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浮浮沉沉的大学时代 第一节
作者:木公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381

第十三章浮浮沉沉的大学时代

又花了四十元才从学校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其实拿通知书根本不需要钱,所谓的“保管费”不过是他们剥削我们的借口,反正他们只能这么剥削一次,就当是可怜、可怜他们那无耻生命的“怜悯费”吧。

吃过“学酒”,所谓的学酒就是庆祝录取的喜筵,亲朋好友团聚在一起热闹、热闹一下,主人家会收到宾客的彩、贺礼;在鞭炮声、亲戚们的祝福语中,告别了熟识二十年的故乡,当时我的眼睛红乎乎的,有的人还以为我舍不得离开家人,其实是得到流行的红眼病。由于路程遥远,加上是第一次出远门,家人不放心,我在我二姐夫的陪同下踏上“漫长”、“曲折”的“求学之路”。

第一节心神不定的大一

那个时侯不知道提前买火车票这么一回事,更不知道是买哪一车次的票,在衡阳火车站的学生窗口里,买到开往成都的唯一直通车次K192每天唯一一趟的无座车票。由于前面排队购票时,手持的录取通知书被同校的一位耒阳的新生看到,决定结伴而行,还好他提前买到了硬座坐票。对于录取的专业及学校的调档线都搞不清楚,互相询问之下,知道他的专业是测绘工程,当我了解到学校的调档线是580分时,心里就有一丝不快之感,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应该不怎么行。等到晚上十点从广州始发过来的火车,经过激烈的冲刺爬上新识同学的车厢,放好行李之后才发现车厢里到处都是人,每个座位上都有自己的主人,中间的小过道也三三两两地站满了人。挤坐在同学座位的小角上,耳闻另一个座位上的女生也是我们学校的新生,听她讲今年衡阳地区很多五百八、九十多分的考生都报了西南交通大学。在一段闲聊过后,开始打起瞌睡来,不少时侯发现自己差一点从那么一丁点的座位上掉下来。几个钟点过后,我二姐夫叫我过去坐人家到站后空置下来的座位,坐在上面感觉舒服多了。

熬过三十五个小时,终于到达成都。出了车站,呼吸到新鲜空气,在车站广场坐上学校迎接新生的专车,穿过人字形南校门,进入梦寐以久的大学校园。下了车,按照路标,从水池、交大之声、教学楼、图书馆、操场、宿舍楼旁飘过,来到新生接待处,填了一些表格,交了住宿费,领到寝室钥匙,上了楼,找到宿舍,放置好自己带来的东西,认识新室友李?得、王文得,得知在体育馆里面交其他所有的费用、办相关手续。但我的钱是通过工商银行寄过来的,忘记了带相片,还好没忘带底片,跑到南门旁工商银行一问,钱不是寄在这儿,而是在西门外面的一家,看到照相的,才发现忘了把底片带在身上,我姐夫要我一个人到寝室里去拿来冲洗。刚开始进校确实没有方向感,而且感觉校园挺大的,在镜湖转了一个大圆圈,回到了起点。两人重新回到寝室,碰到最后一个室友李瑞得,拿到底片,交给做生意的,说明天早上才可以取得相片,经过不断的问路,找到西门外的工商银行,取到钱。天已经黑了下来,到校内食堂通过给人家等量数额的钱,刷过卡吃到米饭,不知道是胃口不好还是劳累,感觉在食堂的第一餐是如此的难以进口。口干燥燥的,恨不得马上喝到水、粥之类的东西,一询问才知已经没稀饭了,我见到另一边有饮料管,准备去接时,被告知不是免费的,而且只有通过刷卡才能购买。

在校内超市买必需品时,发现自己一直在说家乡话,洗过澡,两人共床睡了一晚。第二早上取到照片,在李?得同学的带领下,到詹天佑体育馆内办好一切手续,每年的学费是4200元,住宿费是1200块,就是每年纯交给学校的,其他费用在大一第一学期基本上付清了。当时我算了一下,把学费、住宿费、生活用品、保险、医疗费等一切费用加在一起是七千多元,之后再来到校医院进行了体验,医生为快痊愈的红眼病开了药,送走我二姐夫,开始了真正的大学生活,他前面在家讲准备到重庆找朋友介绍工作,兼送我到校。

