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马文忠再临天南
作者:1013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79

赵景涛感觉很奇怪,要说自己已经出手了,叶昶和刘广平应该商量对策解决才对,怎么没有一点音讯了?即使叶昶不明白事情的来由,他刘广平应该知道啊,怎么会一声不吭呢?难道就这样认输了?不会的,叶昶不时这样的人。赵景涛犹如一记重拳击打在棉花上一样,一种无力的感觉油然而生!

管他的,在这样下去的话,那些省委领导对刘广平的感官恶劣之后,自己接任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他满意的喝着杯中的大红袍,这可是武夷山那边采摘的,虽说不是母树上的,但也是千金难求。要不是自己即将坐上书记的宝座,那个陈胖子怎么舍得送自己这样的好东西。权利还真是一个好东西!

就在他沉浸在沾沾自喜的愉悦中,刘广平正在媒体的陪同下和马文忠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呢!只要到时候马教授做出了没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判断,即使是有了母书记的权利支持,赵景涛也会回天乏术的。

“马教授,你认为工业园区的那些破坏环境进行大肆排污的企业是关闭好呢还是放任他们继续生产好?”

一个长相斯文的男记者将话筒放在马教授的嘴边。

马教授可是华夏首屈一指的专家,能够如此面对面的进行采访他做梦也没有想到。

“那你认为国家的法律政策是否应该不打折扣的执行呢?”

教授笑了笑,他很喜欢这个年轻的记者,有着那些名记者身上没有的朝气。

“当然应该不打折扣的执行。国家的法律都是经过多次的考证才得出的,应该无条件执行!”

教授话音刚落,他就迫不及待的得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么国家已经明确的指出了不能以环境破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那么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漠视国家的法律甚至之阻扰政府的采取的整治排污企业呢?为什么前不久天南省对于清溪县的做法存在质疑呢?我看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利益,只有利益的驱动才能造成这个局面。在这些排污企业的背后究竟站着什么人呢?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教授的话令记者有些尴尬,前几天他们报社也进行了类似的报道。当时他也存在疑问,但是在上级的要求下还是无奈的同意了。

“你看看这些从企业排出来的污水,未经任何的处理就进入了河沟,要知道这条河流是当地人的生活用水,所有老百姓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都是饮用着从这样包含众多化学物的黑水,仅仅是简单过滤的生活用水。”

教授愤怒的看着源源不断的黑水说道。

“你再看看那些附近的农田,早已经贫瘠不堪,没办法种植任何的农作物,即使勉强种上也是颗粒无收。”

他拉着刘广平的手看着不远处的庄稼。

刘广平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虽说这不是他造成的,但他是清溪县的领导,还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老人家,你家里有几个人呢?”

一个老农挑着扁担摇摇晃晃的揍了过来,马教授拉着他问道。

“就我一个人,老伴去年得了癌症去世了。”

即使已经临近冬天,老人还是衣着单薄,在瑟瑟的风中让人有些不忍。

“那你儿女们呢?不在家吗?”

“以前在种田,现在不行啰,自从厂头的黑水流过我家的田,就再也不能种粮食了。儿女只能去厂里打工,女儿还好,儿子去年在一家工厂得了那个什么职业病,现在在家里休息着。”

“哦,你打扰你了。”

一行人目送着老人颤颤巍巍的身躯在田间艰难的前行着,一种叫做悲凉的情绪弥漫在众人心中。

“马教授、赵书记,今天这里我看到听到的一切都将一五一十的全部刊登在报纸上,我要让所有的群众了解到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灾难。

记者拍着胸膛铿锵的说道。

几日后,一篇名为《环境破坏和经济发展,我们将何去何从》令天南省沸腾了。声泪俱下的讲述着光华工业园区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对周边群众生活带来的灾难。其中穿插了各种图片,有滚滚向前的黑水,有颗粒无收的稻田,有荒芜的山丘。一张张图片无声的控诉着工厂排污带来的破坏,特别是那张在寒风中瑟瑟的老人的图片更是引起人们的共鸣,人们对环境破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如果说这仅仅是在普通群众中引发的轰动的话,时隔不久刊登在《内刊》上的由华夏著名经济学专家发表的题为《如何看待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一文,在政府官员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其实发生在清溪县的一幕只是华夏千千万万地方的缩影,全国各地都发生过或是正在发生这样的情况。日本人使用着从华夏购买的方便筷,却禁止在国内砍伐树木。将从华夏购买的煤炭沉入海底,以备日后使用。但反观我国,却在消耗着本就不多的资源,破坏着本就不好的环境,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很快,国家强制性规定所有排污的企业必须在主体建设前就必须完成排污设施的建设,已经建设好的企业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排污设施建设好,没有达到排污标准的企业必须进行整治,整治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停业整顿,涉及重污染的企业必须迁到远离人群的地方。

一系列的重拳出击严厉的打击了那些为了利益枉顾群众利益关系的企业。

话题回到清溪县,国家的强制性政策令刘广平底气十足,在政法部门的帮助下对光华工业园区进行强制性整顿。这次在没有不同的声音响起,所有的企业都很好的配合着。在国家的强制性实施下,所有人都显得如此的渺小。在整治的当天,周边的百姓放起了鞭炮,庆祝这一令人激动的时刻,他们相信只要坚持整治山会变绿,水会变清的。

“叶书记,你太牛了。没想到我们清溪县成为了全国环境整治的先头兵。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和马教授制定的发展规划实施,保证你下次回到清溪县是一个崭新的面貌。”

刘广平对叶昶彻底服气了,小小的一个工业区整顿居然上升到了国家的层次,不服气不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