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篇、反“第二次大围剿”…
作者:怪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649

泽东头脑忒清醒,介石绝对不罢兵。

敌人的再次围剿,将变得更加凶猛。

应立刻抓紧战备,迎接疯狂的进攻。

连串的攻势作战,占领广昌和石城。

再克瑞金等县镇,形成更大的同盟。

摧毁豪绅土围子,健全政权党组织。

打击土豪分田地,巩固扩大根据地。

展地方赤卫队,筹集给养和款子。

总结反围剿经验,开展针对性教育。

天天搞军事训练,时刻准备挽霹雳。

上次“围剿”失败后,介石感到五内惊。

红军一天不铲除,眼中总有一颗钉。

恼羞成怒变疯狂,再次发出“围剿”令。

军政部长何应钦,南昌行营兼主任。

湘鄂赣闽统指挥,二十万兵成一统。

十八个师三个旅,来势凶猛赛杀神。

吸取惨败之教训,“严密包围”取“缓进”。

“稳扎稳打”推向前,“步步为营”真稳重。

从江西省的吉安,到福建省的建宁。

弧形战线八百里,四路大兵出征程。

每天行军速度慢,二十华里是远程。

明天部队行军路,头天探路一团兵。

军队驻扎一地方,建筑工事头一宗。

召集土豪和劣绅,组织民团搞策应。

还有“善后委员会”,俨然阎罗集阴兵。

得知敌军又“围剿”,泽东时刻挂心上。

派人侦查敌军情,将计就计打豺狼。

三月下旬发命令,南移整训筹给养。

不与敌军来接触,总部南撤到清塘。

广昌宁都和瑞金,驻扎红军三万郎。

此时苏区领导层,机构又添新人气。

成立苏区中央局,项英代理局书记。

泽东、朱德和曾山,作为委员进中局。

中革军委相继立,也是项英为主席。

担任副主席,总的前委已废弃。

中革军委政治部,兼职主任毛润之。

项英刚从上海来,各方情况不熟悉。

军事指挥不大懂,泽东仍负指挥责。

三月十八日和丽,扩大会议中央局。

敌军足有二十万,红军只有三万余。

双方力量悬除大,建议撤出根据地。

泽东坚决不同意,如果这样正中计。

只有凭借根据地,才能破敌得胜利。

你争我论老半天,未能形成啥决议。

四月上旬荷新绿,中央来了新同志。。

弼时、稼祥、顾作霖,到达革命根据地。

随后辗转到清塘,参加中央局会议。

传达“四中”会精神,与会同志无声息。

在汀洲会议以前,四军路线无问题。

许多经验很宝贵,值得大家来学习。

冒险去打大城市,这个教训应吸取。

国民党大兵压境,反“围剿”方针待定。

军情急火上房顶,**心神不宁。

委员们分歧严重,都好像再世孔明。

项英等许多同志,不主张在此抗衡。

为保全红军实力,可抛苏维埃区域。

这是中央的精神,文件上写得仔细。

有人主张“分兵”,让敌人不辨西东。

一则是目标转移,二则使包围落空。

毛主张“诱敌深入”,利用有利的地形,

依靠根据地群众,打一场人民战争。

倘若离开根据地,虎落平阳病大虫。

兵力应适当集中,若分散困难重重。

朱德震林少数人,坚决支持**。

毛润之赛过孔明,却落个寥若晨星。

东无奈提出建议,扩大范围再决定。

会场走出朱云卿,忧愁之情脸上横。

“大敌当前帅纷争,这可不是好事情。”

毛的建议被接受,会议仍在继续中。

军长政委参谋长,及军政治部主任,

几个特委的书记,统统到会议大政。

**分析形势,羽扇纶巾对隆中。

敌军虽强不一统,遇到不利各西东。

地利人和都不占,剿灭红军是做梦。

四路之中有强弱,避强就弱可获胜。

智慧星屈指掐算,罗列求胜的斧柄。

大多数红军将领,报以热烈喝彩声。

周以栗回顾往昔,热情赞扬**。

山沟里没有马列,简直是闭着眼睛。

几个特委负责人,声声附和齐赞同。

最终少数变多数,根据地中斩敌兵。

反攻地段定何处,中局会上又纷争。

有人主张在兴国,锋芒直指蒋光鼎。

十九路军被打垮,湘南赣南都可通。

泽东认为这不行,十九路军太强硬。

蒋光鼎和蔡廷锴,打败发奎大名鼎。

由东向西赣江限,战后发展困难重。

先打富田王金钰,向东横扫缚苍龙。

到达交界建宁地,筹措给养唤群众。

顺势扩大根据地,下次反剿还必胜。

经过讨论作决定,先从富田起雄风:

“坚决的进攻,

艰苦的奋斗,

长期的作战,

以消灭敌人。”

会后闲谈笑风生,古代《管子》有此经。

用兵者“攻坚则韧”,乘瑕则神” 章法精。

泽东争论不用典,事实雄辩能服众。

这一策略确定后,军民联合齐鼓动。

各军都开誓师会,大庆“五一”众欢腾。

“八大胜利的条件”,作为文件广发送。

红军部队三万众,东固山区隐身影。

时间长达廿余天,毕竟带来困难生。

有些战士求战切,有些战士不理解。

蔡廷锴和郭华宗,两师间隔五十里。

要歼富田王金钰,必须穿越这间隙。

舍近求远钻牛角,领导走得哪门棋?

