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爻辞注解
《旅》:小通顺,占问旅程是吉利的。
倒数第一阴爻:旅客三心两意,离开他的寓所,因而得祸。
倒数第二阴爻:旅客到了住处,携带钱币,买得一男奴隶,占问吉。
倒数第三阳爻:旅客住的住处被火烧了,失掉了他的男奴隶。占问有危险。
倒数第四阳爻:旅客在住处,找到了他的钱币,心里不快活。
倒数第五阴爻:旅客射野鸡,一箭射中,野鸡带箭飞走,终究得到善射的美名。
最上阳爻:(旅客住处被烧,象)鸟被烧了它的巢,旅客先笑后嚎哭。在敌人那里失去了牛,凶。第五十七卦巽巽为风巽上巽下
大象:此卦为两重巽风重叠,巽为入,风之所到无孔不入,尤如政令颁布,深入民心。
运势:波折重重,运势起落浮沉不定,要随机应变,心平气和,择善固执。
爱情:有不稳定之象,宜作真诚沟通,不可一味奉承。
疾病:六冲卦者久病则凶,且病情变化多端。
失物:遣失在远处,不能寻回。
诉讼:不易和解,但一方肯让步则易解决。
周易卦爻辞原文
巽:小亨,利攸往,利见大人。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九二:巽在爿木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九三:频巽,吝。
*:悔亡,田获三品。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上九:巽在爿木下,丧其资斧,贞凶。
卦爻辞注解
《巽》卦:小通顺,有利于前往,有利于谒见重要的人物。
倒数第一阴爻:占问武人指挥军队进退有利。
倒数第二阳爻:伏在床下,用史巫乱纷纷地祷告,吉,无害。
倒数第三阳爻:皱眉头伏著,困难。
倒数第四阴爻:悔恨消失。打猎捉到三个品种的猎物。
倒数第五阳爻:占问吉,悔恨消失,没有不利,没有好开头,
有效结果。在庚前三日到庚后三日,即从丁日到癸日,吉。
最上阳爻:伏在床下,失掉钱币,占问凶。
第五十八卦兑兑为泽兑上兑下
大象:两泽相依,更得泽中映月,美景良辰,令人怡悦。
运势:悲喜交集,有誉有讥,守正道,诸事尚可称意。
爱情:可能因金钱而致口舌之争,又或者因两个女性而烦恼。
疾病:六冲卦久病则凶,注意生活检点,戒酒色。
失物:遣失物似为金属或金钱,有望失而得,但是迟一点。且多数已损毁或损失。
诉讼:似为两个女性及金钱之事惹起,宜有和事老出面调解。
周易卦爻辞原文
兑:亨,利贞。
初九:和兑,吉。
九二:孚兑,吉,悔亡。
六三:来兑,凶。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九五:孚于剥,有厉。
上六:引兑。
卦爻辞注解
《兑》卦:通顺,利于占问。
倒数第一阳爻:和悦,吉。
倒数第二阳爻:以诚信使人喜悦,吉,悔恨消失。
倒数第三阴爻:来讨好,凶。
倒数第四阳爻:喜悦的商谈虽末定,疥疮的病有去掉的可喜。
倒数第五阳爻:相信剥落的说法,有危险。
最上阴爻:引我喜悦。
第五十九卦涣风水涣巽上坎下
大象:风吹在水面上,流动四散,又有春风吹散严寒,令冰雪消解。
运势:虽有忧患,但终可解困,百事亨通,忌任性散慢。
爱情:现时有障碍,但最终能*。
疾病:幼年多体弱多病,及年逐长大而渐康,注意血液、内分泌。
失物:不能寻回。
诉讼:凡事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诉讼可解。
周易卦爻辞原文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初六:用拯马壮,吉。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六三:涣其躬,无悔。
*: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卦爻辞注解
《涣》卦:通顺。国王来到宗庙,有利于渡大河,利于占问。
倒数第一阴爻:用阉割的马强壮,吉。
倒数第二阳爻:散流的水奔冲他的台阶,(冲洗院内藏秽),悔恨消失。
倒数第三阴爻:散流的水冲洗他的身子,没有悔恨。
倒数第四阴爻:散流冲洗群众,大吉。散流到丘陵,不是平常所能想的。
倒数第五阳爻:散流他的汗,像发出大的号令。散流的水冲洗王宫,无害。
最上阳爻:涣散他的患,患去警惕出来,无害。
第六十卦节水泽节坎上兑下
大象:泽为池沼,坎水在上,喻蓄积及约束水份不使流失,但水位过高,则成泛滥。
运势:有志不能伸,诸事必须节制,不宜过份,更要戒酒色。