在师生见面会上,第一次知道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大概是研究室内环境的,主要方向是空调,专业名称取得太绝了,少写了一个“内”字,应该是建筑内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老师叫第一志愿填报此专业的学生举手时,班上只有可怜的一只手,和室友们的交谈得知他们也都选了专业服从,从而被调配到此专业的。当时的感觉是读这个专业,将来肯定是没什么出息的,打定主意给家里挂电话,回去重新开始。

三天两头给父母打电话,说要回去再一次的复读,争取考更好的学校,询问了高年级的老乡之后,更加确信此专业是如此之烂,恨不得立刻回家,爸妈一万个不同意,说什么出来就不应该回去,太丢人了,再考的话也不一定考得更好,浪费一年是一年等等。他们叫我先读着,再想办法转到其他专业,可转专业需要很多的钱,还要有特别的关系才行,甚至威胁我回去,就不允许再读了,跟着他们干农活。我们县同来的一位新生谭益得在体验时发现肺有点问题,需要休学一年,我就向辅导员江Te(Teacher的简称,后面的相同)谎称自己不适应四川的风味,什么东西都放辣椒,吃得我拉肚子、下血丝,需要回家休养一年。他反议道,你可以吃不辣的啊,我说不辣的吃不下去,味道怪怪的。一位女老乡看到此情况,觉得我和谭老乡两个人的情形互调就好了,想回家的学校同意休学一年,不想回家的继续在校学习,她也劝我不要回去,年龄越读越大不太好。送走谭老乡之后,在父母一味的劝说、自己的不断反思下,还是坚持留下来,毕竟早毕业一年是一年,爸妈的年龄、收入、身体等情况都不容忽视,打算好好努力一把,争取将来多修另外一个好的专业,可对于将来的事情,谁又能够完全料定得到呢?

大一的课程是学校安排的,加上我们刚进校也不知道怎么选课,开设的很多课程都是早上的第一讲,可能是成都的下半年天亮得迟,也可能是当时大家都没买闹钟,更可能是自己也不怎么重视,反正很多的第一讲要么迟到,要么缺到了第一节,一讲课一般是由二节课组成,少数是三节课,一周一节开满16周算一个学分。到后来发现缺席也没多大厉害关系时,就更为所欲为,干脆睡懒觉,不去上第一讲,渐渐地,第二讲、……、第N讲也不去上了。

不去上课时,有时是在寝室睡觉,有时是在学校四周转一转,有时在报刊栏看报纸,有时……甚至去买足球彩票,“认认真真”地研究,每期小心地购买一、两注,希望能够中大奖,到时做自己想干的事情。可能是因为自己太重感情,喜欢的球队总是猜不中,更多的是由于资料不足,信息不够充分、及时,纯属瞎猜,再加上是单注,不是复式,想中奖简直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闭门造车”……一点机会也没有说得也不为过,人家机选的概率也比我大,因为人家是随意的,而我是刻意的,这也验证了“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说法。在买了十几期,损失了三、四十元,连最低的二等奖都没中过一次后,就停止了这种疯狂的行为、荒唐的想法,把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事件上面。

图书馆,又成为我的“精神乐园”,除了星期二、四下午及礼拜日全天不能进馆借书外,每次我把借阅到的书一看完就马上还了接着借另一本,可惜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太烂、差劲,藏的书不但少,而且都是“垃圾”,工科类的书多、杂、劣,文史类的少、缺、差,甚至规定文学类的书每一次只能限借一本,其他的一次允许借六或七本,也就是说你手上每次最多拥有七本书。看到稍微引起自己好奇心的书就把它们搬走,有时躺在被窝里看,有时在课堂上看,有时在空闲教室里阅读,有时……

不知道是自己的眼光越来越高,还是这些大学老师的水平真的是这么低,或者是自己对所学的不感兴趣,感觉给自己上课老师的教学方法太糟糕了,好像都是在把教材从头到尾对同学读一遍似的,有的老师连课本上的例题在讲台上面都讲不清楚,很多的老师带着四川的方言、口音给大家教学。反正没有什么老师的课引起我的兴趣,自己要么没去,要么在下面自学,要么在看借来的书,要么在睡觉,要么……

当时也不怎么了解大学里的考试,及在最终成绩里面平时成绩也占了三、四成,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作业、回答问题的次数等,有的老师教学水平确实不太行,但在这方面还是特别的厉害,经常上课点学生的名,有些甚至威胁出勤率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不来参加考试,因为他们这门“挂”定了,即肯定不及格。听说某些学校规定老师课堂上不允许点学生的到,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自学环境,不必担心自己缺席在成绩方面的影响,真羡慕读这些学校的学生。

