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园林在造园时,由于受不同审美精神、情趣及文化背景的影响,在具体处理和安排山、水、植物及建筑等要素时,追求并体现不同的人文效果,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风格和艺术特色。你一定知道,我国园林基本上分为三大类:皇家园林、寺庙园林与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古拙庄重的苍松翠柏具有庄严雄浑的特色;寺庙园林视道如花,视木为神,将抽象的思想具象化,自然的植物人性化,体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融合;而私家园林则借以植物的比拟思想体现朴素淡雅的山林野趣及个人的精神品格。”
“颐和园,作为典型的皇家园林,它的一草一木肯定大有讲究吧?”
“你说得很对,它以常青松柏为基调树种,寓意江山永固和帝王康寿;园中设有国花台,栽植各色牡丹,以牡丹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里面的乐寿堂栽有玉兰、西府海棠、迎春、牡丹四种花卉,就是取‘玉堂春富贵’之意。”
“我到过几个寺庙,比如山西晋祠、北京法源寺、云南宝华寺、杭州灵隐寺、苏州狮子林,或许每次都是游人太多,声音嘈杂吧,我总是难以领略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境界,不过,站在寺庙的千年古树下,还能感受到一种古老、神秘的氛围。我想,佛教之地的花木肯定都与佛性与禅意有关吧?“
“是啊,是啊,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崇拜遗物是佛教的信条特点,也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特征。因此,菩提树、娑罗树、贝叶棕这类与佛祖有关的植物就当然成为寺庙的首选。这些植物都与佛教的神秘气氛相吻合。当然,寺庙园林中松柏、银杏、罗汉松、无忧树等姿态优美、树龄较长的树种也是常见,用来表示佛教香火不断、源远流长之意;栀子、茉莉、丁香、桂花、荷花、芭蕉、文殊兰、南天竹、吉祥草、地涌金莲等等这些香花和观叶植被也颇受欢迎,因为这些都与寺庙的主旨相贯通。”
“地道的寺庙园林,应该不是仅仅指寺庙之内的景观吧?将寺内之景与寺外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应该才符合佛家的本真。因为中国化了的佛教,尤其注重禅与自然界的相通相融。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彻底中国化了的佛教,摄入了庄玄精神,绝对排除人为造作,纯任本心本性的适意。‘幸为福田衣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这是何等的本然圆满!因此,韩莹,结合你的讲解,在我看来,寺庙园林应该内外相和、大小相谐、。因为,从佛家角度讲,禅与自然,是在生命的本真深处进行契合的。 ”
“士伟哥,你就是有大视野、大境界。今天请你来,真是请对了!”
“呵呵,韩莹,真有你的,你时刻不忘吹吹捧捧啊!”
“哪里呀,我这是情不自禁、言为心声……”如雪似玉的韩莹侧脸向我嫣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