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六)机 会
作者:陈一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39

(五百三十六)机会

作者漂泊编辑陈一名

机会是等来的还是争来的?这大概难以定论。有的人守着树根,也确实逮到了兔子,有的人天天低头走路,却没捡到过一分钱。既然是机会,那多少还有点运气的成份在里面,因而只会是偶然出现,绝不可能天天让你碰到。就像赌大小,如果连续十次你都赢,别人就有理由怀疑你出“老千”。

从概率上来说,机会对每个人应该都是均匀分布的。但实际上并不如此,因为还有一个必然性在,必然性会制约偶然性的发生。比如说,在西部山区贫农家和沿海城市富商家同时出生的两个小孩,或许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今后的人生境遇。可能有人会说,贫农家的孩子可以通过自己努力考上大学(或干别的),进城过上好日子,而富商家的孩子可能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最后败了家。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只是个例,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两者获取的机会是相差很远的。起点机会的不平等会造就将来更多机会的不平等,这就是为什么“出身论”在我们国家很有市场的原因,在经济学上或可称之为“路径依赖”,即你今后的选择很大程度将决定于你以前做出的选择。有一个记者去采访西部地区一个放羊的小孩,问他为什么放羊?小孩说为了赚钱。那赚钱用来做什么?答曰:娶媳妇。娶媳妇做什么呢?答曰:生小孩。生小孩做什么呢?答曰:放羊!能说他目光短浅么,他的意识里就只有这些东西,从祖辈到父辈到他,代代相传,只要外部不进行强制性的改变(比如推进教育或实行工业化),他们就会一直这样生活下去。

起点机会不平等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出身没法选择,但如果程序机会也不平等,那实体结果肯定会不平等。比如说山区的小孩在城里读书得交借读费,打工得办暂住证,办保险得有城市户口等等,这就是人为的设置程序机会上的不平等。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也很大,但却很少有仇富现象,就是因为国家为国民提供了一个相对平等的机会,比如为贫民提供免费教育,公立大学规定贫困生的录取比例不得低于多少,就业也没有户口的限制。这在程序上提供了一平等的机会,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财富,所以很多富人会得到公众的认可。

机会对于整体的必然性并不悖于对个体上的偶然性,即对个体来说机会是随机分布的。守着树根的人逮到兔子,低头走路的人却捡不到钱,前者说明他运气好,后者则怪运气不好。运气不好大概是失意者最后的心理安慰了。有的人一生竞竞业业,努力拼搏,最后还是徒劳无功,那他会说自己运气不好。有句谚语说,“机会只给有准备的头脑”。可有时候偏偏就天意弄人,你一直在准备,机会也确实降临到头上了,可最后就差那么一点点没抓住,而有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却让你改变一生命运。真应了那一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记得看过一部很经典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男主角肖申克有位狱友被判终身监禁,每隔十年都有一次假释机会,他每次都去申请假释,但每次都被拒。到他监狱生涯里第四十个年头时,他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并打算在牢里安度余生,监狱却给了他假释,不走都不行。

人在一生中很多事情都无法预料,更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降临到头上,即便降临了,能不能抓住也不得而知。正因为机会的不确定性,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缤纷多彩。你可以抱怨社会的不公,因为机会不平等是绝对的,你可以感激上天的眷顾,因为机会的平等是相对的。积极的人去争取机会,可能最后一无所获,但他们无怨无悔。消极的人去等待机会,也许哪天喜从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