爱情:男女正常交往则吉利,相反则凶。
疾病:注意泌尿及消化系病变,宜速就医。
失物:不能寻回。诉讼:局势僵持不下,宜让则讼可解。
周易卦爻辞原文
节:亨。苦节不可贞。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九二:不出门庭,凶。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安节,亨。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卦爻辞注解
《节》卦:通顺,将节检视为苦事是不可去占问的。
倒数第一阳爻:(以有节度为苦),不出家门,无害。
倒数第二阳爻:不出门,(会得罪内邻居),凶。
倒数第三阴爻:不守节度,就嗟叹;守节度,无过错。
倒数第四阴爻:安心守节度,通顺。
倒数第五阳爻:甘心守节度,吉,做下去有赏。
最上阴爻:以守参度为芳,占问是凶,守节度,悔恨没有了
第六十一卦中孚风泽中孚巽上兑下
大象:中孚为诚信意,风吹在泽水之上,泽水必相应而起波浪,为共鸣之象。
运势:凡事以「诚」待人,以「信」处事则诸事皆吉,心存邪念则凶。
爱情:双方能以诚相待,良缘可定。
疾病:金木交战之象,士妥井啁理,注意胸腹脾胃。
失物:可失而得,但需要一段时间。
诉讼:为突发事件,宜把握第一时间处理,迟则反凶。
周易卦爻辞原文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卦爻辞注解
《中孚》卦:猪和鱼,吉利,利于渡大河,有利占问。
倒数第一阳爻:安居,吉。有意外,不安。
倒数第二阴爻:鸣叫的鹤在树荫里,它的小鹤也鸣叫来应和。找存好的杯酒,我跟你共饮它。
倒数第三阴爻:得到敌人,有的击鼓,有的疲惫,有的哭泣,有的唱歌。
倒数第四阴爻:过了月半,马匹跑掉,无害。
倒数第五阳爻:有诚信连贯著,无害。
最上阳爻:鸡飞升上天,(鸡不会高飞,高飞会跌死)。占问凶。
第六十二卦小过雷山小过震上艮下
大象:山上有雷,雷声虽大但被山阻隔,雷声减弱,即为「小过」。
运势:诸事不利,宜行小事,不宜做大事,更防因小过失做成惊动,惹来是非争讼。
爱情:相处有障碍,虽可成功但最终又不和。
疾病:病情有恶化之象,但及时诊治则吉,防手足,肠胃之疾。
失物:不能寻回。
诉讼:不宜各走极端,宜多沟通和解。
周易卦爻辞原文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初六:飞鸟以凶。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卦爻辞注解
《小过》卦:通顺,有利占问,可以做碎琐事,不可以做重大的事,雀鸟飞过只留下叫声回旋,不宜向上飞,宜下飞,大吉。
倒数第一阴爻:飞鸟硷来凶兆。
倒数第二阴爻:批评他的祖父,赞扬他的祖母。指出他的君王的不足,赞扬他的臣子。无害。
倒数第三阳爻:没有错误,要防备他犯错误,放纵他,或许害了他。凶。
倒数第四阳爻:无害。没有错误,表扬他;日后有犯错误的危险,一定要告诫。占问不是永远好的。
倒数第五阴爻:自从我到了西郊,乌云密布,没有下雨。公射箭,在山洞里得到野兽。
最上阴爻:(没有过错),不表扬,反批评他,多用网来捕飞鸟,凶,是叫灾害。
第六十三卦既济水火既济坎上离下
大象:坎水在离火之上,水性下注,火势上炎,水火相济。完成之意。
运势:名利双收,成功之象,防物极必反,初吉后凶。
爱情:初则出双入对,形影不离,但日久反目离异。
疾病:短期虽有好转,但好景不常。
失物:应可寻回。
诉讼:有理说不清,仍须把握最有利时机争取主动,迟则反见凶。
周易卦爻辞原文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六二:妇丧其,勿逐,七日得。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有衣,终日戒。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祭,实受其福。
上六:濡其首,厉。
卦爻辞注解
《既济》卦:通顺,占问会有点吉利,开始时吉利,最后动荡不安。
倒数第一阳爻:(过河时),拉动车子的轮子,打湿了车子的后部,无害。
倒数第二阴爻:妇人丢失她的头巾,不必找,七天就能得到。
倒数第三阴爻:殷高宗讨伐鬼方,经过三年打败它。小民不利。
倒数第四阴爻:寒衣有败絮,(怕受寒),整天戒惕。
倒数第五阳爻:东方邻国殷商杀牛来祭神,不如西方邻国周王用旧饭菜的薄礼来祭神,实在得到神的赐福。
