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她的脚伤和自己有关系,也许是他和她早就认识。
那叫认识吗?
可就是因为那个小纸条,他就固执地认为他们好像早就认识,并且神交已久。
也许,是他欣赏她的才情,也许是她独特的清纯、淡雅的气质吸引了他,反正,他对这个没见几次面但很敬业的小记者印象不错。
“关书记,您说托雷斯会来投资建厂吗?”
车里半天没动静,也不放音乐,就这么干坐着,她感觉自己还真的就是乘客了。
“会的。”
他很有把握地说。
“为什么?”
“因为优厚的条件,因为便宜的劳资,因为便宜的土地,还因为……”
往下他不能说了,他总不能跟个记者说因为他的多重身份这样的话吧。
“那太好了,督城的历史上还没有外商来投资呢。”
她说的很真诚,没有丝毫的奉承之意。
他很高兴她这样说,感觉比省委廖书记的表扬还舒服。
她见市委书记这么自信这么笃定,知道这事肯定能成,的确发自内心的惊喜。
眼下,她也是督城的一分子,谁不希望自己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
她想了想又说,“不过新能源可是个新生事物,不知市场前景会怎么样?”
“看来我有必要给你这个记者补补课了。”
关昊见她担心市场前景,就踌躇满志地说:
“所谓新能源其实在发达国家早已就是成熟的产业,将来世界的竞争不再只是现有能源的竞争,而是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能主宰世界……”
关昊不愧是大机关出来的干部,他的站位、他的思想、他的决断,都是旁人无法比拟的,他能够到督城来,真的是督城的福气。
她听得入了迷,尽管她不太懂这些,但她相信关昊做出的决定应该是在扎实的市场调研和专家严谨论证的基础上得来的。
只是职业敏感使她担心的却不是这些。她叹口气说:
“您说的这些都没问题,但我有一个担心,就是、这项工作的持续性。”
关昊没想到她提出这么个尖锐问题。
是啊,任何一项工作都有个持续性的问题,许多项目不是败在市场上,而是工作的持续性上。
但他不想和这个女人探讨这个层面的问题,就说: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任谁都不会放弃,都会坚持下去。”
“那可不一定。”她坚决地说道。
“哦,说说看?”他忽然来了兴趣。
作者题外话:根据实际情况,阿诸适当将更新时间做了一个小调整,由原来的八点稍稍往后推迟了十五分钟,每晚两更不变。请亲们快乐阅读,别吝惜你们手中的票票,把他们狠狠地砸过来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