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是幻,传神阿堵,门隔花深故也。“春堕泪”为怀人,“月含羞”因隔面,义
兼比兴。东风回睇夕阳,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即一梦亦有变迁矣。“秋”字不是
虚拟,有事实在,即起句之旧游也。秋去春来,又换一番世界,一“冷”字可思。
此篇全从张子澄“别梦依依到谢家”一诗化出,须看其游思飘渺、缠绵往复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句法将纵还收,似沾非着,以蕴酿之思,运妍秀之
笔,可平睨方回,揽裾小晏矣。结句尤凄韵悠然。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梦之作。起句,梦旧游之处。“夕阳”两句,梦人
归搴帘之态。换头,抒怀人之情,因落絮以兴起人之堕泪,因行云以比人之含羞。
“东风”句,言夜境之凄凉,与贺方回《浣溪沙》结句“东风寒似夜来些”相同。
望江南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恹恹①
醉,长日小帘栊②。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注释】
①恹恹:形容精神恍惚困倦。②帘栊:挂有珠帘的窗户。【评解】
暮春三月,春光将尽,所见者惟秋千空挂,倦马嘶风,画舟空泊,人情困慵,宿燕
夜归,莺啭绿阴。词以叹息残红难觅作结,回护上片“花落更情浓”句,惜春之情
倍浓。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①。纵芭蕉、不雨也飕飕②。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
怕登楼。年事③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④、客尚淹留。垂柳不萦⑤裙带住
,漫长是,系行舟。【注释】
①心上秋:合起来成一“愁”字。两句点明“愁”字来自惜别伤离。
②飕飕:风雨声。这句是说即使不下雨,芭蕉仍然发出飕飕的秋声。
③年事:往事。这两句是说往事如梦,似花落水流。
④燕辞归: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雁南翔”。客:作者自称。
淹留:停留。⑤萦:旋绕。裙带:指别去的女子。【评解】
本词就眼前之景,抒离别之情。上片写离愁。诗人满怀愁绪,怕在月明之夜,登楼
眺望。下片抒发别情。燕已归来,人却淹留他方。全词构思新颖别致,写得细腻入
微。语言通俗浅近,颇似民歌小调。【集评】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所以感伤之本,岂在蕉雨?妙妙。
王士?《花草蒙拾》:“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滑稽之隽,与龙辅《闺怨》
诗:“得郎一人来,便可成仙去”,同是“子夜”变体。
张炎《词源》:此词疏快,不质实。
陈洵《海绡说词》:玉田不知梦窗,乃欲拈出此阕牵彼就我,无识者,群聚而和之
,遂使四明绝调,沉没几六百年,可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首二句以“心上秋”合成“愁”字,犹古乐府之“
山上复有山”,合成征人之“出”字。金章宗之“二人土上坐”,皆藉字以传情,
妙语也。“垂柳”二句与《好事近》“藕丝缆船”同意。
“明月”及“燕归”二句,虽诗词中恒径,而句则颇耐吟讽。张叔夏以“疏快”两
字评之,殊当。夜游宫
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
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①多少?说与萧娘②未知道,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
?【注释】①霜丝:指白发。②萧娘:唐人泛称女子为萧娘。【评解】
这首怀人词,上片借梦境,忆往事。别梦依稀。人去雁杳,云淡星疏,楚山天晚。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往事回首,感慨无限。下片从眼前景物,抒发今昔
