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本官先回宫里了,今日教给诸位义士面见皇上的礼节要勤练着点!七天后进宫面圣你们可别丢人,连带着本官也跟着没了脸面。”
“周大人您稍等!您放心,到时候保证用您指导的礼仪动作面见皇帝陛下!老冯头你快点的!”
京城内专门接待各地来京官员的驿站,刚进北京城,本来想好好睡一觉的李文波几人,因为七天后要进宫面圣,礼部特派一个未入流的副使前来指导进宫礼仪。虽说指导的人是个没品级的,可是没品级不代表在指导上就打折扣!把李文波和黄新夕五人狠狠的指导了一下午。看着如此尽心尽力的‘不入流’要离开了,李文波赶紧让冯有为取些银子。
“周大人,劳累您一下午怪不忍心的,一点心意!万勿推迟!”说着李文波把包裹银子的小口袋塞进周大人的怀里。
也许是读书人应有的骨气,也许是礼部太清水了,反正不入流的礼部副使周大人,一边说着这不好吧,但也没有把装着银子的小布包还给李文波。
“有啥好不好的!让您忙了一下午,连口饭都没吃上,这是咱们兄弟的一点心意而已,有没有多少银子,才2两而已!”
说完李文波不容置疑的把装着20两银子的布包塞进周不入流的怀里,并像多年的朋友一样推着周大人回家。可能是第一次收到这么多银子,周副使满脸通红的对着李文波点了点头,消失在冬日的黑夜中。
“东家不是我说你?????。”
“想说我回屋一边吃饭一边说,我他娘的都饿一天了,你也好意思在这说我!”李文波嘴上大大咧咧的止住了冯有为的话,可冯有为却看见李文波一副隔墙有耳的表情。
李文波和冯有为推开房门,就看见除了黄新夕还在等待李文波一起吃饭,剩下的张成大四人已经开始捧着饭碗开吃了。
“你们四个猪!四个没有良心不讲义气的猪!就不能等等我吗!孙七两你个龟孙子,把那个清蒸肘子给老子放下!???????。”一边骂着,李文波一边加入到了风卷残云的队伍里。
大了一个饱嗝,摸着隆起的肚子。李文波坐在木椅上用很不文雅的姿势剔着牙。刚刚被撤过的饭桌上,李文波用茶水写了‘锦衣卫’三个字。看着简体字的三个字,黄新夕用口型对着李文波说出:“锦衣卫”。李文波点了点头,然后对着几人说道:“我安排几件事,抓紧时间完成。第一让少春带着三庆班从明天开始上街演戏。”
“东家让他们上街演戏干什么?!咱们多少还是有些银钱的,还不至于让他们在大街上卖唱挣银子!还有要演什么剧目。”
“你懂个啥!这叫舆论宣传!就唱风靡辽东的【抗金兵】,要让京城的人都知道辽东是我大明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通过京城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辽东人民的苦难,让天下都知道辽东人民在我大明天子的英明领导下,要跟后金斗争到底的决心!”
李文波义正言辞,浩然正气的声音在屋里回荡,负责监视的锦衣卫也许会被这慷慨激昂的话语所感染,可惜他们在屋外看不到李文波的表情,说话的李文波正对着冯有为不停的眨眼,并伸出右手大拇指,示意冯有为配合不的错。
“第二件事就是明天我和老冯头上街看房子去!”
“东家这住的不是挺好的吗!干吗去看房子!”
如果光听冯有为的声音,一个为了东家家业披肝沥胆,兢兢业业的管家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一个败家子的东家,多么的感人。可惜此刻的冯有为正懒洋洋的躺靠在木椅上。
“冯有为你的良心那!在这住的是好,可你怎么就不想想,我们一帮人住在这,那就是国库在掏银子付钱,国库里少一两银子,也就是说皇上他老人家就少了一两银子。我等岂能做出这样丧尽天良对不起皇上的事!明天就去买房子!说啥也不能让皇上吃亏!这事就这么定了!谁要是不同意老子就抽到他亲娘都认不出来!”
“掌柜的你快消消气!咱们都听你的。”
“老冯头噻,你赶紧认个错噻,看把掌柜气的,差点被你气死哈!”
“东家是我不对,万事应以效忠皇上为重。”
李文波一边对着冯有为不停的作揖,一边示意旁边几人赶紧劝说自己。张成大几人还真争气,尤其是孙七两说完以后就捂嘴乐了起来。
“都累了一天了,早点睡吧!”
李文波说完,屋里的人一哄而散。
晚饭后的谈话其实在来时的路上,李文波就交代给几人了。在李文波看来,再怎么忠义大明朝的安全部门也会监视你,再没有效率的锦衣卫也会探听一些事情,何况跟身为锦衣卫小旗的宋五有过接触,李文波深深感到,至少目前的锦衣卫能力绝对不比后世的美国情报局差。
三庆班上街巡演,买房置地是李文波进京后唯一能做的两件事。而且也不仅仅是刚才谈话里的意义。
三庆班巡演不光是为了宣传辽东抵抗金兵,更是要通过京城这个政治舞台来让所有人在感情的天枰上,倾向自己,获得舆论同情,为日后做准备。另外就是李文波准备开一个戏院,先让自己的戏班趟趟路。
不喜爱京剧的人并不了解京剧在清末民初的火爆以及影响力,那个时期一场名角演出的门票2块银元可以买上等洋白面十二袋。民国时期女性在剧场里看小生戏,那往台上扔的都是个顶个的真金白银,电视剧【大宅门】里白景琦的妹妹就干过这事,绝对是真的。不光女的扔,男的也扔甚至于比女的更邪乎。
那时候的戏迷‘粉丝’们,绝对比今天的歌星‘粉丝’要痴迷,要热情,要火爆。现在的歌星最多一年几场演唱会,‘粉丝’们也就花几场门票钱,那时候唱戏的名角们几乎是天天演出,戏迷们天天捧场,倾家荡产在所不惜!试问今天的‘粉丝’们能做到吗!
以上所说不过是京剧的吸金能力。大部分天天捧场的还是官员学者,名士大儒居多。而且由于京剧是由昆曲曲目演化过来的,其文化内涵就很高,但凡有文化的人必定参与其中。那么京剧的人脉吸引力也就随之而来,在这个天子脚下王法之地,文化人的力量还是不容小视的。
当然了,买房置地也绝对不是为了不让皇上吃亏,五讲四美三热爱李文波说说可以,而且比谁都会说,但你要是让李文波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皇上的人。那比让国足进世界杯都难。
买房置地中华传统之一。这是中国人民历经几千年总结出来的,虽说也为此吃了几千年的亏,可是就像着了魔一样,有钱必是盖房,买地。李文波身为龙的传人自然也不能免俗。
如今李文波通过打劫土匪,偷袭后金,打扫开原城府库。手里已经至少有白银四十万两,这还没算黄金和宝石,古玩字画等物品。手里有钱,李文波就准备买地种粮,买房开买卖。
李文波第一步就准备买地盖戏院,开大饭馆,开大明朝第一家奢侈品品牌百货商店。戏院有现成的戏班,奢侈品也有自己的工匠制作。唯独这大饭店让李文波头痛。因为他手里没有好厨子,甚至可以说没有厨子。在苦苦思索之后,李文波准备开个火锅店,名都想好了就叫‘东来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