第一学期期末阶段,也没怎么认真复习,考试时发挥也不太理想,经常忘记好多公式、基本常识等,主要原因是对那些不太熟悉,再加上平时表现也不“光彩”,最后挂了四科,累计有十四个学分没有通过。学校的规定是一学期累计十个学分没有通过要发退学警告,一学期及其以上的学期累计十五个学分要发两个警告,累计二十三个学分发三个这时就是作退学处理,当然是第二学期才把它们寄到家里,因此当年在家也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好年。

其实大学的考试很好过,只要你平时表现得好些,考得差些也没关系,老师会根据你的平时成绩放过你的,因为还有那些既没平时成绩,考试又考得糟糕的同学帮你顶着呢!如果你不喜欢坚持平时的好表现,那么你只有靠自己的实力,在平时自学认真点,在考试期间专心地复习,你也能通过这些“鬼门关”的,因为大学的考试很简单,很多老师出的试题甚至是课堂作业、书后练习、书中例题等。在已经知道自己有四门学课、十四个学分没通过,正值最后一场《线性代数B》的考试前夕,那天傍晚开始我就一个人在寝室里把教材从头至尾认真地阅读一下,当然考前我也自学完了该教程,第二天的考试感觉题目非常的简单,提前交了卷,出了考场,最后得了76分,自我感觉考试成绩还不止这个分数,可能平时成绩差了一些。

大学的体育开设在大一、大二,每一学期每一周都有两节,但学分却算作一个,在第一节体育课上经过几个测试,把成绩不等的分成几个档次,把不同档次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上,我是最差的一档,我们那个班上的男、女生都一样,如果按在各项运动的真实考试情况来算合格与否的话,恐怕这个班上的一个都及不了格。我们每次课上,先跑跑步、做做操,再就是打打排球、篮球,考试时敷衍一下就过去了。只要每周坚持去上课,老师肯定不会抓你的。

和老乡们一起回家过年,过完之后一同回到学校,经常是和同年级的龙平得老乡坐同一列火车,在漫长的三十五个小时里和他们打扑克消磨时间。回家时还算好,因为成都是始发站,而且火车北站就离我们学校不远,硬座坐票肯定是买得到的。每次回校就成了痛苦不堪的经历,衡阳是中转站,每一列所留的坐票不过那么二、三十张,提前十天左右可能买得到,春节时肯定是买不到的,我也从来没提前去购买过,一般是当天走,当天买到票,在拥挤的火车里站上十来个小时后可能会“捡”到一个别人已经到目的地的座位,感觉那十多个钟点非常的难熬,有的时侯幸运没降临,只好一直站到成都。我们会在夜深,没过往的餐车、货车时,垫上一张报纸、一本书,蹲坐在上面,小睡一下,或者“霸”占列车开门的地方,到乘务员那儿用身份证押一条活动小凳,但在火车每次到站时需要起身让门,现在居然没这种“优惠政策”――那次我去成都,向乘务员借凳时,他们说不时兴这个,可怜我们的旅途。总之,每次回校之程我们都感到特别的累――心和身体,没钱的感觉就是这样的,现在想起来我们也是不容易啊,来来往往,坐了四年十六趟中八次的“地狱之途”。

第二学期到校后辅导员要求学生自己签名之后再给家里发退学警告通知时,又萌生回家重考的念头,打了几次电话回去,甚至写了一封一直未发出的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俩老人家好!

自从去年以来一直没有勇气提笔给您们写这样一封信,

自从来到这个学校以后,我就觉得很不自在,我就一直梦想着回去,回去复读,回去一切重新开始,

但我不敢这样做,不敢这样对您们说。

今天我终于敢鼓起勇气给您们写这样的一封信,

今天我终于敢鼓起勇气对您们说这样的话,

今天我终于决定回去,重新开始。

当您们看到这封信时,我已踏上了回家的列车。

我这一生觉得特别地对不起您们俩老人家、两位姐姐、姐夫以及所有亲人和关心我成长的人,尤其是您们俩位。

爸妈养了我二十多年,为我吃过这么多的苦、受过这么多的累、出了这么多的汗、遭了这么多的罪,还有两位姐姐也为我付出了不少,想起这些,我就感到万分的羞愧,就觉得无地自容。我发觉我自己不是人:人家生孩子,孩子为爹娘争了那么多的光和面,而我却丢尽了家里人的脸――升高中差了那么十分,考大学第一次考了个一般本科,第二次进了这么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学校,而人家一下子就考上了重点高中、一眨眼就成了名牌大学的一员。想起这些我就万念俱灰,有时侯我真想一了百了,可是我不能这样做:爸妈为我辛苦了这么一大半辈子、姐姐也为我付出了自己美好的时光!