之感,表现怀人之情。寒蛩凄切,细织霜丝。“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既表
相思之情,又发今昔之叹。全词柔情似水,往事如梦,委婉细腻,曲折含蓄。
【集评】
陈洵《海绡说词》:楚山梦境,长安京师,是运典;扬州则旧游之地,是赋事;此
时觉翁身在临安也。词则沉朴浑厚,直是清真后身。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①剪红情,裁绿意②,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③,玉纤曾擘黄柑④,柔香系幽素⑤。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
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注释】
①除夜:除夕。立春:周密《武林旧事》说:“立春前一日,临安府进大春牛,
用五色丝彩杖鞭牛,掌管予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是月后苑办造春盘供进
,及分赐……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
②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③尊俎:砧板。
④玉纤:如玉般的纤手。擘:剖开。⑤幽素:幽情素心。【评解】
这首词扣紧“除夜立春”,咏怀节日,更抒发怀人之情。
上片写家人除夕守岁以及迎接新春之乐。剪红裁绿,西窗添烛,笑声莺语,迎接新
年。下片写立春所用之春盘黄柑,曾是伊人置办,如今春已归来,而伊人不见,相
思成梦,眼前惟有落梅成阵。全词构思精巧,委婉含蓄,为古今读者所称赏。
【集评】彭孙?《金粟词话》:余独爱梦窗《除夕立春》一阕,兼有天人之巧。
许昂霄《词综偶评》:换头数语,指春盘彩缕也。“归梦”二句从“春归在客先”
想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上”字婉细。
陈洵《海绡说词》:前阕极写人家守岁之乐,全为换头三句追摄远神,与“新腔一
唱双金斗”一首同一机杼,彼之“何时”,此之“旧”字,皆一篇精神所注。
婉约词十五
黄?重叠金壬寅立秋
西风半夜惊罗扇。蛩①声入梦传幽怨。碧藕试初凉,露痕啼粉香。清水凝簟竹。
不许双鸳宿。又是五更钟,鸦啼金井②桐。【作者简介】
南宋词人黄?,字叔?,号玉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他淡于功名,不愿仕进
。
擅写诗词。是一位潇洒的名士。有《散花庵词》一卷,有宋六十家词本。他曾编《
花庵词选》。凡二十卷。上部曰《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所录皆北宋以前人词
。下部曰《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亦为十卷,纯为南宋作家,与周密《绝妙好词》
同为研究南宋词必读之书。【注释】①蛩:蟋蟀。②金井:妆饰讲究的井台。
【评解】
西风蛩声,入梦幽怨,秋已悄然而至。碧藕试凉,清冰凝簟,气候已截然不同于夏
夜。何况五更钟响,井桐鸦啼,在在皆是秋声。季节移人之感,为此词造出一种特
有的气氛。清平乐宫词
珠帘寂寂,愁背银?泣。记得少年初选入,三十六宫①第一。当时掌上承恩②,
而今冷落长门③。又是羊车④过也,月明花落黄昏。【注释】
①三十六宫:言宫殿之多。
②掌上承恩:传说汉元帝皇后赵飞燕能在掌上舞蹈。极言其体态轻盈。
③长门:汉宫名。陈皇后失宠于武帝,别居长门宫。其后泛指后妃失宠之意。
④羊车:古代皇宫内所乘小车。【评解】
这首宫词描述一位宫女的境遇。上片从眼前“珠帘寂寂”的凄凉境况,回忆当年“
初选入”时,三十六宫第一”的情景。下片抚今追昔。当时承恩,而今冷落。眼前
“羊车”又过,令人不胜感慨。“月明花落黄昏”,语意双关,益增惆怅。
全词轻柔哀怨,委婉含蓄。写尽封建帝王时代,宫女的不幸与悲哀。
鹊桥仙春情
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绿阴庭院。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宝
钗无据,玉琴难托,合造一襟幽怨。云窗雾阁事茫茫,试与问、杏梁双燕。
【评解】
