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献给父亲的歌
作者漂泊编辑陈一名
今天是父亲的忌日,在这里以一种怀念的心情,对我在天堂的父亲道一声:爸爸,您的养育,慈爱,教诲,辛劳,儿永言未尽,虽然回报过但永远报达不尽!同时,也想对天下身为人父的朋友们说声:辛苦了!
父亲的“职业”是光荣的,也是辛劳忙碌的。父亲是儿女遮风挡雨的伞,是儿女人生的指路明灯,是儿女积极进取的不竭动力,是儿女坎坷痛楚的坚强力量,是儿女生活的不变航船,是儿女精神力量的支撑......
时间是无情的。我的父亲已逝去近十年。父亲在世时,生活的艰辛练就了坚强,倔强,耿直的性格,养成了踏实,进取,简朴的作风。对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人默默关怀,对儿女操心慈爱,尽到了父亲应尽的责任,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我的记忆中,时常和子女交心,常告诫我们:“一个人要有爱心,对社会要有贡献,对家庭要负有责任,做一个正直,有品位的人,要老老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生活向最低的看齐,工作向最高的学习”。虽做的不好,差的很远,但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父亲每天记日记,也使我养成了爱写日记的习惯,时常翻阅起来,也是对自己的提醒,告诫。
在家里,父亲特别民主、宽松。对子女要求严格,以前经常召开家庭民主生活会。总结每个人,每个家庭的情况,有错必改,要检讨,小家庭出现矛盾,他先批评儿子,怎么说都是他的儿子们的不对。父亲既严肃又热情又慈善,后来年纪大了,很多事也力不从心,但做儿女的应理解父爱的一片苦心!因为---父爱如山。
父亲总是把最好的让给家人,从不挑肥捡瘦.当别人不吃,不用的时候,他才捡来。父母之间特别歉让默契,感情真挚,相儒以沫,父母很要强,从不指望儿女什么,不给儿女添麻烦增负担,是儿女的榜样!
不想说的太多,父爱的点点滴说不尽,道不完。只想说做为一个人,做为儿女应心存尊孝之心,更是做人的起码要求和良知,孝心就是爱心的具体体现,不爱父母的人,怎能去爱别人。不知父母的辛苦操劳,怎知别人的辛苦甘甜。比如,一个小孩子,看见大人做吃的,他也尝试去做,然后给大人吃,虽做的不好但放到嘴里,应该说:好吃!我们思考一下,孩子出于什么心?孝心!所以小孩会在点滴中体会父母的辛苦,进而懂得照顾父母,尊爱老人,我们做大人的更是如此。我认为一个人能懂得细心观察,关怀别人,尝试做事的质量,对人一生非常重要,形成这些品质的根源就在---孝心。
我们为人子女也好,为人儿媳也好,为人女婿也好.都是我们的父母,人心都是肉长的,将来也都会为人父为人母,一代传一代.只要善待父母的辛劳,关怀,我们对父母那份恭敬,孝心,就很容易生得出来。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操心还会延续,老人总有放不下的心,还要关心隔代人,儿女们幸福,安稳了,父母是最大的安慰,最大的乐事。我深深体会到父亲的那份慈爱,父母在世时我常告诫自己,绝不可以对父母讲一句冲突的话,不讲让老人心里难受的话,当我们体会到老人的辛劳,自然就提起这份---孝心。
为人子,在孝敬父母当中,不仅是奉养父母的身,还要养父母的心。俗话讲,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特别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就是老小孩,我们把他们当成小孩一样关怀照顾。老人家在晚年都比较孤寂,想的多,身体较弱下来,所以我们要常常体查老人的身心状况,尽我们的责任和孝心。同时给我们的孩子做好榜样,因为,为人父母是光荣的,也是不白白来到这人世一回,比如,季节交替,温差特别大,就应多问寒问暖,需要什么,注意什么.让老人能感受到你的---温暖。
养父母之心,就是能不时的关注父母的心情,精神,多给老人安慰,尽其所能多陪伴身边,比如,常给妈妈打个电话,问候问候爸爸,有时间主动回家看看,真正让父母心生欢喜,心生慰籍。因为人的精神好坏很大程度决定生命的健康与长寿。我们应多学些老年心理学,多了解些老年人的需求.....因为---我们也有老的时候。
老年人到晚年都喜欢儿女的天伦之乐,媳贤子孝,大家庭和美。所以一个人如果人格健全,就应该尽孝道的本分,不仅尊孝自己的父母,更要尊孝对方的父母。夫妻配合,更能起孝心,不仅教育了下一代,家庭,爱情,婚姻将更加和谐,幸福,圆满。做起事来会更有积极的动力,从而达到人生的满足。
父亲忌日之际,是儿女最为心动的日子。爸爸,您这一辈子,抢着走最难的路,争着做最苦的事,捡着最旧的衣服穿。您的正确思想教育了我,您的良好品质感染了我,您的善良朴实鼓舞了我。我永远会记住您常说的一句话:“人生不是为吃穿,健康有情最当先”。
父母还健在的朋友们,如今老人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我们理应抓紧去尽孝。因为世上只有---孝心是无价的。
亲情浓郁,爱情美好,友情深厚。愿天下的父亲们都能笑对人生,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