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朝堂之上
作者:上马石富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79

假山处的宴饮一直在宾客们‘友好’的气氛下进行着,宾客们期间不停的对杨毅一身的文韬武略进行着探讨,受邀前来的一些小士族望向杨毅的眼里除了羡慕外还参杂着许多的嫉妒,满二十万户的郡国一年一个的名额就这么被一个寒门子弟收入囊中,不由他们不眼红,孝廉的名额对于这些小士族来说也是很难争取到的,小士族的家里多出一个孝廉就代表自己的家族多出了一个掌握实权的官员,代表着小士族向大世家的路途上又坚实的迈进了一步。

有人发问,身为宴会主角的自然有问必答,不过杨毅显然不会那么容易被难倒,问他武略,他就对着黄忠使眼色,黄忠熟读兵法,士族们的问题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很快便能一一解答,让原本在士族的眼前并不起眼的黄忠也当了一回焦点,受邀前来的一些大士族里有些远见的人物看着黄忠的眼光还有些灼热。

问杨毅文韬方面的问题显然有人难不倒他,高深的太极功夫直接把这些问题转换到武略的方向,然后再由黄忠一一解答,至始至终,原本身为宴会主角的杨毅为黄忠当了一回配角。

…………………………………………………………………………………………………………………

翌日,清晨,晨光还未照出。

司隶洛阳皇宫朝堂中。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张让尖锐的声音响彻朝堂,身旁还站着九个和他相同的衣着打扮的人物,正是被外界合成为十常侍的是个太监。

汉灵帝嘴中打着哈欠,半靠半躺在龙椅上,右手托着自己的脑袋,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朝堂下,文武百官分为四列整齐的站着,位于队列最后方的一个武官打扮的奖励面色发白,脸上青筋暴起,冷汗直流,眼神没有望着汉灵帝,而是望着位于队列最前方,司徒所在的位子。

司徒袁傀一副惊疑不定的样子,双眼微眯望着地下,似乎早考虑着什么。

就在袁傀左方站着的太尉杨彪,本来刚欲言语,忽然发现了袁傀神色不对,刚迈到半空中的脚步强行收了回来,准备等袁傀说完后他在说,以免对方坏了自己的事。

“既然无事要报,就退下去把,朕还要回去睡个回笼觉!”许久都没有人说话,汉灵帝显得有些不耐,站在汉灵帝身旁的张让露出一副疑惑的神色,望着下方的文武百官。

“臣有事凑!”杨彪见汉灵帝不耐烦了,袁傀还不说,显然是不准备说了,感觉向前迈了一步,对着汉灵帝鞠了个躬。

“有什么事情快说。”正欲起身的汉灵帝靠回了龙椅上,眯起了眼睛。

杨彪右边的袁傀则是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以为杨彪要禀报的事情正是和他一样的同一件事情。

“今黄巾虽灭,但余孽未清,各地纷纷传来奏折,道黄巾余孽祸乱乡里,为祸不浅,天下未定正是取贤任能之计,盖闻王者莫高於周文,伯者莫高於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今陛下神武,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昔日武王伐纣,得太公而兴发,方有八百年周世;齐国本无为小国,管夷吾举于士,方成就齐恒之霸,今南阳杨经纬,乃微臣家族旁支庶出,有经天纬地之才,臣举贤不避亲,此子至勇至孝,智慧过人,’凉州词’‘短歌行’皆为其所著,更忠于汉室,更兼已被荆州刺史王睿举为太守,如此贤才,陛下不大用,放归于山野乎?”杨彪一同大赞,把杨毅说的可比太公管仲。

“杨经纬何人?既有如此大才,为何朕从未听过。”每次举荐人才都用这种话,汉灵帝都快有了免疫性了,反问道。

“陛下,杨经纬此人却有大才,这个让却是知晓,其在宛城与黄巾英勇作战,宛城黄巾平地后,复归水镜山庄完成学业,如今被举为孝廉,理应大用。”张让尖锐的声音在汉灵帝提出质疑的的第一时间打消了汉灵帝的疑虑。