本词紧扣“春”字以抒情怀。上片借景抒情。春雨暂歇,珠帘风细,几许夜寒,而
人与梨花同瘦矣。下片着意抒情。
“宝钗无据,玉琴难托”,一襟幽怨,微露相思。结句“试与问、杏梁双燕”。情
思缠绵,余味无穷。【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梨花”句不着边际,而自有人同花瘦之意。下阕
谓据本难言,心尤难托,况借钗琴寓意,则据托弥难。
故结句言虽窗阁分明在眼,而等于云雾茫茫,如此幽怨襟怀,双燕梁间,或可知其
仿佛。以幽渺之词寓缠绵之意,乃善赋闲情者。酹江月夜凉
西风解事,为人间、洗尽三庚①烦暑。一枕新凉宜客梦,飞入藕花深处。冰雪襟怀
,琉璃世界,夜景清如许。划然长啸,起来秋满庭户。应笑楚客②才高,兰成愁
悴,遗恨传千古。作赋吟诗空自好,不直一杯秋露。淡月阑干,微云河汉,耿耿天
催曙。此情谁会,梧桐叶上疏雨。【注释】①庚:与“更”通。三庚:夜半。
②楚客:屈原。【评解】
此词写秋夜感怀。上片写清秋夜景。良夜西风,洗尽烦暑,一枕新凉,秋满庭户。
下片借景抒情。楚客才高,遗恨千古,作赋吟诗,不直秋露。耿耿秋夜,谁会此情
。
“梧桐叶上疏雨”。秋风送愁,秋雨潇潇,而谁为知音!语意含蓄,极富情味。全
词清新雅洁,寄寓殊深。【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梦入藕花”句有清新之思,“冰雪”二句见
其雅怀,“长啸”句见其逸气。下阕言哀郢怀湘,非特遗恨难偿,即词赋才名,亦
不直一杯秋露,寄慨殊?。结句言会此微旨者,世鲜知音。知者惟梧桐疏雨,其超
旷如是,宜楼秋房以“泉石清士”目之。何梦桂摸鱼儿
记年时、人人何处,长亭曾共杯酒。酒阑归去行人远,折不尽长亭柳。渐白首。待
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青条似旧,问江北江南,离愁如我,还更有人否。留不
住,强把蔬盘瀹韭①。行舟又报潮候②。风急岸花飞尽也,一曲啼红满袖。春波皱
。青草外、人间此恨年年有。留连握手。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作者简介】
何梦桂字岩叟,淳安(今浙江淳安)人,南宋度宗咸淳元年省试第一,廷试一甲三
名。任监察御史。有《潜斋词》一卷,见《四印斋所刻词》。【注释】
①瀹:浸渍,煮。韭:多年生植物,可供蔬食。②潮候:潮信。【评解】
此词抒写忆别与怀人之情。上片着意写离亭送别。把酒送君,长亭折柳,离愁如我
,更有何人!下片写留君不住,舟行渐远。人世相逢,能有几度!令人不胜感慨。
通篇情辞凄婉,余韵悠长。【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离亭送友,前后一气挥写,笔健而辞婉,音凄而意
达,情文相生,结处更有余慨。梦桂著有《潜斋词》一卷。淳安朝曾登上第。
王月山台城路初秋
夜来疏雨鸣金井,一叶舞风红浅。莲渚①生香,兰皋②浮爽,凉思顿欺班扇。秋光
冉冉③。任老却芦花,西风不管。清兴难磨,几回有句到诗卷。长安故人别后,
料征鸿声里,画阑凭遍。横竹④吹商,疏砧⑤点月,好梦又随云远。闲情似线,共
系损柔肠,不堪裁剪。听着寒蛩,一声声是怨。【作者简介】
王月山,南宋人。身世不详。《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注释】
①渚:水中小洲,水边。莲渚:水边莲花。②兰皋:有兰草之岸。
③冉冉:行貌,渐进之意。④横竹:管乐器笛。商:五音之一。
⑤砧:捣衣石。【评解】
本词紧扣“初秋”题意,借景抒怀。上片着重写初秋景色。金井夜雨,一叶舞风。
秋光冉冉,老却芦花。下片抒怀人之情。故人别后,凭遍画栏,横竹吹商,好梦随
云,疏砧点月,愁听寒蛩。通篇凄凉哀怨,和婉工丽,优美含蓄,抒情细腻。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起笔用“红浅”及“顿欺”字,即切定“初秋”。
乃秋声甫动,已预愁秋老,感流光之过隙,洵秋士之善怀。以下纯是怀人,情深一
往,蛩语砧声,仍不脱秋意。黄孝迈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
,不解伤春。念楚乡①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
当门。
翠玉楼②前,惟是有、一陂湘水③,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④?