难道我就是这么一个不争气的人吗?难道我真的不能为家人争一丁点光吗?难道我就是这么一个没有用的人吗?难道我真的不能出人头地吗?难道我……

说句实在话、心里话,我前两年真的没有哪一天真真确确、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读过一天书,每天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踢足球或者在玩耍,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我就觉得万分的羞愧,恨不得地下立马生出一个大窟窿,自己一头钻进去。

而到了这个学校后,我还是“狗改不了吃屎”,觉得这个专业差、没潜力、没前途,学习一直没什么动力,整天这里玩玩,那里耍耍,就这样把上一学期混过来了,根本没有学什么东西进入脑袋,考试的时侯也没怎么努力,就这样过完了去年,加上大学又比较开放、自由,老师也不太严管学生,所以自己就更加“厉害”、更加不知羞耻。

我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的前途可能也会被自己这样地挥霍而毁灭掉,自己的未来可能是一片黑暗,自己的明天可能是布满荆棘,自己的……

其实这个学校并不差,这个专业就以后的发展来看也不错,但相对那些最著名的大学、最热门的专业来说,就相差一大截、十万八千里。

现在外面的公司、企业都特别看重你的文凭、你的专业,如果你是著名大学的学子,毕业出来后,一来进那些最有名的厂很容易,二来工资也高得很,三来以后的前途美妙得很。

与其读这么一个不好不坏的学校,再怎么努力、再怎么勤奋、再怎么出色、再怎么优秀,毕业后几年不如人家一年,很辛苦、很努力地工作不如人家轻轻松松地工作;与其读一个这么样的学校,毕业后每月拿一千多、两千块的工资不如人家读最著名的大学,毕业后每月拿四、五千元的月薪;所以我决定回去重新去考一个最著名的大学。

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我这个人不太想就这么样一直读下去:读完大学,接着读硕士、博士、博士后、出国留学等等。如果这样读下去,我觉得自己会发疯,我想早一点找到一个轻松的工作,唯一的办法就是进一个最著名的大学。

我知道回去复读会更加地丢尽您们的脸面,会使您们愈加的难堪,会让您们越来越雪上加霜,但我又不得不这样做,我祈求爸妈:希望您们允许我这么做,请您们不要把别人的闲言闲语放在心头,请您们把心胸放得宽阔一点,请您们不要过度伤心,请您们当作没有我这个不孝的儿子一样,请您们忘记我这样一个十分不孝的孩子,请您们……

“父母养成身,自己立成志。”我现在有二十多岁,我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我已经知道该做什么,该怎么样做了。我现在身上有一千五百块钱,我要用这一千五百块来赌我自己的命运,我就不相信自己就是现在这样的一个命运,我就不甘心现在这么的一个命运,我不相信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安排的。我决定从今天起,重新开始做一个崭新的自我,重新从零开始做起。就算爸妈死都不肯答应我这样做,我也顾不了这么多,我现在已是一个成年人,我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也知道将来的样子会是什么样。如果真的考不起,那就真是我的命太苦,那就真是天意如此,到时我不会埋怨任何一个人,只责怪我自己。人生在世只求自己心安理得,一个人做某件事成功与否都没有多大关系,最关键是只要自己做这件事时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就足够了。但我以前从没有尽过自己的最大努力,所以我特别地不甘心。

爸妈就算您们不原谅我,就算世上所有人不理解我,我也决定要这样做,只有这么做了,我就无怨无悔,否则我将内疚一辈子。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大赌场,有各种各样的赌局,现在就是最关键的那把赌局需要做出自己选择的时侯,我决定要大赌一把,就算赌输了也终生无憾,总比那些没有勇气去赌的人要好得多。

其实我这个人,我自己最清楚,凭我的脑袋进那些最著名的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关键是我自己就是不太努力、不怎么勤奋。如果当初我努力学习的话,我早已进了那些学校。我相信只要我下定决心去干哪件事,那件事没有不成功的。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有某个能力而不去用,简直是人生的最大悲哀。

我敢向您们保证:今年我一定会考上名牌大学,请相信您们不孝的孩儿。

如果真的的万分不幸,那我只有认命、只好自认倒霉,从此再不读书、再不想这些事情。

爸妈,请原谅我,原谅我这个十分不孝的孩子!请忘记我,忘记我这个万分不敬的孩儿!现在木已成舟,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就算前面千难万险,只有猛冲过去!冲过最黑暗的时段,前面就是黎明,跨过艰难万分的羊肠小道,面前就是宽阔的阳光大道!

