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松毛岭战役
作者:灏雨长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23

接到杨润东情报的军指挥部在这几天,命令工兵部队用火箭布雷车向防御阵地前沿抛射了30多万颗大小地雷,形成了东西长7公里、纵深宽500米的地雷区。炮兵部队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征用地方车辆近800台,昼夜不停地从内地弹药库将大量的炮弹运到每个炮阵地。

老山防区所有炮兵阵地每门炮的弹药都达到了3个基数以上。同时,安装配备了先进的炮兵雷达监测系统,只要安南军的大口径炮弹一发射,只需3秒钟,计算机就能准确的标绘出敌军的炮兵阵地和炮的种类,这对于摧毁敌军的炮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有参战部队的基层通信兵全部配发了专程空运来的先进的单边带电台和同步调频双边带电台,结合战地放飞的热气球上的保密收发射无线电子装置,充分保障主要防御方向的通信联络畅通无阻。

一天晚上,电子侦听部队监听到安南北方第二军区指挥部电台发出的一个无线电信号。经计算机破译,其内容是:“速报战备情况”。

根据这些无线电信号的频率和波长,特种大队无线电测向仪和测距仪立即进行了跟踪监听和区域电子扫描,基本确定了安南军集结地域。为了便于地域区分、协调炮兵支援,军指挥部把老山战区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

东区,以八里河东山为核心。西区,以老山主峰为核心。山势北陡南缓,大小27个山头,全部由华军控制。中区就是东区和西区的中间地带。区内有一条长4公里的山梁,叫松毛岭。以松毛岭为界,以南为安南,以北为华国。以松毛岭为基本点,其东面是一个呈南北走向的大峡谷,峡谷内有一条河,叫泸江河,河水由北向南,从华国流入安南。

河边有一条公路,就是当年华国援助安南的四号公路。峡谷的东面是笔直峭立的八里河东山。由松毛岭向南,7公里以内,有大小56个山头。由松毛岭再向南7公里以外,是安南的大青山。

在大青山和八里河东山交汇处的峡谷口,有一个安南村寨,叫清水口,是当年华国援助安南必经的交通要道和安南军进入老山地区的咽喉要道,军事意义非常重要。

由松毛岭向西,顺山梁走5公里就是老山主峰。由此可知,华军的防御地带是三面环山的低洼地。主要防御方向是从松毛岭到安南的清水口,根据地形和敌情,军指定下了“驱羊入圈,分段拦截,关门打狗,实施全歼”的作战决心。

“驱羊入圈”,就是运用火炮驱赶安南军进入老山防御阵地前沿;“分段拦截”,就是运用密集炮火,打乱其战斗队形,然后一个炮兵团一截,让敌人在炮火中‘永生’;“关门打狗”,就是当敌军通过清水口后,以各种炮火将峡谷口的‘清水口’的进出路段实施炮火封闭,让后续部队进不来、先头部队退不回去;“实施全歼”,运用各种歼敌手段,将进攻之敌全部歼灭在老山防御阵地前沿上。

****年**月**日凌晨时分,再次侦听到安南进攻部队的无线电码“准备开饭”的电报,这预示着敌军已经开始朝老山防御阵地前沿运动……。

军指挥部命令炮兵第四师,以130加榴炮(大口径远程炮,射程30公里)向安南军后方供给基地、炮兵阵地、后续部队、保障部队等可能集结或屯留的地区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

命令炮兵第320团,以122加榴炮对敌清水口附近地域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即行加大炮火密度;

命令三个小口径炮兵营,对老山防御前沿三公里地段内进行10分钟火力急袭,待取得战果后,再改用大口径火炮射击。……

30分钟以后,华军第一次火力急袭,运动中的安南军各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部分遭受重创。突然的打击也迫使安南军潮水般涌向清水口,蝗虫般密密麻麻地进入老山防御阵地前沿,相互之间喊叫着、辱骂着、撞击着……。

华军火箭炮一口气打了十三个齐射,85加农炮,152榴弹炮,133加农榴弹炮,甚至各师的坦克营把坦克也一字排开,就在阵地前200米处分六个点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红了。空爆弹、榴弹、燃烧弹,弹群所到之处,一炸就是一大片,大批的安南军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连炸起的硝烟都是红色的。

慌乱之中有的安南军在惊慌之中用电台明语向其上级报告:“本部建制已被打乱,请给予协调。”

还有的干脆在电台上大声急呼:“本部被敌炮火拦阻在某某地区,不能按时到达某某号高地,请求炮火支援。”……

接到呼叫的安南北方第二军区以群发电报形式电令各部:“迅速占领进攻出发阵地,按原定计划行动。”

得到这个情报后,军指挥部立即命令所有炮兵部队,对安南军的后方集结地清水口、老山防御阵地前沿,按计划实施地毯式轰炸。随着命令下达,万炮齐鸣,地动山摇,整个老山战区马上变成了一个啸叫与火光的世界。

这时安南军168炮兵旅加15个炮兵营按照北光计划预案,开始向老山防御阵地实施火力急袭。已抵达老山防御阵地前沿的安南军各步兵团队,开始排雷破障、开辟通路……。

整整一个上午,安南军都没能靠近老山防御阵地,那半天光炮弹就打出去一万多发,到中午12点,2.5个基数的弹药全部打了出去,在指挥所里的一个步兵团长***一听炮弹没了,当场就急昏了过去,一个步兵团,没有炮火的支援,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安南军6个团的攻击。

幸好军指在早晨一开炮,就马上命令从红河州调出的几百台卡车去拉炮弹。由于没有的炮火的支援,尽管士兵们拼死守卫,但安南军一个营还是占领了164高地。

下午13:00点,炮弹运到,炮群重新发出怒吼,集中全部火力猛轰164高地,顿时,164高地上硝烟秘迷漫,一片火海,步兵一个排45人随着炮兵火力的延伸往上冲,一下子就收复了164高地,安南军一个营数百人,只剩下6个活的,164阵地上尸横遍野,到处是残肢断臂,惨不忍睹。

164阵地的失利并没有使安南军退缩,相反更凶猛地冲上来。安南军士兵的表现也真是勇猛的无话可说,硬碰硬,6个团一批一批往上冲,少有的发动了营团级的集团式冲锋,老山防御阵地上士兵的机枪、炮弹象割草一样把安南军一批一批地击倒,鲜血把山坡都染红了。

此时,军指挥部开始指挥炮兵实施‘分段拦截’和‘关门打狗’。

以两个炮团全力封锁清水口,务使清水口以外的安南军“一个也进不来”;以一个炮兵团对八里河东山的安南军实施不间断轰击,令其无法居高临下产生威胁;又以一个炮兵团支援老山主峰的战斗;再以一个炮兵团加5个火箭炮营,对老山防御阵地前沿实施梳头式射击,务使“一个也不能出去”;以三个小口径炮兵营,对凹地、山头的反斜面及死角地带实施大密度轰击,用以打击敌人战地指挥所和二梯队屯留地;以两个85加农炮兵营,将火炮推至前沿阵地,用来消灭敌人进攻的坦克……。

此战史称“松毛岭战役”,是老山攻防战中最为激烈的一战,也是双方动用兵力火力最大的一战。双方共投入47个炮兵营,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5公里、纵深7公里的土地实施轰击;炮火之中,三万余名战斗人员在这块狭窄的地带上进行着殊死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