者次第⑤、算人间没个并刀⑥,剪断心上愁痕。【作者简介】
黄孝迈字德夫,号雪舟,南宋词人。有《雪舟长短句》一卷。刘克庄暮年曾为作序
,对他的词作极为赞赏。认为“叔原、方回不能加其绵密”。【注释】
①楚乡:指长江以南一带。②翠玉楼:指装饰着绿色玉石的高楼。
③湘水:在湖南境内。
④桃根:桃叶,晋王献之妾,其妹名桃根。这里借指所恋之人。
⑤者次第:这许多情况。
⑥并刀:并州产快剪刀。杜甫诗:“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评解】
此词有所寄托。作者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忧心国事而无人了解的心情。上片言翠鸟
苦于清歌无人领会,柳花又不解自己的伤春之意,还有谁体贴自己的柔情。下片借
景抒怀。青山不语,残月当门,不知何时,重见桃根,那得并刀剪断愁痕。这里明
写离愁,暗抒因国事日非而悲恨落泪的情怀。全词写得清丽绵密,委婉含蓄。
【集评】万树《词律》:此调他无作者,想雪舟自度,风度婉秀,真佳词也。
或谓首句明字起韵,非也,如此佳词,岂有借韵之理!
查礼《铜鼓书堂遗稿》: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宛
形容之,如黄雪舟自度《湘春夜月》云云。雪舟才思俊逸,天分高超,握笔神来,
当有悟入处,非积学所到也。刘后村跋雪舟乐章,谓其清丽,叔原、方回,不能加
其绵密,??秦郎“和天也瘦”之作。后村可为雪舟之知音。
《艺蘅馆词选》麦孟毕云:时事日非,无可与语,感喟遥深。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抒羁旅之感,上下片作法皆是即景生情。上片由闻入
情,下片由见入情,文笔宛妙。时近清明,闻翠禽已消魂,而黄昏清歌更不堪闻。
“欲共”两句,自为呼应,韵致最胜。
“念楚乡”三句,揭出旅况。换头宕开,实写眼前所见之青山残照。湘水湘云,境
既空阔,情亦凄悲。“天长”两句,叹相见无期。“谁与温存”与“甚时重见”两
问,有浅深之别。末句,总申愁情,与白石之“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结
句相同。刘辰翁宝鼎现春月①
红妆春骑②,踏月影竿旗穿市③。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④。萧声断
、约彩鸾⑤归去,未怕金吾⑥呵醉。甚辇路、喧阗⑦且止,听得念奴⑧歌起。父
老犹记宣和⑨事,抱铜仙CD、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CE多丽。?漾明光连邸第CF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CG。月浸葡萄CH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CI,空见说、三千乐指CJ。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
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CK。便当日亲见霓裳CL,天上人间梦里。【作者简介】
刘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考进士时,因廷试
对策忤权臣贾似道,被列入丙等。任濂溪书院山长(主持人)。宋亡,隐居不仕。
有《须溪集》。他生当宋亡之时,痛悼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词多悲咽凄苦,不胜
怨愤;也流露出词人深挚的故国之思,黍离之悲。是遗民词中之优秀作品。
【注释】①春月:元宵节。②春骑:指游春的车马。
③竿旗:竿上所挂的旗。穿市:穿过市中街道。
④习习:本指微风,习习香尘是指尘土飞扬。莲步:女子的行步足迹。
⑤彩鸾:这里指游春女子。⑥金吾:官名,掌管京城的守卫防务。
⑦甚:为什么。辇路:皇帝车马经过的道路。喧阗:人声喧闹。
⑧念奴:唐玄宗天宝年间名妓,善歌。这里借指歌女。⑨宣和:宋徽宗年号。
CD铜仙:即金铜仙人。这里借指亡国恨。
CE沙河:即沙河塘,在钱塘南五里。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说:
“沙河,宋时居民甚盛,碧瓦红檐,歌管不绝。”多丽:形容沙河的繁华。
CF?漾:即汪洋,形容水势很大。?漾光明:指明亮的灯光反映在水面上闪烁不
停。邸第:富贵之家的住宅。
CG“帘影”两句:是说帘影投在水上,波平则凝止不动,波动时随着闪闪发光的水
面形成各种涟漪。CH葡萄:形容水的颜色深碧如葡萄。
