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杏枝对目前的生活相当的知足。自打在杨副司令的帮助下给落实了政策后,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放下了。
又是好几年过去了,喷漆这一行最近突然红火了起来,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干这一行可以赚到的钱比前几年不知翻了几倍,可是清田却不能再干活了。上了七十五岁,他的腿就不大行了,膝盖处的关节炎越来越厉害了,发病时,走路都困难。这病,说来还是当年他下放到郊区劳动时,落下的病根子,那,还是受了她的牵连呢。想到此,杏枝心里忍不住又难受起来。
清田现在最听不得人家提起干喷漆的活儿能赚多少钱,他干得动的时候赚到的,连现在的零头还不如,一听人说这事儿他就犯急!
“好了,好了,人总是要老的,你都干到七十多岁才退,还想干一辈子不成?反正现在,咱也不缺钱花。。。”每次清田一犯急,杏枝就赶紧劝着,转换话题。
说实在的,现在,除了清田的腿偶尔不太灵便之外,杏枝实在没有什么操心的事儿了。前些年,自己倒霉的时候,弟弟、妹妹们家里的事儿也够多的。老家的,依然赤贫,也就不提了。就说在北京的葆荣和桃枝,都是她亲自拉扯出来的,磕磕碰碰的,也都不顺着呢。
桃枝当年嫁给老何时其实是不大情愿的,杏枝不是不知道,也不是她狠心,那也是情势所逼,没办法的办法。结婚后,两口子磕磕碰碰的事儿还真不少,老何脾气又躁,时不时还动个粗,桃枝好多次哭着闹着要离婚,都得她这个大姐出面调停。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人也老了,孩子也大了,火气才渐渐消了,两口子也总算可以平平安安过日子了。
葆荣媳妇倒是贤惠,尤其对她这位大姐,就像对待婆婆一样敬重。他们一家人原本过得不错,可那年大女儿夏萍从插队农场回家时竟然疯了,把这一家子平静的生活一下子打乱了。接下来,二女儿秋萍又插队落户,家里没少操心;然后小儿子劲华高考落榜,连个招工都没考上。。。好在,现在,夏萍的病情已经稳定,还结了婚,秋萍搞了病退回了北京,也成了家。前年,葆荣被指派给图书馆馆长开车后,终于也在馆长的关照下给劲华先在图书馆安排了个临时工的工作,后因表现好,给转了正,还让他学驾车呢。这一家子,也算是过上了安稳日子。平常人家,还能再求什么呢?
杏枝心里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踏实过,自己一手拉扯出来的弟妹,在北京也总算落地生根,自己也对得起早逝的爹娘了;和清田结婚二十年多了,也一直都和和气气地过日子,和宋家的晚辈虽然不住在一起,偶尔同住,也相处融洽,尤其是孙儿那一辈,他们都没有见过自己的亲奶奶,都能把她当作奶奶相待,使她这个没有生育过孩子的老人,也颇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感觉。
日子,要是能这样平平静静地过下去,其实也还真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