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可怕的塑料瓶
作者:艾建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98

有一天,为了搞清生产流程,从而改进成本核算,成本科袁科长带我去到一个很大的锌铁皮盖的棚子,这里王总从来没有带我来过,为什么?

在里面我能感觉从破烂的窗户里刮进来的风,从铁皮屋顶的缝隙中撒下来的阳光,简陋的车间里,几百个工人在忙自己的活,谁也顾不上抬起头来看我们,显然他们是典型的农民,早上刚刚放下田里的活,洗洗脚上的泥,带上饭和水,就急急忙忙地赶到工厂上班了。

车间里整齐的排成两大长排的不知道是那里出产的机器,我估计足足有100台,机器不大,每台3个人负责,一个人负责操作机器,一个人把一筐塑料碎粒倒进机器的漏斗里,第三个人就把机器吹出来的小酸奶瓶子装在好象装化肥的那种纤维袋子里,在上面还用黑墨笔写上数字。

巨大的轰鸣声将我吸引,袁说那是废塑料瓶的粉碎房,我执意要看,推开门,两台大机器的上面,有桥梯,好象是在房顶上有人在倒下瓶子,机器一下子就吞进瓶子,发出疯狂的诅嚼声,再从下面的褐色大口吐出塑料粒子,两个很壮实的工人,一个在看管机器,一个在用铲子将已经粉碎的塑料铲进筐里。

在酸奶发酵和灌注车间,车间主任走过来向我们介绍酸奶制作的简易流程:

1)瓶子消毒灭菌。

牛奶灭菌。把鲜牛奶(实际上大部分是将中外奶粉混合,开水冲调和搅拌)装入加热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灭菌30分钟或用其它方法灭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以不破坏牛奶原有营养成分为佳,灭菌后冷却。在灭菌前或灭菌过程中最好除去上层油脂,使牛奶脱脂。

3)接种。把温度低于43℃的灭菌牛奶分装于灭好菌的瓶中,按牛奶2%―4%的接种量在接种室内接种并搅拌均匀,接好后立即封口,以保证乳酸发酵的厌氧条件。然后再送入0―5℃的冷藏室内进行冷藏后熟8-10小时,即可上市销售。

4)质量标准。优质酸乳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组织细腻,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它异味。

制作使用的不是鲜牛奶而是奶粉。我们转到简陋的原料仓库,一包包叠放的奶粉,让我猛地一看以为是堆放着一包包的水泥。有工人将撒在地上奶粉扫起来,简单地挑挑,就又倒进一个专门装散粉的大桶里,一问这还是可以用于生产的。为了降低成本,不能全部用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会按规定的比例加入国产内蒙的低价奶粉。(我缺少技术鉴定,因此我不能说是否劣质)。

但是,酸奶设备是如此简陋,工艺流程也非常粗放,安全和卫生更谈不上,简直是非议所思,完全不符合我脑海里何总对乐百氏酸奶品牌情有独钟的传说,更不符合我对科技运用于食品工业的想象,彻底破碎了生产技术总裁王总带我看酸奶展览馆美伦美幻的影像,她象魔镜里的白色花朵一瞬间即消融了。

我去问王总“为何不用鲜奶?”

“哪里来那么多奶牛? 中国不是养牛大国,珠三角流域更缺少养牛的自然草场。”

“何况,你知道吗,鲜奶的采集、包装、运输、加工生产的工艺技术要求很高,稍微差一点就全部不合格要报废,我们的制作水平还达不到标准”他的表情很复杂,语气中有无奈的火药味,可是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觉得他没有尽全力去提高产品质量,是在片面强调低成本,高市场占用率,快速收割利润,这种战略在刚起步的中国市场经济中占据上风。

晚上,我把白天看到的都在电话里告诉了浏君,他说在外国超市都卖酸奶,工艺流程应该比中国先进很多,但是我认为家庭主妇自己做的比较安全,母亲或太太,每天早上为亲人准备好一天的饮料。我说我小时候,每次出门,背上父亲给的军用水壶总是灌的满满的开水或者是绿豆汤,那是母亲给我准备的。

生活的智慧就是正确的抉择,面对工业制作食品的快捷方便和自家制作食品的安全健康和爱,人,应该将什么放在第一位?

从那天开始,我就不喝乐百氏酸奶,乐百氏我对你又爱又怀疑。

我们公司的酸奶是风靡全国的第一名优产品,工艺生产尚且如此简陋,其他众多杂牌酸奶还能喝吗?能有安全健康的保证吗?

即使酸奶的本质是营养的,但包装物是废弃的塑料瓶,消毒能彻底吗?对人体没有毒害吗?

外国的酸奶品牌就没有食品安全的问题吗?

作者题外话:据网络搜索资料显示:美国的消费者从几百个品牌的奶制品和饮料找到食品公司注入的美味的染色剂、防腐剂,以加强和保持食品的吸引力。超市食品中大约含有二千多种不同的化学添加剂,包括"九种乳化剂、三十一种稳定剂和增稠剂、八十五种表面活化剂、七种防结块剂,二十八种抗氧化剂,以及四十四种螯合剂。

各种媒体披露:近年,诸多的添加剂都被证明对人体有害,造成肺癌、乳腺癌等重病,还会影响男性荷尔蒙,从而影响男性性别的繁衍。

时间变成了工业食品安全最严酷的检验师!最聪明的事后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