CI竹马儿童:指出生于宋亡后的儿童。竹马:以竹杖当马。
CJ三千乐指:三百人的乐队。指,用来计算人数(每人有十指)。
CK拥髻:表示愁苦。《飞燕外传?伶玄自叙》:“通德(伶玄妾)占袖顾视烛影,
以手拥髻,凄然泪下,不胜其悲。”鲛珠:泪下如珍珠。
CL霓裳:即唐代名曲《霓裳羽衣曲》。借以指宋代的歌舞。【评解】
此词作于元大德元年(1297),距宋亡已20年,表达了作者悲恸祖国恢复无望的凄
苦情怀。全词共分三叠。上片述当日元夕之盛。红妆春骑,千旗穿市,踏月花影,
游人众多。
而琼楼入云,歌舞连宵,写尽当日盛况。中片写父老记忆中之宣和旧事。朱邸豪华
,沙河多丽,散红成绮,灯月交辉。下片写眼前之冷落悲凉。回忆旧游,往事如烟
。灯前忆想,黯然神伤。通篇凄凉哀婉,真挚感人。【集评】
张孟浩《历代诗余引》:刘辰翁作《宝鼎现》词,时为大德元年,自题曰丁酉元夕
,亦义熙旧人,只书甲子之意,其词有云:“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
。”又云:“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又云:“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
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反反覆覆,字字悲咽,真孤竹、彭泽之流
。杨慎《词品》:词意凄婉,与《麦秀》歌何殊?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通篇炼金错采,绚丽极矣;而一二今昔之感处,尤觉韵味
深长。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刘在宋末隐遁不仕,此为感旧之作。
上段先述元夕之盛,中段从父老眼中曾见宣和往事,朱邸豪华,铜街士女,只赢得
铜仙对泣,已极伤怀。下阕言大好春色而畏逢春色,有怀莫诉,归向绿窗人灯前掩
泪,尤为凄黯。余早岁曾见东华灯市火树银花之盛,五十年来桑海迁流,亦若刘须
溪之“梦里霓裳”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铺写当年月夜游赏之乐,而一二字句钩勒今情,即觉
兴衰迥异,凄动心目。第一片,极写当年游人之众、楼台之丽与歌舞之盛。第二片
,更记当年灯月交辉之美。第三片,回忆旧游,恍如一梦,灯前想象,不频泪堕。
永遇乐余自己亥上元①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
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②,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③不及,
而悲苦过之。
璧月④初晴,黛云⑤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⑥,湖堤倦暖⑦,前度遽如许⑧。
香尘暗陌⑨,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CD,满城似愁风雨。宣
和CE旧日,临安南渡,芳景CF犹自如故。缃帙CG流离,风鬟三五CH,能赋词最苦。
江南无路CI,?州今夜CJ,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无寐,满村社鼓CK。
【注释】
①己亥:即宋恭帝德?元年(1275),宋亡前一年。上元:即元宵节。
②依其声:按照李清照原词的声律填词。③辞情:指文辞情采。
④璧月:圆月。璧:圆形的玉。⑤黛云:青绿色的云。
⑥禁苑:皇家园林。娇寒:轻寒。⑦倦暖:暖和得使人思睡。
⑧前度:暗用刘禹锡《重游玄都观》“前度刘郎今又来”诗意。遽:忽然。
⑨香尘暗陌:尘雾遮暗了街道,指车马众多。
CD断烟:炊烟断,是指京城里居民很少。禁夜:禁止夜行。
CE宣和:宋徽宗年号。CF芳景:风景。
CG缃帙(zhì):浅黄色书套。这里指书籍。
CH风鬟三五:李清照《永遇乐》词中:“风鬟雾鬓。”三五:正月十五,即元宵
节。CI江南无路:指写本词时宋亡已久,江南一带都陷入敌手。
CJ?州:杜甫《月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作者此时亦离家在外,
故借杜甫思念?州的妻子来说明自己的心情。
CK?:灯。社鼓:节日祭神的鼓声。【评解】
本词作者在宋亡前一年,曾因诵李清照怀念京洛旧事的《永遇乐》词,而为之涕下
。
三年之后,每听到李清照的这首词,便触动自己的亡国之痛。本词从回忆临安盛时
来反衬目前国亡家破的心情。上片回忆临安盛时,香暗尘陌、华灯明昼的情景,面
