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迷云疑雾(一)
作者:凌烟阁书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27

“都督只需如此这般,宋先生,霍将军等便可顺利回城!”端木淳熙道。

“……这个……”范阳沉吟稍许,颔首道,“有理!就按端木先生的办!”

“大帅!”吕德兴掀开大帐账幔,大踏步闯进来禀道,“唐军出城了!”

“噢?”楚云亭放下手中的书卷,站起身来道,“多少兵力?”

“末将估算了一下,大概两万上下!”吕德兴道。

“两万?”楚云亭皱眉道,“城塞内的唐军兵力至少有五六万,出城只有两万,只怕别有所图!”

顿了顿,楚云亭道:“走!传令诸将,也点齐步骑两万,随本帅列阵观瞧唐军的虚实,且看有何企图!”

“诺!”吕德兴躬身领命退了出去。

不多时,汉军一万“猛虎中军”和一万鹰扬游骑分别在严光烈和吕德兴率领下,在土城前列下阵势,楚云亭在严光烈,吕德兴,以及需要将功赎罪的金涛等将领簇拥下,在步骑大军最前面一字排列开来,定睛观瞧对面唐军的阵势。

唐军共计两万人,步军一万,列为方阵,骑兵一万,分为两部,每部五千,分列步军方阵左右翼。在步骑军阵最前列,一字排开八员战将严阵以待。唐军步骑军阵可攻可守,距离城墙甚近,显然是提防汉军突然趁机攻城。

楚云亭观瞧了一会道:“这唐军两万人,城内还是有约四万的兵力,我们若趁机攻城讨不了便宜,反可能被城下的唐军给冲杀一阵。显然,唐军出城不是为了进攻我军。”

“那唐军是何用意?”严光烈和吕德兴齐声疑道。

楚云亭摸摸胡须,沉吟半响道:“既然唐军不是打算进攻我们,那么很可能是为了吸引我军的注意力!”

“吸引注意力?”吕德兴一震,“难道唐军要接应人入城?”

“这是可能之一,”楚云亭既点头又摇头道,“若是接应人入城,趁夜色接应岂不更好?现在午时之后,烈日仍然高悬于天上,光天化日之下,无迹可以遁藏。”

“难道唐军又有援军了?”严光烈若有所思道。

“不可能!”楚云亭瞥了一眼安东城,“我们在南面已经部署好了防线,不要说唐军大军,即使化整为零的小股哨骑也别想过得了。目前柴桑郡还在我们手中,虽然河北郡已经被唐军夺回,不过唐军要从陆上北上,我们不可能到现在都没有消息。”

顿了顿,楚云亭道:“若唐军又来援军了,那也只可能走海路。若是走海路,唐军只能从安东城出来,不可能绕到别处,和安东城内的唐军里应外合!”

“大帅,”靠后的金涛此时低声道,“若唐军仍然走海路,但是是从距离安东较近的地方登陆呢?”

“……”楚云亭回头看了一眼金涛,沉吟稍许道,“有些道理,不过自唐军从安东登陆后,我们对唐军从海路登陆这一战术已有提防,各地日夜均有哨骑在海岸巡逻。如果有异常的话,我们也能得到消息。”

“大帅,”金涛又道,“若唐军援军派人先进安东城,和城内唐军约好时间,然后在事先计划好的地点登陆,若合围我军哨骑,致使军情回报延误,那岂不糟糕?”

“……”楚云亭不禁又看了金涛一眼,“你倒有些见识,这一点倒是不可不防。”顿了顿,“来人!传令!令南面防线严加防守,一旦有敌袭,立刻禀报,并且务必坚守一个时辰以上,等待援军!”

“诺!”一旁传令兵应声领命而去。

“大帅,您看!”吕德兴突然喊道。

“……”楚云亭循声望去,但见对面唐军阵中越出一将来,策马缓缓而行。此将手持一柄偃月刀,坐骑是一匹黄骠马,端坐马上好生威风。

未几,对面唐将在弓箭射程外停了下来,高声喊道:“对面的汉军听着!某乃大唐太子太傅,忠勇侯,后将军麾下步军第一军团大将雷震霄!谁敢出来挑战!”

“挑战?”楚云亭吃了一惊,有些摸不着唐军的真实用意。

“大帅,末将愿意出阵!”严光烈抱拳请令道。

“不可!”楚云亭断然拒绝道,“将军虽勇,然当下的唐军也是勇将辈出,将军固然胜了,对唐军也并不会伤筋动骨。而我大汉到现在阵亡大将已经有数员,将军若有失,对我军士气将更是雪上加霜。而且,金涛的忧虑也不无道理,本帅也担心唐军是在拖延时间,我们应当回土城固守,静观其变!”

