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九司 总理衙门
作者:贤良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14

要人命一般的三伏天终于过去了,虽然还要经历秋老虎的天气,但早晚毕竟凉爽了。没有了三伏天头昏脑胀的萎靡,人们又开始精神起来。人精神的最大体现就是对身边发生的事进行议论,而现在大同城最不缺少的就是奇闻异事。

新任大同总兵从上任那天也没来过大同城,而大同城也从不派人过去,云川卫城与大同城依旧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继拔地而起的新云川卫城,奇闻异事好像就从来没有断过。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每一个男人的理论,并且一直在奉行,但在云川卫好像没有多大作用。整个山西境内不断的有人跑到云川卫投军,因为听说那边当兵顿顿有肉吃,甚至于有当兵的因为要吃菜而闹事。但真正吸引人的并不是这个,最近云川卫还专门派人教这帮丘八识字,不仅仅是当兵的,就连云川卫的小孩也跟着一起学,不收费用不说还管一天三顿饭外加纸笔服装。

明朝的劳动人民虽然没有那种知识就是力量的概念,但是自家孩子送去读书能管饭,这就省了一个人的口粮。于是乎纷纷把自家孩子往云川卫送,渐渐的云川卫有了要求,那就是除了云川卫的民户子弟,其余一概不收。就在老百姓扼腕叹息省不下粮食的时候,有人冒出风声说,只要在云川卫落户不就是云川卫的子弟了吗。

一时间举家搬迁落户云川卫的人潮络绎不绝,开始一些卫所和城镇也并没有把这些当回事,可等到云川卫这座新建的空城快要爆满的时候,各地才发现自己地盘的人变少了,紧接着自己的收入和赋税也少了。

接着新迁到云川卫的农户开始被要求种植一种叫地瓜的玩意,如同萝卜一样,在地面上长着青叶,而果实却在底下。(手机阅读本章节请登陆 wap.shouda8.com)但萝卜只能当菜吃,也不知道这个叫地瓜的东西能不能当粮食顶饿。

就在整个山西争论地瓜这个东西的时候,云川卫又冒出一个让人议论的消息。招收吏员,并且在布告上简单明了的写着福利待遇。例如每月的薪俸是五两二钱的银子,这够一个五口之家天天大鱼大肉的花销。一年两套工装,每月四天沐休。最后声明,如果在工作上有成绩的话,会有五十两银子保底的奖励并且上不封顶。

这样优厚的待遇还真吸引了不少人来报名,可来的都是一帮游手好闲或是眼高手低玩嘴的这类人。直到一个木匠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过来报名被录取,所有人这才明白人家云川卫要招收的是什么样的吏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时间那些从没被人瞧得起的帐花子,木匠,裁缝,鞋匠????甚至会种地的老庄稼把式都被录取为云川卫的吏员。这下子云川卫可算是彻底出名了。

“告诉老冯头,让他安排农政司组织人手准备收庄稼。”望着眼前绿油油的田地,李文波对站在身边的新任文书,也就是秘书白浩轩说道:“提醒农政司的人,别光顾收地瓜,地面上的地瓜秧子也是宝贝,可以做咸菜吃也可以喂牛马等牲口。”李文波一边说,白浩轩在一旁拿着一根细小,笔头却很坚挺的毛笔在纸上记录着。

白浩轩并没有去给那些丘八和孩子上课,倒不是白浩轩不愿意去,而是李文波怕白浩轩把那些孩子给教成书呆子。正好李文波缺少一个写文件的秘书,因此就把白浩轩带在身边。而李文波提到的农政司不过是新成立的衙门口而已,分别是农政司,民政司,财政司,商业司,工业司,军政司,律政司,治安司,后勤司。在九司之上设总理衙门。

以上九司顾名思义,例如农政司专门负责农业方面的工作,依此类推。每一司设司长一名。全部是李文波的心腹人担当,他们的指责第一是安排总理衙门传达给本司的各项任务,第二负责讨要申请本司经费。余下的实际工作都是新招收的相应专业吏员来办理,可以说九司的司长不过是一个监督各司的传话筒而已,在有效监督并令行禁止有效率的基础上杜绝了外行领导内行的敝处。

总理衙门就是一个九司之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李文波这个小集团的小内阁。总理衙门直接对李文波负责,李文波只负责出想法,出计划,出任务。剩下的就由总理衙门安排下属九司负责具体实施,而冯有为则是总理衙门的负责人。

“对了,告诉老冯头通知商业司,和财政司。一个是抓紧收购粮食,一个是准备收购地瓜。”看着正在低头忙着记录的白浩轩,李文波接着说道:“告诉他们,我之所以收地瓜是因为我要拿这些地瓜酿酒。而收粮则是卖给那些卖给我们地瓜的农户,如果认可就下发,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提出来问我。”

不一会儿,白浩轩把写完的文件递给了李文波。李文波大概看了一下后,从怀里掏出那枚朱由校亲手给他治的小印,在纸张的最下端使劲的按了下去,一抬手鲜红的‘辽东守正’跃然于纸上。随后又递还给了白浩轩,白浩轩把纸张叠了一下再用一张信封包好后交给李文波身边的一个护卫,护卫接过之后骑马离去。

“接下来该干啥了?!”李文波抻了一个懒腰,懒洋洋的问着白浩轩。听到李文波的问话,白浩轩从马鞍上的皮兜里掏出一个小本,翻开看了两眼说道:“该去视察军营了。”

????????

云川卫城内,走过那宏伟的城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笔直,可以同时并行四辆大马车的石板。在石板路两侧全部是商业店铺,当然了有一半处于建设当中,但这并不影响这座城池的繁荣。人流不断的石板路上,总能见到身穿管字号服的兵丁手持短棒在那不停的比划。大街上有专门的人对路面进行清扫,洒水。

如果有去过京城的人,他们一定会说,这不是照搬北京城嘛!是的,这就是原顺天府尹李文波把自己在北京城的那一套原封不动的挪到了云川卫。良好的卫生环境,安定的社会风气,在李文波的合理规划和精心经营下已经是一个寸土寸金的省级城池了,

在人满为患寸土寸金的云川卫城内有很大一片区域被隔离划分出来,城里的人都知道,那是当兵住的军营。而且每天鸡还没叫的时候,这座兵营的所有官兵都会披甲持枪的跑出来,围着整个云川卫城跑足五圈后在回来,甚至有时候这帮挨千刀的大半夜也折腾一次,弄的城里人还以为要打仗了。这在云川卫已经算是一景了。

这都不算什么,在围城跑完以后,这座军营经常伴随着‘吼哈’的练武之声,传出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