对眼前“断烟禁夜”的境况,不胜今昔之感。下片从李清照《永遇乐》词对宣和旧
事的怀念,写到南宋亡后的无限感慨。全词感情真挚,凄伤哀怨。
兰陵王丙子①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②。依依甚意绪。漫
忆海门飞絮③。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④。春去。谁最苦。但箭雁
⑤沉边,梁燕无主⑥。杜鹃声里长门⑦暮。想玉树凋土⑧,泪盘如露⑨。咸阳送客
CD屡回顾。
斜日未能度。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CE,庾信愁赋CF。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
游故国CG,花记前度CH。人生流落,顾孺子CI共夜语。【注释】
①丙子:即宋恭帝德?二年(1276)。
②风沙:比喻敌人。南浦:泛指送别之地。这里借指江南水乡。
③海门飞絮:指南下的幼帝。海门:海边。
④斗转:北斗转则春回。试灯:正月十五灯节前预赏灯节。
⑤箭雁:被箭射中受伤的雁。这句指被俘虏的南宋君臣。
⑥梁燕:梁上寻觅旧巢的燕子。这句指留在临安等地散落无主的士大夫。
⑦长门:汉武帝时,陈皇后贬居的冷宫。这里借指宋亡后临安的宫殿。
⑧玉树凋土:《晋书?庾亮传》:“亮将葬,何充(会之)叹曰:
‘埋玉树于土中,使人情何能已’!”这里是指那些为国牺牲的人。
⑨泪盘如露:指汉武帝在建章宫前造神明台,上有铜人手托盛露铜盘。魏明帝命人
把铜人从长安搬到洛阳,在拆卸时据说铜人眼中流下泪来。这里以铜人泪滴露盘表
示亡国之痛。
CD咸阳送客:李贺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
老。”这里借以说明被俘人员的故国之思。
CE江令:江淹。他曾被黜任建安吴兴令。见《梁书?江淹传》。他著有《别赋》。
CF庾信:梁朝庾信出使北周,被留在北方不回,著有《愁赋》。这两句是说南宋士
大夫被俘北上,满怀离愁别恨。
CG神游故国:被俘北上的人不可能南归,对故国的繁华只能神游而已。
CH花记前度:唐刘禹锡于宪宗元和年间从贬所被召回长安,因游玄都观赏桃花作诗
,被执政者认为意有怨刺而又把他远贬。刘于14年后又回长安重游旧地,作《重游
玄都观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
又来。”这句是指离散各地的人,回到沦陷之后的临安,见昔日如花美景已荡然无
存,不禁目击心伤。
CI孺子:指作者的儿子。以上三句是说因故国沦亡而流落山中,只能和儿子夜语,
共诉胸中哀痛之情。【评解】
宋恭帝德?二年三月,临安被元军攻破,恭帝及太后等被俘往北方。本词作于暮春
,以送春为题,暗抒亡国之恨。全词共三叠,均从“春去”开头。上片写人间无路
,春将何归,风沙南浦,海门飞絮。故国陷落,幼帝飘海,前途难料。中片写春去
之后,谁最凄苦,暗指南宋君臣被俘,去国离乡,无限伤凄。下片问春去后,能否
再来,暗示恭帝被虏,不得南归,南宋恢复无望。作者神游故都,空忆繁华,不胜
天涯流落之感。【集评】
卓人月《词统》:“送春去”二句悲绝,“春去谁最苦”四句凄清,何减夜猿;第
三叠悠扬悱恻,即以为《小雅》、《楚骚》可也。
张宗?《词林纪事》:按樊榭论词作句,“‘送春’苦调刘须溪”信然。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题是送春,词是悲宋,曲折说来,有多少眼泪。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虽以“送春”标题,每段首句皆以春去作起笔,而
其下则鸦过荒城,风沙迷目,不仅灯火阑珊之感。次段“杜鹃”句以下,长门日暮
,悲玉树之凋残;后段“苏堤”句以下,故国神游,忆花枝于前度,其思乡恋阙,
抚事怀人,百愁并集,不独“送春”也。清真倚此调,其次段、后段,皆在中权笔
有顿挫。此作亦在中枢以“杜鹃”、“苏堤”句作换转之笔,乃句意并到之作。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题作送春,实寓亡国之痛。三片皆重笔发端振起,以
下曲折述怀,哀感弥深。“秋千外”三句,承“无路”,写出一片凄迷景色。“依
依”句,顿宕。“漫忆”数句,大笔驰骤,叹当年之繁华已无觅处。第二片,历数
春之燕与杜鹃,以衬人之伤春。第三片,叹故国好春,空余神游。末言人生流落之
可哀。周密花犯水仙花楚江湄①,湘娥②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
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漫记得、汉宫仙掌③,亭
