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龙套生涯之十六
作者:木公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75

作者简评:W说造成自己在工作和工资上的被动,主要是自己还没学会沟通、如何同上级沟通,假如在面试就十分准确地确定好试用期到底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以及试用期工资到底是八折还是九折,和在试用期末及时和领导打招呼下一个月应该是转正的待遇了,那么根本就不会出现我这种极不甘心的状况。自然他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可我看来主要原因一是忽悠能力不过关,毕竟是第一次面试上真正的工作,能有人要我已经感恩谢德,哪还敢去提条件。如果能力过关的话,这些小问题肯定会理解得清清楚楚,不会浑水摸鱼,当然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在某些小问题斤斤计较,大致自己觉得满意就行。面试时我的能力的确是值二千左右的水准,可一、两个月后还拿这样的目光来看人,未免太落后了,古语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我呆了五、六十天,更何况我是小木哦。不是小木吹牛,一般到一个新公司,最多三个月我就不止当初双方承诺的那个价,原因明显是我太能自学了,这种能力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练就,只会越来越纯青。

二是L不讲信用,我那些鸡毛蒜皮都没关心,你承诺的条件到该兑现时还不兑现,这不是明摆表示瞧不起小木吗,既然你否定小木,小木也只好否定你了。俗话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怀疑小木的能力,小木只有找更高的平台来证明你的怀疑能力。

P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对整个人的命运来说是非常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份工作找得好、起点高、入门快,生命就越丰富多彩、生活就越蒸蒸日上、人生价值就越容易跨越和升级。诚然这话有相当的水准,可有多少人能保证自己永远是从事自己选择的第一份职业,又有多少人不是从很低微、很卑劣的第一份工作开始的,还有多少人连第一份工作都没区别出来。不管是大学生,还是非大学生,有四、五成的人都不是做自己所学专业的职务,还有三、四成人为了生计做上自己不愿做的岗位。前者大有人在,文科类的毕业从事理工科类职业,理工科学生跑着销售、学着管理;后者举不胜举,比如某些体育、娱乐明星,其实这些小混混说他们怎么、怎么职业性,如何、如何爱好这一行业,那都是屁话,为什么披上这层狼皮,还不是因为能赚大钱、容易赚大钱和过上更**的生活。我记得是英国还是美国某报业一篇文章,调查他们国家的小孩将来的职业规划,就是这些星啊,理由呢,Money、美女、美酒等更容易享受。再比如小姐,不排除小部分人有特殊嗜好,其余大部分的确是无奈啊,甚至某部分是本身有能力养活自己,可太懒惰,还是这个血汗钱挣起来不太懒惰。

最后一类,有人可能反对这种说法,有人连工作也没区分出来,你又在忽悠吧。我说的是真真实实的言语,你说那些初中、小学没毕业就在外面飘泊的打工仔、打工妹,他们理解什么叫职业吗,清楚未来在何方、明白工作的重要性、通晓人生的真理?你说这些无关的大道理是与话题没多少关系,不过他们当中很多是想不透为何生活和工作,钱、吃饭、爱人、孩子也许是他们比较关注的中心。还有少部分是不能小觑,有见识的、有长远见解的一类的确是凤毛麟角,明显有文化的、高瞻远瞩的也是屈指可数。再例如中国七、八成的农民朋友,你能说他们天生就是这个命吗,你能道出他们生来就是这个职业吗,你能想到他们心里所想的工作的概念吗,你能判断他们理想的环境是怎样吗?那些有钱人、高官、高学历的孩子,一出生就注定他们是某某集团的继承人、XX官衔的领导者、OO学术的先驱辈?

一切都是谎话,包括小木所有的言论。其实世界永远是吃人的世界,不变的是事实,变是面孔和种族而已。

再说一个观点,第一份卑微的工作,不代表永远的卑微,第一份有脸面的薪水,不表示永恒的招牌。路只能是更崎岖、更惊奇、更叹为观止,只要你保持那颗真诚的、上进的、坚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