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边军至太祖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那天开始就一直同蒙古作战,艰苦的环境造就了边军既能吃苦又能打仗,往往一个一百多人的队伍追着两三千蒙古兵打。但从土木之变开始,大明边军在战略上开始处于防守态势,一直被动挨打,直到鞑靼俺答汗时明蒙互市,战争结束,因此山陕边军开始过上了安逸的生活。
承平日久的安逸生活使得各级军官也开始吃起了空饷,边军战斗力从那时开始如同今天的股市一样。军队的糜烂导致了边军由国家军队慢慢转变成为镇守一方将领的家兵,一代代的父子传承不仅仅是子承父业,各种利益交织了一张无形的网。
相对于徽商那种只有文官才会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安全与保障,因此专门资助文官的想法不同。晋商可谓是文武双向投资,在给文官买官的同时,也给武将养兵。天高皇帝远,镇守一方的大将和晋商组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关系――山西帮。可以说史广利放鞑子洗城和下令屠杀自己的百姓,完全是为了保障晋商的利益不遭受到损失,也正是因为有晋商这样的支撑史广利才敢于做这样的事,下这样的令。
商人和军队,金钱和武力的完美结合,也许坐在龙椅上的人并不清楚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可身居朝堂的人却是十分清楚的,因为这也是他们自己背后的支撑。而例如张澜或是邹义这样的勋贵或是宦官,虽说跟晋商并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并不代表这类人不清楚其中的危险。#本章节随风手打 SHOUDA8.com#
马老四和东厂的那个档头为了表现自己,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去通知各自的顶头上司,直到抓完人才晓得杀人凶手是大同总兵的公子,而且还在为没有把大同总兵公子这条大鱼送给自己的上司而恼悔。当张澜和邹义听到凶手的身份后,马老四被张澜臭骂一顿,而那个档头则是挨了一个巴掌。两人得到同样一个命令,这个功劳绝对不能要。当然了,这二人并不知道,这件总兵公子杀人的案子已经升级到了整个大同官场杀人案。
“?????可以说大同的水不比京城浅多少????大人我们老大让我转告您,只要事关大同的事,我们老大认耸,话都说成这样,如果您老还是不听劝,我们老大让您临死之前把丫头嫁给他,别您一个人作死让您家里也跟着受牵连?????”跟邹义的虚伪推脱不同,张澜则是让马老四带话过来给李文波,可以说这是张澜对朋友推心置腹的劝说,最后马老四躬身说道:“大人刚才的话都是我们老大的原话,有不敬的地方您老多包涵!”
如果说一个大同总兵儿子杀人的案子都让锦衣卫和东厂如此避讳不及,那么大同惨案一旦被自己捅出来????什么样的后果李文波并不是很清楚,套用一句现代词李文波毕竟是体制外的人士,传统门阀士族的威力李文波并不清楚。
??????
京城铁狮子胡同王安外宅。
张澜和劝告让李文波多少听进去了一些,因此李文波并没有马上对大同总兵史广利之子,史勇杀害顺天府差役一案进行判决。不知如何是好的李文波做了两件事,亲自手书一封让张老七亲自送往辽东孙承宗手里,来到了王安家里,一个历经风雨的老太监肯定会给自己一些建议或是指导的。
李文波刚到的时候,王安不过是笑呵呵的对李文波说,让他把史勇放了。可当王安听到李文波把大同惨案说出来以后,王安这个一直慈眉善目的老者第一次语气严厉的教训了李文波一顿。
“?????大爷我这不是为了这事专门过来让您老给出个主意嘛!”看到王安气喘吁吁的坐在炕上,李文波马上嘻皮笑脸的给王安揉起肩膀来。
“哎???你和王治???你们这一大一小什么时候能长大,让我也能省省心。”王安看着小孩一样李文波,无可奈何的说道:“这件事不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捅出来,到时候那帮人都会知道是你做的。要么你捏鼻子认了,要么干脆就做个狠的??????而且现在你也没得选择了。”
“大爷,你不是说这帮人不好惹吗?!怎么又让我出头了?!”王安的话让李文波很迷惑。
“本以为你很聪明,闹了半天也是个笨货。”王安笑骂着说了李文波一句,拍了拍李文波放在自己肩头的手说道:“别忘了还有一个徽商。”
王安一句话让李文波豁然开朗,大家都畏惧晋商从而导致了避讳,没有正面冲突自然想不到去怎么样解决,而最好的解决方式莫过于跟对方的对头联手。好像怕李文波不清楚王安说道:“天启元年的时候,双方因为走私私盐和碱土闹出过人命,因此结下了不可解的梁子,到现在双方对此事也耿耿于怀。”
走私可谓一直是晋商和徽商的支柱型产业,相对于徽商的全国私盐销售模式,晋商则是全国销售走私碱土,井水不犯河水的销售让晋商和徽商一直相安无事,直到天启元年。
碱土跟食盐一样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但与私盐不同,碱土是晋商用极其低价的物品,例如锅碗瓢盆甚至是针线换来的。这就造成了碱土买卖可以说是无本万利的买卖。有的人看别人拉屎,自己腚眼子就刺挠。徽商就是如此,私盐虽然利大,可还是要花一定本钱的,碱土的巨大利益诱惑让徽商偷偷把手伸了进来。
对于徽商的不讲究行业操守,晋商也做出了相应的警告,可是在金钱面前一切都是纸老虎,徽商继续着碱土走私。晋商见警告无效,马上做出了对应,一批去草原做买卖的商人被蒙古鞑子给杀了。教训是惨痛的,而且是徽商无可奈何没有办法的。
“只要捅出这件事,自会有他们俩家忙活的。就算那帮老西到最后略胜一筹,只怕也没有精神头琢磨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