站在文官队列中间,现任九卿之一太仆,原来的荆州刺史徐璆,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就是以前自己的手下杨毅,徐璆对杨毅的感觉一直挺顺眼,加上同为荆州人,也站出说道:“这点在下也是深知,宛城之战时,杨经纬就在我麾下,此人确实智慧过人,悍勇异常。”

“既然让父说杨经纬有大才,那此人必定有大才,让父的为人我深知,必定不会欺骗与我,杨经纬既然有大才,那自当重用,让父,依你之见让杨经纬暂居何职呢?”汉灵帝对于张让可谓是相当的依赖。

此时杨彪也暗自呼了一口气,没想到半路还有两个帮忙的,徐璆原来当过荆州此时,自然和庞德公有所接触,出来帮着附和并不奇怪,只是没想到竟然平时只会和自己打对台的张让也出来帮腔,袁傀也没有搅局,一切都出乎意料的顺利。

这时,位于武官队列中排在最后那员面色惨白,青筋暴起的将领站了出来,言道:“臣有事奏?”

“有事刚才为何不说!”正打算给杨毅安排个职位就散朝的汉灵帝喝斥道。

“臣是金城太守苏则,军情十万紧急,西凉羌族再次叛乱,反贼马腾与韩遂伙同羌族,西凉刺史耿鄙与汉阳太守傅燮,抵挡不利,被杀,贼势浩大,左中郎将朱携已退至长安,派在下前来救援。”苏则说出了一则令朝野震动的消息。

“什么你为何不早说!”灵帝震怒然后愁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羌族真反复小人,两年前方言不在反复,今日又反。”

一时间朝堂下的大臣们议论纷纷。

袁傀的脸则有点难看因为西凉刺史耿鄙与汉阳太守傅燮都是他举荐的,他有点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让父,如今该如何是好?”汉灵帝也瞬间清醒了过来,焦急道。

太尉杨彪一脸担心,立刻言道:事急已,当速速发兵求救!”

张让也说道:“如今只有速派援兵,已解长安之危。”

这时袁傀望了杨彪一眼,打算卖杨彪一个人情,好为要是汉灵帝追究自己的话,多个帮手,站了出来说道:“闻杨太尉言杨经纬有大才,何不命其带兵平叛。”

张让本来还以为要让朝着党人势力掌握兵权,正为人选为难,一听袁傀的话,打算让朝着党人势力掌兵的话,不如让外放的势力掌,也同意道:“杨经纬之才,足以平定叛乱。”

“即如此,立刻传令,封杨经纬为奋武校尉,命其速到司隶,领兵平叛。”汉灵帝见几个大臣都举荐杨毅,加之张让也没有反对,大家众口一词,也没有了疑虑。

“袁司徒,西凉刺史与汉阳太守皆是你推荐的把。”敲定了解决之道,汉灵帝开始追究责任了。

袁魄帮了把自己推荐的人,杨彪自然要投桃报李,虽然校尉的官不大,但是几乎是惯例,只要得胜归来之后,立刻就是真正的高官,这时站了出来说道:“西凉刺史与汉阳太守在任期间,百姓安定,两人皆善于政而不善与军,司徒推荐两人时也想不到西凉羌族复返,刺史怪不得袁大人。”

朝中百官大半都是他们两个派系的,也跟着一起为袁傀求情,汉灵帝一时没了主见,望向张让。

张让愤恨的看了一眼杨彪,如果他没有帮着求情的话,百官中最少有六成不会说话,保持沉默,那他肯定会让袁傀好看,现在六成的人为袁傀求情,他也不好反驳。

“袁傀到底要承担一定的责任,陛下依臣之见不如伐其俸一年如何?”杨彪再道,一年的俸禄对于袁傀来说有和没有没什么区别,他也知道要是让张让发表意见更定严重的多,袁傀也属党人虽然和他有些小纷争,但是牵扯上宦官都是一致对外的。

汉灵帝见张让只是不说话,只好道:“那就依太尉之见,袁傀罚俸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