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府司昭狱内,李文波一身洁白中衣正在院子里看着人收拾东来顺送过来的席面。打着饱嗝,剔着牙李文波对送席面过来的丫头说道:“晚饭炖个白菜或是茄子之类,爽口些的饭食。”
“大哥咱们还是回家吧,这怎么也不如家里。”丫头收拾完狼藉的桌面,抬头对李文波说道:“皇上都下旨让你出大牢了,你怎么就不回家哪?!”
“男人的事情不是你们姑娘家能明白的!”李文波极不耐烦的对丫头说了一句,接着看向了站在丫头身后的太平侯,锦衣卫都指挥使张澜,语气很挑衅的说道:“再说了这地方环境也很不错,没有事情打扰我,我就可以很好的去想问题。”
可能是李文波的挑衅成功了,要不然就是因为李文波对自己心上人有些不客气,张澜挺身而出皱着眉头说道:“这里是昭狱,不是让你小子思考事情的地方。皇上都下旨好些日子了,你再赖在这里不走就是抗旨的罪过!”
“甭拿圣旨吓唬我!”李文波狠狠的白了张澜一眼说道:“圣旨上只说天恩浩荡,赦免我状告藩王之罪。可没说限我某年某月某天某时某刻离开昭狱吧!”
“你这就是强词夺理。”张澜被气的无话可说,只好用这一句老套的官话来回击李文波。
“你这就是理屈词穷。”李文波再度刺激起张澜。
“来人!把他给我叉出去!”在李文波面前,‘老实人’张澜已经没有还嘴的能力了,情急之下叫人把李文波强制推出昭狱。
院子并不大,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本应守护在张澜身边的十三太保和一些缇骑却都站在了院子的角落里。大明朝自打太祖爷设立昭狱至今,整整二百多年的时间,只见过被叉进昭狱的官员,还没见过被叉出昭狱的人。张澜的一嗓子只是让一帮人愣了一下,并没有上前去叉李文波。
“不许你们欺负我大哥!”就在李文波和张澜剑拔弩张的时候,丫头奋不顾身的拦在李文波身前大喊了一声。
“丫头这回你看见了吧,这小子就是这么对待我的,你大哥我苦啊~~~”李文波声泪俱下的表情让丫头也红着眼睛对张澜说道:“你们谁敢欺负我大哥,我就跟他没完!”
因为丫头是背对着李文波,她并没有看到,此时她要保护受人欺负的大哥正吐着舌头气张澜。无赖一般的举动气的张澜一时无语,好半天才说了一句:“我欺负你了???我欺负你,你怎么还赖在这不走!”
张澜的话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最起码丫头听了以后也是疑惑的回头看向李文波。心中有鬼的李文波再一次耍起无赖的手段,对着张澜大喊道:“你别跟我转移话题!早知今日,当初你合计啥了!老子跟你没话说,赶紧给我消失!”说完又催促丫头说道:“你也赶紧回去给我预备晚饭。记得带个肘子过来,要肥一些的。”
“督堂???督堂???衙门还有些公事急需处理。”看到自己大人吃瘪,身为十三太保之首的马老四第一时间给张澜解围。同时也给身后的其余十二位太保使眼色,不得不说能当上太保的人确实不简单,马上就有人喊道:“督堂大人还是公事要紧,正好送完客人,一起回衙门吧!”探监的成了客人,并且身为都指挥使的张澜还要相送。但事情还就是张澜亲自把客人送回了家里,然后会锦衣卫衙门办公。
张澜带人离开院子后,李文波躺在靠椅上,扇着扇子,喝着茶水正在饭后午休。回想起这几日发生的事情,李文波就忍不住傻笑起来。
两个极品小心眼的男人在经历了两天的较量后,被突然派遣过来送饭的丫头彻底分出了胜负。张澜完败!回想自己搂着丫头痛哭的精彩演技,自己完全称得上是一个实力演技派演员。每日里李文波逍遥自在,直到半个月后,朱由校下旨提前释放李文波。
这一下就更了不得了,原本就跟度假一般的李文波,有了这道圣旨简直就是拿昭狱当自己家了。张澜几次派人敦促李文波出狱,甚至亲自出面。但是对此李文波给出的答案就是‘不给老子道歉老子不走!’。原本输的就挺冤枉的张澜听到李文波的要求后,二人再一次僵持起来。
一个整天泡在昭狱闲逛,一个对此眼不见为净。本来挺好的,不曾想今日丫头送饭,提起让李文波回家,张澜没管住自己的嘴巴,两人再一次掐了起来,张澜再一次完败。
在走东家串西家的时候,李文波无意中发现了由刑部转到昭狱的熊廷弼,王化贞二人。原本一到京城就准备探望二人,因为一系列的原因并未成行。如今在昭狱碰到了这二位牛人,趁着这个机会李文波自是跟二人交流了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二位牛人并没把李文波放在眼里。王化贞照旧托人找关系,熊廷弼则继续书写自己的自辩疏。对于二人的态度,李文波并没有感到脸上无光的羞耻感。相反每天李文波会单独给二个人说教,李大师的说教可谓是句句见血,句句要命。半个月的时间下来,二位牛人已经心甘情愿的做李文波的忠实小弟了。李文波突然想起,自己让二人写的辽东战败总结,也不知写的怎么样了。想到这里,李文波对站在自己身边的一个缇骑说道:“去把小王和小熊带过来。”
不多时,就见缇骑领着两个同样穿着中衣的人走了过来。一个相貌英俊的中年男子和满脸胡子,好似挖煤一般的壮实汉子来到李文波身前,微微一鞠躬,说道:“犯官王化贞(熊廷弼)见过大人。”
“不必多礼,都坐下说话。”对于历史上的二位牛人在自己面前的恭敬模样,李文波绝对是受用的。招呼二人坐下,李文波说道:“我布置的事都写完了吧。拿过来让我看看。”
李文波的话让二人刚坐下的屁股离开了石墩,弯腰递给李文波一摞写满墨字的纸张。话说明朝的书信,尤其是那种类似官方交流没有标点的书信,李文波根本就看不明白。不过李文波自有自己的小聪明,他要求王化贞,熊廷弼的书面材料,必须用白话文书写,而且必须加以标点区别。是以王化贞,熊廷弼二人的总结李文波能够慢慢的看下去。
“勉强合格。”李文波看完总结后丢出一句话,看到二人一闪而过的不服表情,李文波扬着手中的纸张对二人说道:“不用你俩不服,你俩要是能服,就不是你俩的作风。你俩要是能服,辽东也不可能丢了。”
不待二人起身解释,李文波说道:“不管你俩是怎么想的,记住了,这是国战。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利益面前一切个人恩怨和利益屁都不是。国家没了,你俩屁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