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烂摊子与“三拍”行长
作者:柳宗轼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57

不能再耽误了,公示期已过,如事前所料,没有出现任何的意外,那我就赶紧走马上任去吧。

县支行,虽然办公楼在当地属标志性建筑,办公设施现代先进,办公条件气派难当,拥有正式工66人,合同工10人,共计员工76人。支行人数够多啦!但最近三年,该行各项指标都严重拖了市行全辖的后腿。截至去年年底,该行零售业务完成指标全区共18个支行倒数第三,公司业务倒数第一,中间业务始终萎靡不振。其贷款不良率达39%,贷款收息率为44%,账面亏损1896万,实际亏损3796万。三年来,该行经营管理混乱,内控体系紊乱,业务差错率勇夺全市之冠,“三违”(违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发生。在上级行安保部门的多次检查中,发现该行“三防一保”措施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极其薄弱。员工精神涣散,内斗成风,搞第二职业者占总人数的几近三分之一。

大概出于职业病吧,我情不自禁地在这里没完没了地摆弄起了行业“黑话”,对不起了,赶紧打住。

一言以蔽之,我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我非常清楚,A支行之所以形成今天的局面,前任行长实在罪责难逃。

关于该支行前行长,有一个笑话就非常的著名。前年刚上任的市行“一把手”姬行长,在一次辖区支行行长调度会议上,就点名让该行长回答两个问题。

“请你回答,信贷的三查三性是什么?”没想到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搞得油光可鉴的他立时汗流浃背。“认真考虑,必须回答!”姬行长表情严肃。“嗯……嗯……三查就是查贪污、查挪用、查私分:三性就是先进性、群众性、代表性……”,吭哧半天,他终于发挥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勇敢地做出了回答。他的话音一落,顿时哄堂大笑。稍微有点金融专业常识的人都知道,所谓信贷“三查”就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三性”就是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干了八年的支行行长,竟然连这金融常识都不知道。一时间,该行长的回答成为全行的“美谈”。

不仅是因为这个笑话,该行长不管是在市行上下,还是在A县当地,就是响当当的“闻人”一个。他的父亲是革命老干部,地区副专员退休,他的兄长现任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他的妹妹留学加拿大,据说已取得该国国籍。无论是他的老父亲还是做副检察长的兄长,在当地都有很好的口碑,然而,乡镇书记出身的该行长却是典型的“三拍”干部(拍胸脯说话,拍脑门决策,拍屁股走人)。根据行里形成的共识,A行之所以滥到今天,都是因为该支行行长不懂业务,管理混乱,压制人才,任人唯亲。

该行长在A行经营多年,他安插的近亲远戚,亲信嫡系,为数众多,担任着重要的职务,把持着要害部门,而一些专业学校毕业的有激情有能力的学生却长期被压制在一线,从而使该行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岗位阶级。“辛辛苦苦储蓄员,提心吊胆出纳员,舒舒服服信贷员”,这些传统的分工优劣在该行依然极其顽固地体现着。省行制定的考核办法被“灵活”的执行,除了他的亲信们利用权力和信息与广大员工的不对称优势“很好”地完成各项指标外,他更以加大考核力度的名义,变相严重地克扣普通员工的工资和奖金,从而造成该行极其不合理极其不正当的两极分化,广大普通员工怨声载道,其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地挫伤。

我非常清醒自己面临的相当严峻的形势。这严峻不仅来自该行内部的经营管理,也不仅因为A县金融同业不正当竞争的白热化,还有一个不能化解的私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