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反思
作者漂泊编辑陈一名
昨日一位博友在留言中,问能不能写写有关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我前些时候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培养孩子健康的成长”,当然,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每个家庭都有着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今天,我想谈谈现代小家庭中普遍存在着的一个共同的特点。供朋友们参考。
现代的小家庭,家庭重心未必是夫妻,许多小家庭的家庭重心是子女。
中国人一向有牺牲这一代,成就下一代的伟大精神,但结果往往是这一代确实是被牺牲了,但并没有成就下一代。子女需要被照顾,需要被教育,需要良好的成长环境,但决不能取代夫妻成为家庭的重心。许多夫妻都不会承认子女是家庭的重心,但仔细想想有多少夫妻不是有了孩子之後,就从来没有两个人一起去过一埸电影,反而一起陪孩子看孩子决定的片子机会倒不少。夫妻从孩子落地就不再是家庭的重心了。
子女只是家庭的过客,夫妻才是家庭的归人。既然子女只是家庭的过客,就没有理由要成为家庭的重心,否则曲终人散,客人走了,做主人的情何以堪。子女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平均不到夫妻相处时间的一半,实在没有取代夫妻成为家庭重心的理由。
现代的子女,绝大部份都处於被过份关心,被过度照顾、摇篮有过度丰富的物质,但成为一个独立健全的人所需要具备的负责、合作能力,欲严重不足。长期处於家庭重心,被关心照顾倍至的地位,造成子女知识有余常识不足,聪明有余思考不足,机巧有余厚道不足。将子女置於家庭重心,其实是爱之过度足於害之,而且夫妻本身也同受其害。
一个以夫妻为重心的家庭,不会只在意子女的学习,而忽略了夫妻也应继续学习;不会只在意子女的情绪,而忽略了夫妻双方的情绪;不会永无止境的让子女介入夫妻的生活;不会只爱子女不爱太太或先生。
以子女为重的家庭,夫妻间很难存在高品质的爱情。夫妻间要好好相爱,请先将子女这个爱情的第三者,请到第二线。
《婚前婚後》爱情随时间定义:
当我们感觉爱情褪色或是消失的时候,先不要沮丧,先让我们想想我们褪色或消失的爱情,到底是怎么样的爱情。我们心中浮现的爱情,必然是热恋时的卿卿我我、浓情蜜意。“少年夫妻老来伴”,爱情会随著婚姻的开始、子女的出现、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婚前婚後对於爱情的定义,应该要有所调整。婚前爱情产生的因素,都有其时间的局限与不确定性,所以根本无法配合确定而长时间的婚姻关系。婚後爱情的产生要靠另一套因素:照顾自己并对家庭付出的能力与意愿、和谐相处的能力。自我成长与促进配合对方成长的能力、扮演亲职的能力,如果这些因素都俱备了,婚後的爱情没有理由不产生。
婚姻生活是硬碰硬的,钱要有人赚、家要有人理、子女要有人教。能照顾自己、关心家人、照顾孩子又不忘自我充实的伴侣,就是最适合婚姻生活的伴侣,这样的伴侣已经值得十二万分去爱了。
人不一定随年龄而成长,但一定随年龄而改变,自己变了,伴侣变了,对爱情的定义也该变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