倒数最上阴爻:弄湿了他的头,有危险。
第六十四卦未济火水未济离上坎下
大象:水性下注,火势向上,水火不交,阴阳不得正位,未能完成和未能成功之意。
运势:运气欠佳,但必须耐心突破难关,终可成功,有初凶后吉之象。
爱情:发展初期难以沟通,格格不入,但必须耐心,慢慢会得到对方接受。
疾病:病情不稳定,注意心肾不交、失眠、血液等病。
失物:不能寻回。
诉讼:宜拖延时间,日久可得贵人之助,和解了事。
周易卦爻辞原文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初六:濡其尾,吝。
九二:曳其轮,贞吉。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卦爻辞注解
《未济》卦:通顺,小狐快将渡过对岸,但它的尾巴给弄湿了,没有利益。
倒数第一阴爻:弄湿了小狐的尾巴,有困难。
倒数第二阳爻:拉车子的轮子(过河),占问吉。
倒数第三阴爻:没有渡过河,出外凶。渡大河有利。
倒数第四阳爻:占问吉,悔恨消失。(周人)出动去讨伐鬼方,三年,从大国(殷商)受到贤赐。
倒数第五阴爻:占问吉,无悔。有诚信是君子的光荣。吉。
最上阳爻:有诚信而饮酒,无害。酗酒连头都浇湿了,虽有诚信,不对了。
[清]黄元吉撰
道门语要目录
道门语要序明炼己之功探性命之原分火药之功用论精气神之实论人及早修持见性量之大训及门语录言立命之要励及门语详守中采取之义自解妙悟运小周天之法了了子自记行大周天之功有感而作重炼虚之学夜间悟道忽笑作此以记之明修炼之序李西月
道门语要序元吉黄裳著念不出总持门,心要在腔子里。自古三教圣人,诀惟此而已矣。修道清静无为,随地随时皆是。不用习静观空,自然止其所止。从来道本天然,无有动静终始。人欲无事于心,必先无心于事。善恶都莫思量,有甚人欲天理。如镜之光无镜,来则应之而已。本来妙觉圆明,何事修己克己。犹目本自光明,难夹些微芥子。天地原自至宽,何恶亦何所喜。虽云有作有为,成始成终靡底。勉强亦归自然,妙入无为之理。道门语要刊成,聊序其事如此。
探性命之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性也,两仪者命也。名虽有二,实则性为之主,流行于阴阳之间者也。然性本无迹,而命微有迹;性无生灭,而命有生灭;性无始终,而命有始终;性无动静,而命有动静。未有命时而性之理长悬天壤,既有命后而性之理已具人身。大哉性乎,蔑以加矣。而要非命则性无由见,是性也命也可合而不可分者也。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点灵光藏于胞胎之内,先天元性化为离之阴汞,先天元命化为坎之阳铅,是谓元气。自此一水一火一升一降,神?交而心肾具,温养久而胎婴成。由是脱离母腹,独辟乾坤。虽有形质之拘,不如先天一?,然而不识不知、无作无为,其去天地也不远,所以形体日长,智慧日开,有不知其然而然者。迨至二八期完,一斤数足,不知返还之术,致令习俗之移,往往欲心生而贪恋夫声色,侈心起而驰骋夫荣华。志一至焉,气则随之,气一动焉,而神则因之。于是内萦外扰,神驰气散,而性命不保矣。学者欲还先天性命,非复后天神气不可,欲固后天神气,非复先天性命不能。试观古今来成真证圣、跨鹤登仙者,无非修性以立命而已,断未有修性不炼命,炼命不修性,各执一偏而能有成者。盖性为命根,命为性蒂,二者虽有先后之不同,而其功断不容以偏废也,胡为末学缁流,每每偏于性、偏于命,竟至终身无成而尚不知悔耶。夫性为一身之主宰,命是一身之运用。若不保精裕气,徒事妙觉圆明,则身命不存,性将焉寄;若不涤虑寻真,徒事烧丹采药,则心性未见,命亦空存。况天之生人也,必先有理而后有?,若无理不犹树木之无根,其能向荣也哉;而人之修道也,必修命以至于了性,若无命不犹灯火之无油,其能辉煌也哉。总之道原一致,功必兼修,庶几不堕于一边,而有独阳不长孤阴不生之诮也。
