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饭桌一席话 你知我知
作者:贤良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61

陪皇上吃饭是一件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Www。Shouda8.Com 首发 手.打/吧}跟皇上在一张饭桌上吃饭那表明这个人得宠,但即使是得宠了吃饭的时候也要小口吃饭,细嚼慢咽??????就是真饿了也只能吃三分饱,绝不能跟饿死鬼一般的吃相。

也许正是以前陪朱由校吃饭的人都是这般扭捏,当李文波放开身段在朱由校面前大快朵颐的吃喝时,朱由校并没有反感的感觉,反而有一种久违了的亲情感。因此朱由校没有了食不语的帝王样子,跟李文波一样边吃饭边聊起天。

“皇上,我问您个事,四轮马车能不能改造城拉货的马车?!”打了一个饱嗝后,李文波放下手里的碗筷。先是拍了一下吃的发撑的肚子,然后一边剔着牙一边对朱由校问询起来。对皇上不说臣而自称我,当着皇上面剔牙???????李文波的表现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是个君前失仪,大不敬的罪过,可惜整个屋子里就朱由校,李文波,王治三人。

“看师弟吃饭就是香,朕都跟着都多吃不少。”朱由校也学李文波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然后对李文波说道:“可以改造?????师弟突然问这个做什么?!”

“我在大同不是挖了一个煤矿嘛!现在的马车太小,一车装不了多少煤,我就寻思怎么能多装些煤。”李文波在得到朱由校的同意后点起了一根饭后烟。

“四轮马车可以改造城拉货的大车,但朕不是曾与师弟说过,四轮马车虽然有诸多好处,但道路不平是四轮马车最大的难处??????????”一说起跟自己专业对口的事,朱由校又开始对李文波授业。

“能改就好!”李文波见朱由校又开始了无休止的讲解,马上支开话题说道:“我正要跟皇上说,我准备修大同至京城的官道。”

“那太耗费银钱了!内阁是不会同意的??????要不是朕的内库羞涩,朕会出资帮师弟的,可朕实在是????????”说着说着,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看李文波了,那感觉完全是帮不上李文波而感到为难。

“皇上,今天臣就要跟您说一件双赢的买卖!”李文波终于自称臣了,而且态度明显严肃了许多。

“何谓双赢?!”对于从李文波嘴里喷出的新鲜词汇,朱由校总是很感兴趣。

“皇上可以造马车,进而成立一个皇家车马行?????????????臣开矿挖煤运到京城贩卖,咱们君臣得利谓之双赢!”李文波的一番讲解让朱由校十分动心,毕竟朱由校的木匠事业是一个很费钱的业余爱好,光是其中收购木料一项就是个最大的费钱项目。

“师弟说的确实不错,可是????可是??????可是内阁和朝廷又会说朕不务正业???????”李文波的提议很诱人,朱由校也很动心,但朱由校还是说出了心中的顾虑。

“皇上多虑了,皇上既是有皇庄买卖,就不必亲自出头。皇上只管监督设计马车图纸,到时候派个心腹公公去办就可以。那些人还能说出什么不成!”见到朱由校内心有些跃跃欲试,李文波又说道:“就算到时候有人出头反对,臣亲自站出来与之辩论????????实在不行臣就骂他们个狗血淋头,打他们个满地找牙??????????”

“就依师弟的,具体的事你跟王大伴商量一下。”李文波的话让朱由校大笑起来,也同意了李文波的意见。可随后朱由校有些犹豫的问道:“师弟的注意虽好,可这又修路又造马车的,投入的银子怕有些紧张吧?!”

“皇上,臣这次进京带来了逆贼抄家资产,正好用这笔银子来修路造车。”李文波终于把今天自己来见朱由校的目的说出来了。

“哎呀,师弟不提此事,朕怕是都要忘了。师弟快快把大同的事与朕说来。”朱由校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下头。

听到朱由校的话,李文波嘴上说没事,心说自己要不是拐弯抹角的把话题引到这上面,怕是聊到天黑自己出宫也不会想起召见自己的正事。心里诽腹了几句,李文波就把此次大同案件从代王府打砸总理衙门开始,进而引出自己杀生员,领兵进大同城擒杀巡抚沈国芳,知府杨明,兵备道赵宏贤等人,到最后斩杀代王府打砸总理衙门凶犯。

李文波把所有事串联到一起归案,主犯沈国芳,杨明,赵宏贤等人因惧怕朝廷派往大同的钦差,也就是李文波自己。进而先是挑动代王府以及一些生员寻畔滋事,进而准备通过李文波对王府和生员的惩罚进行弹劾,已达到让朝廷撤回李文波而放弃调查大同惨案一事的目的。

李文波称自己在大同的半年时间里多少收集了一些证据,不过在调查的同时发现,沈国芳等大同官员不过是整个事件的冰山一角。整个山西都是通过与蒙古人交易而获利的共同利益团体,甚至有人在朝廷身居要职。这也使得李文波只能把一切查到沈国芳等人为止,往下不能说不查,只能慢慢来。

对于李文波解释的整个案情,朱由校从始至终都显得很气愤,当听李文波说共抄获逆贼资产达八百万两的时候,朱由校眼睛也是亮了一下。八百万两是个什么样的概念,国库一年也就七百万两的岁贡,自己的内库才二百万两,因此不能不让朱由校眼睛发亮。

“????????????针对以上情况,臣准备分几步来完成对山西的治理。第一加强对边镇商团与蒙古鞑子的交易。第二发展商业,民富则思安。第三慢慢铲除山西错综复杂的形势。”李文波分析了大同的形势后,对朱由校说起了自己的安排步骤。

“师弟的想法不错,拟个折子让朝廷那些人也张张见识,省得一天到晚就知道不让朕做木匠活??????????”看来朱由校的小脾气又上来了。

“万万使不得!”李文波急道:“臣不是说这些人的后台有不少藏在朝廷里吗!这事咱俩知道就可以了,人多了反而会打草惊蛇。”李文波心说,这事要是绕过朝廷那帮事妈知道,不说别的,光是发展商业就能被这些人骂死。而自己跟朱由校这么说的原因是李文波想到自己以后不在朱由校身边,如果自己做什么事被参劾的话,到时候朱由校会心里有数从而在第一时间支持自己。

“就依师弟,你知我知,就不告诉他们!”朱由校并不知道李文波的小心思,反而对这个只有他和李文波知道的小秘密而感到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