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在建筑工地住下来了。王小光拣来几口灰砖,给她砌了一个简易的小灶。 她去市场买了一只铝锅,一只小炒锅,再加上油盐酱醋锅铲砧板之类。每天放工时,王小光从工地上拣回一些废木头回来,堆在床底下。她每天都用这些废木头烧火做饭。每天一大早,她出去一趟,买回一天的菜回来。她手中现在就只有工厂结算给她的最后一个多月的工资,六百来块钱,所以买不起好菜,她总是买一大把青菜,隔两天才买一点肉,用青辣椒炒了,自己还舍不得吃,总会留一点给丈夫吃。她一直在算计着手中的那一点钱呢,她想:这六百多块钱得用两个月,等这点钱用完了,才让小光给她掏生活费,这两个月小光的工资就先存起来,以后孩子出生以后花销还大着呢。所以对李兰来说,怀孕想吃个什么东西,那就是罪过,都没有钱,哪敢有这种想法呀?她吃的最多的东西,依旧是红糖,买回来冲糖水喝。然后就是苹果。市场上有卖四块条一条的苹果,用小塑胶袋子装起来的,一袋差不多有二十个呢,偶尔她买一袋回来,当然买回来了也不是她一个人吃,王小光也跟着她一起吃,有时候吃苹果的时候,碰巧杨三贵也在,就给杨三贵也塞一个。不过杨三贵客套,每次给他的时候,他总是推脱半天。她的小灶和工地的大灶紧挨着,所以,当她坐在小板凳上择菜,或者生火做饭的时候,工地上做饭的大婶也开始忙了。大婶也是四川的,没有住在工地上,总是一大早就来做饭,晚上收拾好了碗筷就回去。白天人们都出去干活去了,屋子里面就只剩下她们两个,李兰就和大婶说说活打发时间。她只用做一个人的饭菜,大婶那边要做一大群人的饭菜呢,有时候忙不过来,李兰就上去帮一会儿忙。大婶见李兰也可怜的,有时候工地上做个好吃的菜,见李兰没有买,做好了就会偷偷地给李兰盛上一点,让她快点吃掉。
这天两个人坐在板凳上,一边择菜一边拉家常。大婶问她:“你的预产期是什么时候啊?”一问到预产期,李兰说:“我还没有去医院检查过呢。”大婶说:“你该去医院看一下。”李兰说:“小光一直在干活,我一个人不熟悉路线,所以没有去。”其实说不熟悉路线是假的,就算不熟悉路线,坐个摩托车出去不就行了?李兰是舍不得花钱。听说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就会给你建卡,以后你就得定期去,一去医院啊,没有问题也要被医生说成有问题,今天要打这个营养针,明天要打那个营养针,还给你开个什么补品回去吃,得花不少钱呢。他们这种小户人家,哪承受得起呀?大婶说:“李兰,这养孩子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小光再忙,你也得让她陪你去看一下。现在的孕妇,都娇贵得很,一定得定期去检查。我家那个儿媳妇,现在快生了,她可没有你这样好,我每天一大清早,就得给她买好了菜才来呢,晚上回去了还得给她洗衣服,她在家就做两餐饭吃,而且想吃什么我就得给她买什么,我这份工资全都贴到她身上去了呢。”李兰说:“我过几天再去做检查。”大婶说:“这个检查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忽视,一定得去,很多问题你自己看不到,医生却看得到呢。”李兰说:“是。”大婶又说:“闺女呀,我看你真的是个好女人,我家儿媳妇可没有你这样好养,现在几乎都是我拿钱把她包着的。”李兰说:“大婶,你别说了,这都是命,我的命没有你家儿媳妇命好,所以我要多吃一点苦。”大婶想了想,也说:“女孩子呀,就是菜籽命,落了肥处就是肥处。”她说完这句话,突然觉得在这种场合不适合说这句话,于是接着说:“你看,我都说什么啦,每个女人都要怀孕呢,我也不是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我们那个时代的人,那才真正叫命苦,怀孕了哪想去医院检查呀?哪知道什么预产期呀?头天还在做事,第二天一早,肚子疼,就躺到床上去,没有过多久,孩子就出生啦。你们呢,碰上了好时代,你们的时代比我们的时代好。”大婶只顾自己说着,李兰呢坐在旁边耐心地听着。其实,就算碰上了好时代,李兰也没有碰上好男人。如果碰上了好男人,她还会住在工地待产吗?还会想吃什么都没有钱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