亭明月底。冰丝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④风
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静,沉烟熏翠被。
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作者简介】
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弁阳啸翁、萧斋、四水潜夫,济南(今属山东)人。曾
担任过义乌县令。宋亡后,不肯出来做官,寓居杭州。诗、词、书、画均有较深造
诣,生平著述甚多,有《蜡屐集》、《齐东野语》、《癸辛杂识》、《浩然斋雅谈
》、《弁阳客谈》、《武林旧事》、《澄怀录》《云烟过眼录》等书。他的词,风
格和吴文英(梦窗)相近,在文学史上并称“二窗”。他编选的《绝妙好词》,选
录南宋词385首对后人有较大的影响。【注释】①湄:岸边。
②湘娥:湘妃,喻水仙花。
③汉宫仙掌:汉武帝作柏梁、铜柱、承露仙人掌之属,见《汉书?郊祀志》。
④国香:兰为国香,此谓水仙为国香。【评解】
这首咏花词,咏物抒怀。上片写花之丰神姿容。犹如湘娥再见,无言洒泪,春意淡
然。空倚东风,芳思谁奇!下片抒写诗人惜花心情。天香国色,花无人赏,实令骚
人深恨。惟有自己与花相共,结为岁寒伴侣。全词亦花亦人,委婉含蓄。
情意缠绵,饶有韵致。【集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草窗长于赋物,然惟此及琼花二阕,一意盘旋,毫无渣滓。
他人纵极工巧,不免就题寻典,就典趁韵,就韵成句,堕落苦海矣。特拈出之,以
为南宋诸公针砭。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上片写花,下片写人惜花,轻灵宛转,韵致胜绝。起
写花之姿容,继写花之内情,后写花之丰神。换头以下,惜花无人赋,花无人赏。
“相将共”以下,拍到己身。上是花伴人,下是人赏花,将人与花写得缱绻缠绵,
令人玩味不尽。玉京秋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烟水阔,高林
弄残照,晚蜩①凄切。碧砧度韵,银床②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③
。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虫能说。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④。翠扇恩
疏⑤,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寄西
楼淡月。【注释】①蜩(tiáo):蝉。②银床:井阑如银,因称银床。
③秋雪:指芦花。
④琼壶暗缺:晋王敦酒后,咏魏武乐府:“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见《世说新语》)。
⑤翠扇恩疏:班婕好《怨诗行》有“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评解】
此词抒写清秋感怀。上片通过写景,微抒别恨。高林残照,晚蜩凄切。一襟幽怨,
砌虫诉说。下片抒情,将别恨层层深入。客思怯吟,怨歌悠长,翠扇恩疏,红衣香
褪。时光如流,前事消歇,令人不胜怅恨。全词凄婉含蓄,曲折有致。【集评】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此词精金百炼,既雄秀,又婉雅,几欲空绝古今,“暗”
字,其恨在骨。
谭献《谭评词辨》:南渡词境湘处,往往出于清真。“玉骨”二句,髀肉之叹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感秋而赋。起点晚景,次写夜景。
“叹轻别”三句,入别恨。下片,承别恨层层深入。“客思”两句,恨客居之无俚
。
“翠扇”两句,恨前事之消歇。“玉骨”两句,恨时光之迅速。末揭出凄寂之感。
四字令拟《花间》
眉消睡黄,春凝泪妆。玉屏①水?微香。听蜂儿打窗。筝②尘半床,绡痕半方。愁
心欲诉垂杨,奈飞红③正忙。【注释】①玉屏:玉饰屏风。②筝:古乐器。
③飞红:这里指落花。【评解】
此词“拟《花间》”,极为神似。上片写愁人心绪。玉屏香暖,蜂儿打窗,眼前春
色,乱人心绪。下片着意写愁。垂杨落花,飘零风雨,愁绪满怀,为谁低诉!全词
缠绵哀怨,含情无限。【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蜂儿打窗与春色恼人、莺啼惊梦,皆在幽静境中扰
乱愁人心绪。下阕写愁,用两半字,便觉含情无限。