论精气神之实《心印经》云:上药三品,神与?精。是知人身之大药,即人身之大丹也。学者于此而次第炼之,庶不堕于一边矣。夫论人之生也,先从虚无中一点元神而堕于胞胎之中,是谓神生?,?生精,于是十月怀胎,三年乳哺,合五千四八之数,而始成四大一身,此顺而生人之道也。若返老还童、成真证圣,其必炼精化?,炼?化神,于以还虚合道,此逆而成仙之功也。要之炼精者非徒炼交感之精,炼?者非徒炼呼吸之?,炼神者非徒炼思虑之神。必于色身中寻出先天真精于何而生,先天真?自何而动,先天真神自何而存,以之炼丹不难矣,否亦幻丹而已,焉能长存不坏哉。虽然,炼精者必先炼元精,而后天交感之精亦不可损;炼?者必炼元?,而后天呼吸之气亦不可伤;炼神者必炼元神,而后天思虑之神亦不可灭。盖先天者道之体也,后天者道之用也。人未生时则用在体中,人既生后则体藏用内。若不由用而复体,又将何以为凭藉处。况夫**无度者,则身命难保矣;私欲不除者,则天理无存矣;趋蹶不常者,则神?多惫矣。欲完先天精?神,非保后天之精?神不得。其实精?神三者,虽有先后之名,实无先后之别,不过有欲无欲之分而已。学者苟能打破尘缘,看空孽网,不但身外之物视为非我固有,即身内之身亦等作幻化之躯,不甚经意,由此而炼精必成元精,由此而炼?必成元?,由此而炼神必成元神,以先天之大药,成先天之大丹,不诚易易事哉。(得其心而身可忘,得其神而心可忘。)然而下手兴功,必先垂帘塞兑,默默观照脐下丹田一寸三分之间。继而精生药产,始用河车搬运,将丹田所积之精,运而至于周身。灌溉久之,精尽成?,充周一身,此炼精化?之功也。至于精尽化?,由是而过关服食,温养大药,此炼?化神之事也。自此已后,则为面壁之功,还虚之道。始由下田而炼,继则中田而修,终由上田而养,所谓三田返复真生涯者是。此修养之路,学道人不可不照其理,以为修养之基也。
见性量之大凡人欲见真性,必先于静定中寻出端倪。实实知得吾心之内有一真湛寂光明不昧者,然后静而存之,动而察之,于以施之万事万物无一时或违乎至善,久之深造有得,自然昭昭灵灵,无时无处而不在焉。性者何,即太虚中虚无湛寂之妙。张子云太和所谓道者是。其体则有仁义礼智之性,其用则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其存之于内则为寂然不动之中,其发之于外则为感而遂通之和。无有偏倚,无有乖戾,而所存所发,俱见性量之宏。微而德慧智术发谋出虑之初,显而视听言动衣服饮食之末,其接人也,则有亲亲仁民之度,其处物也,则有鸟兽草木咸若之怀。总之无内无外,无动无静,能知其性之真,自无一时一物之有碍。盖性中原来包天地亘古今统人物而无有或外者,特为人私欲间之,一身之内且为胡越,何况国家天下民物焉有不隔绝者乎。是以君子之学,于事之未至也廓然而大公,及事之已来也随机而顺应,前无所迎,后无所逆,因物付物,随缘就缘。物有变而己无变,事有穷而己无穷,有如明镜当空,美者自美,恶者自恶,而己毫无容心于其际,是以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有语大天下莫能载,语小天下莫能破之量焉。非然者拘于一偏之学,或务于静以为修,或逐于动以为行,如此纵有所见,亦是旋得旋失,又安能合内外平物我等动静人己而一之者哉。此圣贤存心养性之功,学者于无动无静时,寻得出有动有静之根本,于以拳拳服膺,极之造次颠沛而不违,斯心与理融,理与心浃,打成一片,了无内外人己之分。虽然,其诣岂易言哉。盖尝旷观古今,阅历人情,无一不外重而内轻。朝朝为己营私,只贪声色货利,以求一身一家之安,无有知性之最重,天下无有加乎其上者。即或知之,亦皆摹仿依稀,或静处有而动处无,或一念起而一念灭,无有的的确确寻出一点真际,如孟子所谓居广居而行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极之富贵贫贱威武有不淫不移不屈之概,如此拓开心胸,独高眼界,一任天下是非善恶贤愚,总无有入而乱我之真,此其人果安在耶。惟望后学者,第一先寻得者个物事,无实亦无虚,无声亦无臭,静而存之,动而察之,随事随物而虚以待之,顺以应之,未事而不先,已事而不后,佛氏所谓过去心未来心现在心,三心永灭,人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皆空,如此存其虚明广大之体,涵养深纯,于以措诸天下后世而胥宜矣。总之性无涯际,无可捉摸,若要知性之真,其静也只是一个空洞无边、惺惺不昧之象,其动也即孟子所谓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是。但人莫不有性,性亦莫不有发之时,往往一发之后不复见矣。良以如心而出,无所计较,是为真性,一到转念之间,则种种利害好恶之心生,遂为汩没而不见。所以孔子云:再思可矣。末学者流于静中之养,亦尝洞见本原,浑沦无际,每于持身接物之时,不免打成两橛,不能合动静而一致,良由未明性中之度量,实有包罗宇宙而无有出吾性分之外者,若不于此而悟彻了明,鲜有能至于道也。此千圣的的心传,为学人第一要著,务要由一念之仁,充而至于塞天塞地,由一事之善,积而至于亘古亘今,觉天下万古,无一事一物不在怀抱之中,如此实实见得,又何事修丹炼汞为哉!
