拦住了咱们的道路,难道咱们就这样忍着,放任他这样掐住咱们的喉咙?可琉球现在不过三十来万人口,还比不上一个临安城的人多,论到招兵买马,咱们这点人根本不够打的,所以要想冲破巨鲸帮的阻拦,咱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发展武器。如果武器厉害,我们就能够以一打二,打三,甚至打五打十,到时候别说冲破巨鲸帮的阻拦,就是灭掉蒙古,也是指日可待。”
说着说着,蒋穿林已经渐渐整理出了思路:“机械研究所那边让咱们赚了多少钱,你问一下小崔就知道了,别告诉我你不知道要钱有什么用,以后买铁矿买人口,全都仗着他们呢。而且以后发展武器,这机械研究所也甚是重要,你有没有想过,既然我们的纺线机织布机能将效率提高几十倍,为什么不能将我们的武器效率也提高几十倍?”
“武器效率也提高几十倍?”郭贤齐失声叫了出来。这句话虽然听着拗口,但郭贤齐理解起来并不吃力,蒋穿林的意思是说,能让一个人用武器发挥出几十个人的战斗力。
“这,这可能吗?”郭贤齐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但旋即又开始有些相信,当初蒋穿林发明织布机的时候,大家不都认为不大可能?还有纺线机三号,听说效率提高了一百多倍,这要放到以前,谁敢想象?
“学校的事情,……”蒋穿林用力揉了揉太阳穴,“我本来想等现在这批学生出师了再从里面挑选一些的,但现在有些等不及了,你通知一下教育处的刘元高处长,让他从各地招收一些聪明伶俐的学生过来,不要太多,四五十个就可以了,太多了我教不过来。可以让他跟学生许诺,在我这里毕业的学生,我可以保证他们的工作,每年至少有五百两的薪水。”
“再通知一下柳先生,让他帮忙在桃园县建一座校舍,要尽快,最好在两个月内建好,或者干脆在附近的小学中挤出来一个教室也行,一定要赶在刘元高处长选好学生之前搞定。校舍刚开始不用太大了,能容纳这五十来个学生就好了,不过要记得给他们准备好宿舍,因为这些学生可能来自桃源各个地方,到时候肯定是要住校的。嗯,这个刘处长自己会想到的,让他一定要安排妥当。”
“这次我打算教给他们的是数学和几何,什么?你不知道?那就告诉刘处长,会算术的优先录取,我要教给他们的是一些高明的、深奥的计算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