“垂杨”二句飘零风雨,自顾不遑,何暇听人之低鬟诉怨耶!此词神似《花间》。
张炎解连环孤雁
楚①江空晚。怅离群万里,?然②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③,正沙净草枯,水平
天远。写不成书④,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⑤误了,残毡拥雪⑥,故人心眼。
谁怜旅程荏苒⑦。漫长门夜悄,?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
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⑧。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作者简介】
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居陕西凤翔,寓居临安。宋亡后,张炎飘泊
流荡,曾经到大都(今北京市)谋求官职,失意而归。
有《山中白云词》留传后世,存词三百余首,其中有些寄寓着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身
世的感慨。他还著有论词的专著《词源》,对后界词人有一定影响。【注释】
①楚:泛指南方。②?(huǎng)然:惆怅失意的样子。
③欲下寒塘:受惊离群成为孤雁,欲飞下寒塘又顾影而自伤孤单。
唐崔涂《孤雁》诗:“暮雨相呼疾,寒塘欲下迟。”
④写不成书:雁群在飞行时,常排列成行,队行如字。孤雁在天上只有一点,排不
成字,而只能带回来一点相思之意。⑤因循:拖延。
⑥残毡拥雪:指汉苏武被匈奴所拘的故事。⑦荏苒:展转。指时光流逝。
⑧怕蓦(mò)地:倘忽然。玉关:玉门关。【评解】
这首词,通过描写离群孤雁,抒发羁旅之愁,飘泊之怨。
字里行间,蕴含着国破家亡的哀思。上片写孤雁离群失侣的孤凄之感与相思之情。
下片将人与雁的羁旅哀怨之情,一并写出。词中无一字直说题面,却又处处与题意
相绾合。喻意贴切,曲折有致。张炎词,原以咏物称著词坛,更因此词而获“张孤
雁”之雅称。全词文笔婉曲,工致入化,情思绵邈,深挚感人。【集评】
许昂霄《词综偶评》:“暮雨相呼疾,寒塘欲下迟。”唐崔涂《孤雁》诗也。
谭献《谭评词辨》:起是侧入而气伤于?。“写不成书”二句,若?李之有指痕;
“想伴侣”二句,清空如话;“暮雨”二句,若浪花之圆蹴,颇近自然。
继昌《左庵词话》:“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沈昆词:“奈一绳雁影,斜
飞点点,又成心字。”周星誉词:“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三词
咏雁字名目巧思,皆不落恒蹊。
孔行素《至正直记》:钱塘张叔夏……尝赋《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
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孤雁》与《春水》词皆玉田少年擅名之作,晚年
无此精湛矣。孔行素称玉田以此词得名,人以“张孤雁”称之。“写不成书”二句
写“孤”字入妙,即怀人之作,亦极缠绵幽渺之思,况咏孤雁,入雁双关,允推绝
唱。下阕“伴侣”以下数语替孤雁着想,沙岸芦花,念其故侣,空际传情,不让唐
人“暮雨相呼疾,寒塘欲下迟”之句。借喻人事,亦停云之谊,故剑之思也。结句
以双燕相形,别饶风致,且自喻贞操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咏孤雁。“楚江”两句,写雁飞之处。
“自顾影”三句,写雁落之处。“离群”、“顾影”,皆切孤雁。“写不”两句,
言雁寄相思,写出孤雁之神态。“料因循”两句,用苏武雁足系书事,写出人望雁
之切。
换头,言雁声之悲。“想伴侣”三句,悬想伴侣之望己。“暮雨”两句,言己之望
伴侣。末以双燕衬出孤雁之心迹。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①,平波卷絮②,断桥③斜日归船。能几番游,看风又是明年。东风且伴
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更凄然。万绿西泠④,一抹荒烟。当年燕子知何处
,但苔深韦曲⑤,草暗斜川⑥。见说⑦新愁,如今也到鸥边⑧。无心再续笙歌楚,
掩重门、浅醉闲眠。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注释】
①接叶巢莺:莺儿将巢筑在密集的叶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