爸妈,请祝福您们的儿子吧,

请千万千万不要过度伤心,

请忘记我这个十分、万分不孝的孩儿!

祝爸妈身体健康!

不孝孩儿

2003.2.17/18

现在来看此信,觉得写得勉勉强强,其中有些观点说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些说法夸大其实,甚至有的**很偏颇、是错误的,当时很多的想法与现在的确实完全相反,还好没有实际地采取相应的行动,否则后果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父母的劝说,再加上收到家里的来信,信是我妈妈托我小舅舅写给我的,他在信中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劝诫我不要看不起现在的专业,要努力学习等话,当然也不是这一封信就改变了我的主意,很多的因素夹在一起,就这样把那个念头渐渐地忘却,决定认真地上一学期课,将来争取辅修另一个专业。

第二学期是我们自己开始选课,把以前看不惯的老师全部不作考虑的对象,宁愿选择教其他专业学生相关课程的老师,而且学校当时规定重修没过的学科时,需要交重修费,一个学分是30元,我重修了10个学分,每天按时去上课,老师在上面讲,自己在下面自学和做课后的题目,课堂作业也准时交上去。期末时,也认真地复习知识,每门考试都通过,成绩还算不错,最后获得学院的三等综合奖学金,才250元,比起我付出的300元还少50块。最滑稽的是,学校在下一学期的开始就取消了收重修费的制度,好像是某个大学的学生向教育部反映了此情况,他们觉得不妥,因此下达文件每个学校不准再向学生收此类费用,但后来学校在下一届的学生身上似乎又兴行起来,而我们这一届就只那么的一次,刚巧被自己狠狠地“撞”上去。

简评大一的课程、考试、授课老师的印象: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B―44分―柳Te―3学分:估计平时成绩抓得特别的严,考完时感觉不错,没想到是这个分数,只记得是经常在课堂上坐在教室后面看作业的女老师,教学水平一般般;

计算机应用基础A―44分―刘Te―2学分:说句实在当时对电脑根本不懂,上机制网页确定是不行的,笔试成绩应该可以,男老师,教学水平一般般;

线性代数B―76分―杨Te―3学分:一个晚上解决了,平时也学习了不少,在讲台上时常抓头发的男老师,教学水平一般般;

高等数学Ⅰ―52分―杨Te―5学分:考试前没复习好,题目确实比较简单,但没平时成绩只好这样了,同线数里的评价一样,即同一个老师;

工程化学B―67分―宋Te―2学分:考试时迟到但把书本带了进去,自己倒没偷看,同学拿过去,考了八、九十多分,女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思想概论A―60分―何Te―3学分:这类考试难不倒我,至少能混到及格的样子,女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英语Ⅰ―43分―李Te―4学分:英语就这个水平,加上没平时成绩,女老师,教学水平一般般;

体育Ⅰ―70分―刘Te―1学分:在这个班上体育课比较轻松,坚持去就行,其实体育课的性质就是如此:坚持锻炼,男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B―60分―曾Te―3学分:重修时的表现比以前的好得多,考试时感觉还没上次发挥的好,但平时成绩帮了忙,一个看起来比较年老的女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62分―吴Te―3学分:C++的程序还是看得懂大部分,这门课程有两个老师教,前面是吴Te,女老师,教学水平一般般;后来换成一个男老师,姓什么就忘记了,经验比那个女的厉害一点,教学水平及格;

计算机应用基础A―72分―张Te―2学分:这一次的上机考试比上次好得多,事后倒有点羡慕人家提前把网页制好,考试时直接拷贝过去就行了,好像这个女老师长得比较漂亮又年轻还好说话,即脾气好,比较讨学生的喜欢,教学水平及格;

