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尘封往事(下)
作者:谭英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91

又是几碗酒下肚,老董的脸由红变黄,显然够劲了。我实在看不下去,便起身说道:“董叔叔,咱们不喝了,好吗?”既然丽华这么叫,我也只好改变称呼。

老董好像吓了一跳,瞪着眼睛问道:“为什么不喝?”

丽华嗔怪地看了我一眼,我也不满地看了她一眼;她摇了摇头,端起酒杯:“董叔叔,我和秀泽敬你一杯!”我忙不迭地站起来。

“好,好,好孩子!”老董端起碗,一饮而尽;他两眼迷离,一失手,碰掉了一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董叔叔,你说日本人会打到这里来吗?”丽君突然变得愁容满面。

“会的。一定会来的,一定会来!”仿佛是自言自语,老董陷入了沉思。

“那你们还会像在济南那样不战而逃、流落他乡吗?”

沉默,长久的沉默;显然,这句话触及到了老董的痛处。

忽然,老董站起身,走到墙角;那里一大簇君子兰开的正艳,赏心悦目。也许是为了防止酒客采摘,外面用长条木围了一圈,刷着白漆,尖端是红的。

我连忙站起身,想要阻止他;丽华一把将我拉住,摇了摇头。由于刚才喝了一碗酒,我收不住脚,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老董站在那里沉思了一会儿,伸手拔出一条栏杆,拿在手中仔细打量了一番;丽华小声说道:“秀泽,注意看!”

这时,老董低沉而悲凉的声音缓缓响起:“铁蹄踏碎强国梦,屈辱已经百年!”然后缓慢地舞动手中的栏杆,像是在舞醉剑;但是诗词我却从未听过,便问道:“丽华!你???”丽华不耐烦地打掉我的手:“让你仔细看着!”讨了个没趣,我只好作罢。

“无语面对旧河山,凭添多少恨!”手中栏杆有了劈杀的动作,老董精神一振。

“拔剑问苍天,英魂有多少,空嗟叹!”动作由慢变快,声音越发凄凉;丽华抓着我的臂膀,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也被这首词所感染,眼眶一湿。

“悲乎,悲乎!碧血残花红似火,两鬓一夜竟染霜;奋起,奋起!长虹贯日今何在,怒发冲冠正当时!”老董仿佛流泪了,声音渐渐呜咽,手中的器械却越舞越快。

“?内酒未干,豪气胸中荡;泪血铸就中华魂,壮士一去不回还。战群狼!”眼前白光一片,将老董罩在其中。我和丽华都看呆了!

“怎么样,值得一看吗?”丽华低声问道。

“太值得了!”我由衷感叹。

“那想学吗?”

我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那你就瞧好吧!”说完这句话,丽华便猛烈地鼓起掌来,“好!董叔叔,好!”

这时老董已经将栏杆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行,老了,不如当年了!”

“我是说诗词很好!剑术嘛!一般。”

“什么?!一般?这可是我董家刀七十二式,传子不传女,多少人做梦都想学呢!一般?!”老董倒上一碗,又一饮而尽。

“确实一般嘛!不信你再舞一遍,我再挑挑毛病。”

“小丫头,敢这么糟践我们董家刀。你等着!”说完,老董又喝一碗,旋即踉跄站起。

“董叔叔!刚才你吟诵的诗词出自何人之手?”我问道。

“兴之所至,有感而发!”老董头也不回,弯腰去捡木条。

“好!那我就朗诵刚才的诗词,给你助兴。”说完,丽华狠狠踹了我一脚;我恍然大悟,连忙奔过去,也拔出一根栏杆,站在角落里。

“铁蹄踏碎强国梦,屈辱已经百年?????”为了照顾我,丽华诵读得很慢,所以老董的刀术舞得也不快;我站在一旁慢慢跟着比划,很是吃力。丽华不时冲我做个鬼脸,很是得意;而老董呢,由于极其投入,对周围的一切全不在意。

最后,一个趔趄,老董差点摔倒,我连忙丢下木条扶住他;而丽华刚刚读到‘怒发冲冠正当时!’,老董挣扎着想继续,但显然已经无能为力了。

丽华懊恼地一跺脚,失望布满脸庞;是啊!老董最后――也就是最精彩的十几招还没舞完呢!