“大帅!”严光烈抱拳恳请道,“可是我们若不应战,对士气打击也是有的!唐将虽勇,末将自信纵然不敌,也是能全身而退的!”

“不行!”楚云亭面色一肃道,“我军目前已经伤了元气,不得再有任何的损伤,本帅纵然背上个临战畏敌的罪名,若没有八成的把握,本帅绝不轻易出战!传令!严令全军,不论唐军如何挑战辱骂,都不得出营,只能坚守!违令者斩!”

“诺!”严光烈吕德兴等无奈只得领命。

于是,汉军便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交替掩护退回了土城,只留下了唐军在对面。

见汉军无人应战,雷震霄便退回本阵,裴文寂,燕飞,蔡香儿,戴秉忠,何远山,尤俊仁,葛彬等迎了上来,雷震霄笑道:“如今这汉军也是吓破了胆,竟然不敢和我们对阵了。”

“哈哈哈。”众将皆笑了起来。

“我们就依端木先生和都督的命令,在城下列阵耗上几个时辰,”雷震霄打起精神道,“只等宋先生霍将军回来!”

“雷将军说得是!”裴文寂等齐声附和。于是,唐军便背靠安东城,列阵吸引汉军的注意力,而对面的汉军也严守楚云亭的命令,并不出土城搭理唐军。

对于楚云亭而言,这一生他也没有搞清楚唐军在安东城下的这次举动是何用意。

是夜,宋丞和霍登云等一行人被吴廷玉用战船给接了回来,一进安东城,范阳,端木淳熙等人便迎了出来。

“都督,端木先生,”宋丞躬身一礼道,“幸不辱命,在下和霍将军东行顺利,带回了人参,太傅有救了!”

“我就知道宋先生和霍将军定能马到成功!”范阳喜形于色的道。

端木淳熙微微一笑,看见了彭博、朗宁、皇甫观、张继庸等四位不是匈奴人模样的陌生人,于是道:“宋先生,这几位是?”

“噢,”宋丞连忙引荐道,“端木先生,这几位是我和登云东行时遇到的壮士,说来这千年人参还是他们无偿赠送的!”

接着宋丞分别指着四人道:“这位是彭博彭先生,胸有韬略,腹有甲兵,博闻多识,乃是大贤。这一位是朗宁郎先生,医术精湛,博闻多识,深知治国安邦之道。这一位是皇甫观皇甫先生,有万夫不当之勇,精通兵法,深谙统兵之道。这一位是张继庸张先生,武艺超群,具有极强的统兵能力。这四位皆是大贤之才,随我们回来便是投我们西军来了。”

“对,”霍登云也补充道,“在下和皇甫观张继庸两位交过手,我们战了七八十合均不分胜负。”

“喔,”端木淳熙不禁有些意外之喜,不由端详了四人,在皇甫观面上目光多停顿了稍许,然后道,“有四位大贤来投,太傅想必会十分高兴。请四位先在安东城内安顿下来,待太傅病愈之后,我们再向太傅引荐,相信太傅一定会给四位委以重任!”

“多谢端木先生,”彭博,朗宁,皇甫观,张继庸四人连忙躬身一礼道,“多谢宋先生!”

“端木先生,”宋丞蓦然想了想道,“郎先生医术精湛,何不如请他替太傅诊断一下?”

“对,对,对!”一旁的范阳大喜道,“这么久三弟均未曾醒过,自护军南下之后,军中便再无医术精湛者,现在郎先生来了,这可感情好,就请郎先生为三弟把把脉,看看目前病情如何,是否还需要寻别的办法!”

“不可!”端木淳熙立刻否决道,“此事万万不可!”

“为何!”范阳等人齐齐一惊,均目露异色看着端木淳熙,蔡香儿眼中更是露出了一丝杀机。

“……”端木淳熙一摊双手道,“道理很简单,护军大人乃是太傅至亲,而且护军的脾气大家也应该知道,护军的医术水平大家也应该知道,如果在护军没在的时候,我们再找另外的医士替太傅诊治,护军回来,大家可承受得起?这不分明是不信任护军大人么?”

“这个……”范阳也不禁有些为难起来。

端木淳熙道:“这样吧,郎先生可以远远看一下,不用替太傅把脉。曾经听闻医术高明者,一看病人的面容,便知道病理,郎先生既然医术精湛,当能看出一二,纵然看不出,也能看出太傅的病情是否沉重,然后再吩咐我们该如何护理。这样以来,也不算是和护军在医术上争个高低,想来护军回来不会找我们的麻烦!”

“也好!”范阳点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