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活出生命的韧性
作者漂泊编辑陈一名
-----“韧”按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又柔软又结实,不易折断的意思。
我觉得最能代表韧性的是柳树。杨柳依依,低眉顺眼,随风而动,任何的压力再大的风暴都折不断它。它会和风一起翻飞,也随风止而悄无声息。它用自己的韧性来抵御外界的风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任自潇洒。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韧性,来面对生命中的一些打击和挫折。
我们都有年轻气盛的时候,也有过非此即彼的偏执。往往当结局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时候,肯定会失望会沮丧会对曾有的信念产生怀疑。有的人可能一蹶不振,在往事中流连徘徊,而有的人却可以在重压之下,重新反弹,继续向前。
余华的一部小说《活着》,很值得去好好的感受。作家写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主人公福贵至少死过两次了,战场上死里逃生,土地改革中别人作了他的替死鬼,他很庆幸地活着;历经政治运动、生产变革,他依然坚挺地活着;亲人一个个都离他而去,他仍倔强地活着。他就像一根直立的绷紧的钢丝,活出了生命的韧性,活出了生命的原本意义:活着就是为了活着,不为别的,是一种单纯的执著的yu望与信念。
想起那年在病床上,我独自承受着生命中猝不及防的打击,在不能动弹中。一位平常不大往来的朋友来看我,我已无心应酬,任他说着安慰的话。他说刚看了一部电影叫《活着》,也不管我是否在听,就谨慎认真的讲述起来。讲完后,他抬起头对我说了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不要去想为什么,就想着活着吧。”。是的,只要活着就是最好的存在了。
活着,我们可能要经受许多的磨难。事业的失败、爱人的欺骗、亲人的离去等等,每一次都让我们痛不欲生。在匍匐心碎的哭泣后,我们仍要咬着牙迎接明天的生活。
昨天去看望我的一个朋友,才知道她正面临着人生中的打击。维持多年的婚姻解体了,我能感受到她深深的失望。她说,好像这么些年的日子都白过了,留给自己的是一大片的空白。那一段婚姻生活好像随着一张婚书的解约而没了影踪。她的生活在外人看来是很幸福的,没有为柴米油盐而操劳的富裕生活让她看来比同龄人更加的漂亮和年轻,生活向来是无忧无虑,没有人会想到她婚姻生活的背后还有那么多的无奈。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外人眼中极尽的华美,而里面的虱子终归也只有自己才知道。这样的时候,常常让人感觉到人生的悲凉。我们以为和自己一生一世的人,终究还是在路途中放手,留给自己一个背影和无尽的回忆。这样的挫折和伤痛只有留待时间去慢慢的愈合和复原。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劝慰我的朋友,这让我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在我们遭受人生的挫折的时候,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来面对,让自己尽快的从打击中恢复过来,重新生活。漫漫人生路,我们会面临很多次的意外、打击、挫折,无一不考验着我们的承受力。但我相信,生命是有韧性的,也需要这种韧性。我们可能被挫折压弯但不能折断,在我们承受最重压的时候,也是我们积蓄力量的时候。我们会像柳树的枝桠一样,俯首低垂,但当我们扬起头的时候,就是一种生命的反弹。我想一个人的生命力是顽强的,一个人的潜能也是巨大的。平顺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它的存在,而当遇到挫折的时候,来自心底的一种呼唤会唤醒沉睡的生命力,让我们学会坚强,学会忍耐、学会重新的站立。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像经历了涅磐的凤凰,重生希望。
学学柳树吧,活出生命的韧性,可能我们会更加从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