泽东耐心做工作,心平气和说根底。

说这不是钻牛角,这叫诱敌就我棋。

待敌脱离阵地后,找准瑕疵歼动敌。

即便真是“牛角尖”,也要钻通让敌泣。

隐蔽待机过程中,不时传来虚消息。

影响人心起浮动,快打建议几次提。

泽东态度忒冷静,预定计划不放弃。

二十多天光阴过,终于来了好消息。

二十八师公秉藩,,四十七师一个旅,

脱离富田向东固,兵分两路杀声急。

毛朱果断下命令,消灭进攻东固敌。

并且准备不及事,明天犯敌何军机?

敌攻或者敌不攻,两种计划都得体。

命令下达第二天,白云山头毛彭立。

考察地形完毕后,泽东对彭话攻击。

红一军团三四军,正面打击把头劈。

红三军团打包抄,瓮中捉鳖鳖怎去?

傍晚截获敌电讯,白天情报没有虚。

毛朱立即作决定,主力穿插敌间隙。

钻过这个“牛角尖”,两翼包抄王金钰。

各路红军起晨曦,快速行进伏击区。

泽东赶上红三军,实地考察动神机。

东固通向中洞路,南侧小径多荆棘。

他令军长黄公略,兵抄小路疾如飞。

路上不准大声语,尽量做到无声息。

这一改变实效大,挽住光阴赢军机。

五月十六朝霞琦,白云山飘金羽衣。

**和警卫排,白云山头岿然立。

朱带总部少数人,同敌先头曾遭遇。

脱离接触不恋战,白云山上观战局。

毛朱相聚在一起,二人相商发令旗。

小径疾驰红三军,悄悄来到中洞区。

占据南侧小高地,居高临下显地利。

秉藩师尾离洞时,红军突然发神机。

战士个个勇无比,杀声阵阵弹如雨。

敌军霎时无所措,好像遇到天上宿。

战到下午五时许,该师大部成死尸。

秉藩师长被俘后,佯装一般而获释。

四军右路猛追击,个个赛过敬蔚迟。

四十七师一个旅,成了他的囊中食。

战告捷士气振,仿佛吃了热豆腐。

五月十九风正疾,红军东攻向披靡。

截住逃敌郭华宗,吞吃郭部一个旅。

四十七师第一旅,也被歼灭白沙地。

五十四师郝梦龄,逃离藤田星夜疾。

遁至永丰望天叹,红军神勇不可欺。

白沙战斗结束后,红军向东扫残余。

二十七师高树勋,奉命取道中村地。

向着藤田急推进,准备增援梦龄师。

二十一日抵中村,先头部队一个旅。

次日上午遭攻击。该旅被歼作沃肥。

毛朱率领方面军,到达宁都县南团。

只缘苏区中央局,长期随军多不便。

永丰县的龙冈村,驻扎中央局机关。

为加强统一领导,总的前委重组建,

估计时间应有限,加个“临时”余地宽。

毛朱彭林黄谭周【1】,都是前委会委员。

前委书记**,掌舵领航过险滩。

中村战斗结束后,双方军队仍森严。

第六路军朱绍良,三个师在苏区间。

王金钰部多被歼,麦黄季节心也寒。

经过广昌到南丰,仓惶好似丧家犬。

二十四日近午夜,毛朱联合下命令。

红军行进取捷道,先敌占领南丰城。

二十五日月上稍,前委齐聚严坊村。

临时前委首次会,军旅大事定方针。

明日主力全开拔,广昌西北古竹镇.

1】指朱德、**、彭德怀、*、黄公略、谭震林、周以栗

准备攻击这三师,大风起兮扫阴云。

二十六日天如洗,前委再会古竹镇。

得知敌军新情况,朱部三师集广昌。

决定改变原部署,进攻广昌扫魍魉。

二十七日枪打响,红军如虎下山冈。

五师一部被歼灭,一天激战取广昌。

敌军师长胡祖玉,身受重伤一命亡。

鉴于朱部逃南丰,遁逃之时炸桥梁。

前委召开三次会,决定向东打刘郎。

刘和鼎师在建宁,山峦起伏有屏障。

红军很快到建宁,刘郎做梦都没想。

歼灭刘师三个团,武器物资获大量。

西药可供半年用,怎不叫人欢若狂!

二次“围剿”被打破,屈指光阴半月长。

赣江东岸到闽西,打了五个大胜仗。

歼灭敌军三万余,痛快淋漓写诗章:

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白云山头云欲立,

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

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

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

为营步步嗟何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