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赞成万县长的观点,韩总可别生气啊。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统治的落后的国家,*意识、*精神、*传统都几乎为零。在我国现阶段,*就像孩童,必须以具备*理念的社会精英为监护人,循序渐进,精心呵护,倾力扶持,待到长大成熟之后,再让他独立去闯世界。”
“尹行长,在世平没来之前,我说过,世界在爱的幌子下受到的摧残最严重。虽然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是,只要是一个群体,大家生活在一起,有着共同的利益,团队中的那只无形的手就会发挥奇妙的作用,人就会自觉地受善良之心和道德律的约束。我们常常谈论我们的人民缺乏*意识、*精神,而我认为,恰恰是那些所谓的精英把它们摧残、戕害、扼杀了。正如尹行长刚才所说,假如真的把*比作孩童,而正是那些所谓的精英以家长自居,对孩子好心地进行过度的干涉和反复的培训,恰恰把孩子的天性扼杀了,把孩子的创造精神给摧残了。
精英,精英,你们就是相信精英,而不相信普通群众的力量!请问二位,我们民族的精神到底在哪里?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毫不迟疑地说,受过文明熏陶的精英是民族的脊梁,民族精神的结晶体。但是,你们不会看不到这样一种现象吧:每逢民族面临危难,甚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率先屈服跪拜,率先投降叛国的恰恰是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士大夫,那些王公贵族!而广大的普通民众则高扬血战到底的气概,奋起反抗,其可歌可泣的英雄行为可谓风起云涌,前赴后继。我们的民族正是靠了这样的力量,驱除外寇,摧枯拉朽,永葆民族的独立和自强不息的生命力。因此,我说,真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不能只靠少数几个所谓受过教育的精英人物来维系来发扬,我们必须相信人民,相信人民的伟大,相信人民创造了历史,相信人民是社会的主人。*曾经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要实行*,必须相信群众,相信群众的善良心、道德感和创造力。“
“韩莹,你说的人民创造历史,正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唯物历史观:那些叛国投敌的仕宦大夫、王公贵族,比如汪精卫之流,是民族的败类,他们虽然受过教育,却并未开化,他们训练了智商,却并未锻造骨头。我们当然相信群众,我们历来号召党员干部一定要把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但是,韩莹,你应当看到我们的历史和国情,不这样,就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你刚才提到群众的道德感问题,请问,群众的道德感来自哪里?大局意识,高瞻远瞩的能力来自哪里?要回答这些问题,还要回到前段时间我们曾经探讨的问题上来。
没有人生下来就有智慧,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没有人天生的就能够拥有道德感,知识分子的道德感来自教育,非知识分子的道德感则是来自反复的训诫和外部的控制。对一些人来说,恻隐之心的确有之,但对另一些人来说,美德只不过是带着望远镜因而看得更远的利己主义,良心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对法律的恐惧。我们必须通过引导和教育把美好的道德和*的思想源源不断地灌输到人们的灵魂的田地里,然后才能开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需要一个过程,首先需要精英们艰苦细致的努力。否则,华老栓的悲剧在旧*主义革命时期存在,在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也会重演。”
“是的,我支持万县长的观点。韩总,你和万县长的高论启发了我,我也正好借此梳理一下万县长没来之时我们关于*和平等的讨论。文明是人类进步的果实,教育是人类传播文明的最有效途径,没有文明和教育的人类将永远生活在野蛮、混沌与蒙昧之中。不错,我们每个人的尊严与权利天生都是平等的,所谓的‘神授’,所谓的‘天之子’,都是骗人的把戏,但是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性,决定了人类的文明成果只等首先被少数人所垄断所掌握,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享受教育机会的人群不断扩大,但是社会发展固有的不平等性依然决定着受教育的人、受教育的程度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全民化、平等化。因为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地拥有普世救世思想,才有可能视野开阔眼光远大,才有可能遵循理性的安排避免鲁莽的激情决定,使事情井然有序地展开,让一个团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保持和平、和睦、和谐的共荣共赢的局面。而社会的精英人物,正是能够享受教育机会的人们中的精华和精品。咱们还是再来看一看当今中国开展的村民*选举吧。种种的混乱状况,岂不是正说明了我们广大的农民缺乏对*的科学理解,*精神疲软,社会自我组织能力萎缩。没有*传统,没有*理念,没有经过*锻炼的群众,真的就如同未成年人的孩童,还必须需要监护人的开发、培养、引导和监管,循序渐进,然后终成正果。”
“呵呵,今天真是遇到知音,遇到同志了!尹行长,谢谢你的声援,要不,韩莹又占上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