高等数学Ⅰ―89分―任Te―5学分:考试太简单了,自我感觉有九十多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平时成绩才没突破九十,带着乡音、快退休的男老师,他自述当年一边教书,一边同着自己的学生“比赛”,好像是转业军人还是什么的,自己从来没上过高中、大学,却来教,只好从头学起,教学水平及格;

高等数学Ⅱ―77分―秦Te―5学分:这一册的数学比上册的难多了,但自学得还可以,加上重修的数学一起学反而有点便宜,新的知识很多地方要用到旧的,听他们讲很多都忘记上学期的内容,单薄身材、比较年老的男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大学物理AⅠ―84分―曾Te―4学分:平时只要把单元测试卷交上去就万事大吉,考试比较简单,很多都是单元测试的类似题,中年的男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大学物理实验Ⅰ―68分―实验室的Te―1学分:实验的程序搞得很复杂,既要这又要那的,有些实验比较有趣,考试是无聊之举,既然实验都做了,还要来一个考试?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英语Ⅱ―62分―俞Te―4学分:和其他专业的学生每次上课争后面的位置,前面的位置没多少人坐,搞笑,英语就是这个及格与不及格的水平,感觉这个男老师比较威严,每次课堂上都要默写单词、背诵课文的,做不出来也没多大的关系,教学水平及格;

体育Ⅱ―69分―刘Te―1学分:教体育的老师虽然同姓,但不同人,还好方法一样,玩一玩而已,坚持去就过,好像是学校排球队的教练,自吹经常外去,甚至主哨全国联赛,男老师,教学水平及格。

以下是大一所借阅过的书籍(基本上是按时间的先后来排列的):

《中国重案》、《计算机基础教程上册》、《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讲座》、《大刀王五霍元甲侠义英雄传》上、下集、《奎因现代侦探小说集》四本、《鲁迅传》、《飞狐外传上集》、《梨园宗师―梅兰芳》、《无处藏身》、《世界体育明星录》、《重新出山》、《鹿鼎记第五集》、《岳飞》、《文科计算机教程》、《黑客》、《说岳后传》、《杨家将演义》、《木乃伊七号》、《世纪经典》、《我是迭戈:马拉多纳自传》、《杨乃武与小白菜》上、下集、《火星来客?:诺贝尔奖与犹太人》、《书剑恩仇录下集》、《朱德的非常之路》、《贝多芬:完成生命的意志》、《英烈传》、《爱因斯坦语录》、《赢,输,死》、《白蛇传―英汉对照》、《卓别林》、《AutoCAD平面制图实作(建筑设计)》、《聊斋轶闻录》、《林肯―其人、其文、其事》、《英语幽默小故事》、《新编大学英语学习手册》、《古今中外文学名篇拔萃》等。

其中文史类的书基本上仔细地阅读过,计算机、其他工科类的只是稍微翻一翻,并没有认真地研究,点评一下:侦探小说、名人传记是这一时期的最爱,通过前者可以了解智慧的精细,学习后者中的某些精髓可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地简单、充实。

作者简评:第一次到校的情形,历历在目,很多人对第一次的事情都终身难忘,第一次上学、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失业、第一次生孩子、第一次……从而第一次任何事情都成为当事人既痛苦又快乐的回忆,因此大家都非常地珍惜自己的第一次,总是希望好的一切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可人生之事十之**不如意,这种理想的情况怎么可能一一降诸众人头顶呢。

当然我们要提倡第一次某事时小心、谨慎些、尽量追求完美,但也不要太刻意而为之、太尽善尽美,过得去就行了,知足常乐嘛。说起第一次就涉及到处女、处男的事情,有的人说男的都在乎自己的爱人是不是处女的问题,但对于自己的事情反而打哈哈,因此处女情结在男人的历史上悠久而长远地存在着。的确男人比较在意这个东西,那么女人呢,女的不关心这个事情吗?哪个女人能够忘记自己的第一个男人,甭管她这时是愿意的还是被强迫的,所以说在女生心目中也有这个“处女情结”的因素。自然这个观点是我从别人的口中、网络上得知的,但想一想确实很有道理,劝诫大家都要尊重对方、珍重自己的第一次,不要去伤害别人和自己。

说得有点远,也不在这个问题上胡扯了,管人家是什么想法,各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问心无愧。那封信一直没给我父母观看过,如今看到都觉得当时自己有点搞笑的天份,也不是说那时的想法不对,而是口气有点夸张,看事情有点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