丽华快步走过来,我们一起扶着老董回到桌前:“怎么样?丫头,还敢小看你董叔叔不?嗯!”

“不敢了,不敢了!”丽华调皮地冲我伴了个鬼脸,眼神极其诡异。隐隐约约,我仿佛明白了什么。

“董叔叔!”落座后,我问道,“刚才的诗词真是你自己作的?”

“那还有假?你是怀疑我的才情吗?”老董瞪了我一眼。

“不敢,绝对不敢!”

丽华给我们倒满酒,问道:“董叔叔,我们来给诗词起个名字吧!”

“好,好!”老董一拍大腿。

“叫奋起歌,好不好?”看到我们失望的表情,丽华撅起嘴,很是失落。

“我觉得董叔叔的词气节上丝毫不弱于大英雄岳飞的《满江红》;不如,这首词我们也叫它《满江红》,好不好!”我提议。

“好!就叫她《满江红?长恨歌》”能和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相比,老董很是高兴。

“对了,董叔叔!”丽华说道,“能舞出这么精妙的刀术,你们董家一定是家世显赫吧?”

“那是!”老董精神一振,“想当年我爹,那叫一个威风!你们知道义和团吗?听说过?仅仅听说过?唉!”

看着老董失落的表情,我连忙说道:“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民众针对外国侵略而成立的组织,以‘扶清灭洋’为宗旨。属于爱国运动。”

“对!很对!”老董眉飞色舞,“那你们知道我们山东地区的义和团总教头是谁吗?不知道,哈哈,你们当然不知道。”

“是谁?不会是您老泰山吧?”丽华打趣道。

“就是我爹!你怎么知道?”老董满脸惊讶,我们更是目瞪口呆!

我结结巴巴地问道:“是、是、是????”

“就是我爹!你小子不信?”见我一个劲点头,老董又高兴了。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廷疯狂搜捕;我爹隐姓埋名,领着我娘和我在山中躲藏了起来。”老董的酒慢慢醒了不少,“日子那叫个苦呀!但是我们一家其乐融融,过得有滋有味。只是每到黄昏的时候,我爹便独自一人,坐在山顶抚摸着那口家传宝刀长吁短叹,思念昔日的战友们,不知他们是生是死;也许是预感到自己时日不多,他便把这套作为我们镇家之宝的刀术传给了我。后来,经叛徒告密,?妖包围了这座山;我爹把我和我娘藏在一个山洞里,引着?妖上了山顶,然后从悬崖上????那时我才十岁,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老董说不下去了。

听着这番令人心碎的倾诉,我们都沉默了。

许久,老董开口了:“你们知道刀身上刻着什么字吗?我告诉你们――上面共有八个字,是义和团运动开始之初,我爹找人精心刻上的――‘外辱不除,此心不死’!就是这八个字,伴随我走过这么多年;这句话刻得好啊!我们中国人就应该抱定这样的决心,与一切外敌斗争到底!不死不休!!”

后来,老董果然用行动印证了这句话,完成了父亲的嘱托,维护了家族的尊严?????

“那、那把刀还在吗?”丽华抹去泪水,问道。

“当然还在!当年清狗为了得到这把宝刀,想要诱降我爹;在遭到严词拒绝后,又以死相逼。我爹仰天大笑,一纵身就跳下万丈深渊。”老董双目放光,他不再悲伤;而是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豪迈的力量;一时间,我也深受感染,热血沸腾。

“三十多年来,我背着这口刀走南闯北,历尽艰辛;后来参加队伍,依然背着这口刀。它就是我的命根子,比我的命还要重要!”

这口刀何止是老董的命根子,它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呀!就是我们中国人不屈服于任何国外恶势力的象征呀!包括今天的小日本,那些豺狼???

月上中天,我依然无法入睡;披上衣服坐起,我写下了老董自创的《满江红?长恨歌》:

铁蹄踏碎强国梦,屈辱已经百年;无语面对旧河山,凭添多少恨!拔剑问苍天,英魂有多少,空嗟叹???悲乎,悲乎!碧血残花红似火,两鬓一夜竟染霜!奋起,奋起!长虹贯日今何在,怒发冲冠正当时!?内酒未干,豪气胸中荡;泪血铸就中华魂,壮士一去不回还。战群狼!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