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篇、主席反对打赣州,硬…
作者:怪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496

宁都起义第二日,闽西苏区寒流急。

秘密交通护送下,恩来到达有人气。

十二月底到瑞金,就任中央局书记。

一月上旬开全会,讨论执行党决议。

还是原来老问题,就是攻打大城市。

会前征求**,主席表示不同意。

中心城市有屏障,红军攻城无技术。

恩来同意这意见,临时中央维原议。

以前反对攻大城,当时都是正确的。

现在形势很有利,与时俱进改主义。

即使南昌攻不下,其它相比较容易。

抚州、吉安和赣州,至少一处可破敌。

占取数个大城市,一省数省先胜利。

革命果实硕又肥,人民才能揭竿起。

中央令打大城市,群雄气魄冲发际。

昂藏七尺谁示弱?军人气质闪淋漓。

俄共东宫都敢打,我们谨小又慎微。

其中不乏无心人,惟命是从欠考虑。

当然也有稳妥者,就是不知己和敌。

还有“假洋鬼子”者,居然数典能忘祖。

决定去打大城市,不管后果会如何。

但是先打那一个,再次坠入唾液河。

抚州城边朱绍良,兵力竟有十师多。

吉安周围有陈诚,五师兵力持金戈。

赣州守军比较少,城外没有弯弓月。

多数倾向打赣州,赤膊上阵奋黄钺。

主席仍然不同意,说是闽粤咽喉区。

三面环水墙高筑,易受难攻兵家忌。

前年三月攻赣州,包围三天白费力。

现在赣州南北地,都有重兵在屯集。

它是赣南中心区,蒋军绝不轻放弃。

红军现在力不足,技术装备也很低。

如若强行攻此城,必是久攻不克局。

即使要打可变通,采取围城打援术。

多数成员一边倒,执行指示开此役。

主席又次成少数,只得仿效富田计。

叫叫前线指挥员,听听他们何主义?

项英却说不用问,说他问过彭德怀。

可不可以克赣州?德怀回答很爽快。

估计?旅六千余,地方不过两千外。

蒋贼只要不增援,赣州必然能攻开。

会议少数从多数,攻打赣州动起来。

一月十日风似锥,中革军委训令吹。

很善战的彭德怀,担任前敌总指挥。

再派中央王稼祥,前线督战锣鼓催。

途中有人把话撂,打开赣州剑出鞘。

泽东实在太傲慢,敢与领导唱反调。

一月中旬腊月里,瑞金叶坪中央局。

主要成员开会议,主席主持论时局。

中央来的代表团,全部成员都出席。

日本发动事变后,时局骤变必无异。

日寇大举侵华夏,抗日**必兴起。

阶级关系大变化,抗日策略应考虑。

代表团的一些人,再次指责出恶语。

日本侵占我东北,主要目标是苏俄。

如果不作此估计,是右倾机会主义。

不提保卫大苏联,典型右倾大问题。

批评来势很凶猛,主席沉默不言语。

致使会议记录员,无法再往下面记。

中途更换主持人,使得会议开下去。

处境越来越困难,又染重疴倒下去。

会后不久请病假,中局同意他休息。

中央政府常务事,暂有项英来料理。

一月下旬好天气,瑞金城郊华山去。

主席带着警卫班,闭目养神古庙里。

耳畔无风风声疾,院中无雨雨点急。

日寇践踏我国土,无数同胞血泊里。

红军攻打赣州城,谁能告我安危几?

一月二十八日早,东华山上看报导。

获悉日本攻上海,上海军民怒火烧。

主席抱病挥狼毫,对日抗争宣言稿。

自从去年九一八,日本大举侵华夏。

强行占领东三省,沿海沿江大烧杀。

上海嘉定燃战火,将我人民来践踏。

?望东北和淞沪,断柳枯木民无家。

并且战火在蔓延,企图亡我大中华。

我苏维埃共和国,全体红军和民众,

以民族革命战争,迫使日寇滚东瀛。

因为没提保苏联,差点被打入“冷宫”。

拖到四月十五日,《红色中华》才刊登。

主席休养华山冈,春风荡漾心不畅。

三份春意两份愁, 还有一份是寒伤。

小麦春寒分蘖少, 桃李天凉果不爽。

不枉东风吹落泪, 只缘红军受创伤。

赣水苍茫眉峰聚, 柳芽作菜柳丝长。

人静鸦惊春若霜, 不眠独自步风廊。

合眼忽闻号角响, 赣江止流军悲壮。

诏书封封随军上, 所向恶狼逃仓惶。

三月上旬一日晨,细雨蒙蒙愁丝长。

项英驱马华山上,赣州前线多损伤。

中央红军打赣州,三十三天亮刀枪。

城未攻下反受围,造成三千人亡伤。

要求主席停休养,奔赴前线献计囊。

主席立带警卫班,冒着风雨上战场。

经过调查知真相,中局会议说衷肠。。

探讨经验和教训,下步方针作主张。

主席会上发言说,攻打赣州筑成错。

应该回师赣东北,那里敌人力量弱。

转入外围攻击战,以出击把巩固作。

但另一些人认为,攻打赣州没有错。

按照中央指示办,政治理论都正确。

胜败乃兵家常事,无需别人乱指责。

现在撤围于赣州,不打赣州谁说过?

“进攻路线”要贯彻,中心城市还要夺。

主张红军开湖南,旌旗猎猎斩阎罗。

主席意见被否决,也未向湘来开拨,

决定夹着赣江下,赣江流域绽硕果。

中心城市相机夺,落实中央大决策。

红一、红五两军团,合编组成中路军。

红三、红十六军团,合编组成西路军。

主席随行中路军,北上福建荡乾坤。

红一军团的领导,就是*聂荣臻。

年二月九日,朱委员长忆过去。

赋诗《经闽西感怀》,针对此事表惋惜。

“不听仙人指:

寻求武夷颠。

越过仙霞岭,

早登天台山。

赣闽成一片,

直到杭州湾。

出击求巩固,

灭敌在此间。”

诗后注释很清晰,“仙人”就是**,

句以下各句子,主席指示化珠玑。

国民党军事力量,福建是薄弱无钢。

除第四十九师外,全部是保安武装。

红十二军在闽西,新占了武平上杭。

守城的地方部队,溃败后广东退往。

根据这新的情况,主席有新的主张。

北上宁都的途中,改变行军的方向。

提出向闽西发展,打通了林聂思想。

林聂向军委报告,赞同主席的主张。

粤方派兵入闽赣,讨赤灭共集结忙。

在这新的形势下,主席指示更见长。

红一军团到长汀,休整待命擦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