言立命之要吾道言性命双修,虽分性命为二,其实则一而已。性是命之根,命是性之蒂,无命则性无依,无性则命无主,二者是二而一也。人能明得性命之源,则一切情伪之私、知觉之运,皆是命中之障,于以修其后天?息之命,而还乎先天元?之命,庶不堕于实有,亦不堕于虚无,而于真仙之道得矣。否则徒养后天血气之命,而不知先天虚无之命,纵得长生不老,亦不过守尸之鬼,其究也,必至生生世世流浪于爱河欲海而无有穷期。易曰:天地??,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人受天地之元(此字原版模糊,未知是否)?以成性,受父母之精?以立命,由是一开一阖一屈一伸,十月胎圆,生身下地,独辟乾坤之界,则有阴阳之分,其实与天地父母仍然一般无二。若一息未至,则必死矣。夫天地之气,必??于其中,而后生人生物于无穷,若但云升上降下而已,则是天地之气虽交而仍分而为二也。人身之?,亦必??于其中,而后生男育女于不息,若只云呼出吸入而已,则是人身之?虽交而仍不能合而为一也,此亦何由成万古不坏之身哉。学者必由呼吸之息,以复夫太和之元?,其道维何,无摇尔精,无劳尔形,无俾尔思虑营营,乃可长生。又曰:心不动,名曰炼精,炼精则虎啸风生;身不动,名曰炼?,炼?则龙吟云起;念不动,名曰炼神,炼神则元精溶溶、元气浩浩、元神跃跃矣。若犹未也,必先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少思以养神,迨至还精补脑,则精自不泄矣;心息相依,忘言守中,则?自不散矣;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则神自不扰矣。若非由后天之精?神以默会乎先天之元?,未有不堕于一偏之学者。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造化功。旨哉言乎。又云:万籁风初起,千山月乍圆;急须行政令,便可运周天。学人必守中之候以调养乎丹田,久之精生药产,神完?足,由此而行八百抽添之数,三百六十之爻,进阳火,退阴符,于中用卯酉沐浴之法,则丹铅现象,有六种效验,然后行五龙捧圣、七日过关之功,庶可还玉液之丹而成不死之身矣。再用炼虚一著,必至如如不动,惺惺长明,浑无半点作为之迹,而究无一物一事之不能作为,到此境也,方算得大丈夫功成道立之候。古云:这回大死今方活。又云:若要人不死,除非死过人。由此思之,无非凡心死而道心生,凡机息而真机见也。吾观世之学道者,多有炼色身不炼法身,纵得长生,亦是偶然之事;又有炼法身而不讲色身,讵知父母未生以前,此气在于空中,杳无形色可拟,及天地既生以后,此?在于身中,实有端倪可据,而况既得人身,则浑然元气陷于气质之中,苟不先保凡身,则先天元?从何而见,此二者皆未窥全体大用之学矣。或曰世有清净而修者,炼性不炼命,及其成功,则性复先天而命亦归夫太极,彼独修命者,恐不能有此神效也。虽然,亦视乎各人之体为何如耳。如色身毫无亏损,精?神三者俱足,此又何待于命功为哉,若是色身不健,体质多亏,不先从命功下手,纵能造到极处,亦是一点阴?,无有阳光。故古有修性不修命者,虽能调神出壳,游行四表,究皆恍惚离奇,一切虚而不实,皆由未能踏实,无以为凌虚之境也。后有学者,其必由粗以及精,自有以返无,庶不为孤修寂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