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干旱一
作者:万传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00

春旱。玉为播种下去以后,半个月时间没有见落过一次雨。本来要发芽的玉米地里,却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人们急了,玉米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作物呢,有人去地里刨开土壤看过一,种下去的玉米种子,下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地里睡了半个月还是老样子,一点都没有变。地里没有水份,再好的种子种下去也是白种。看来他们种到地里的第一批种子已经是白浪费了。当然,农民们心疼种子的同时,更担心的是:这次干旱会持续多久,等到下雨以后现来补种玉米能不能赶上节气?农民们心里这样想着,但是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买回了玉米种子,他们心里知道:只要老天降下一点雨,把土壤稍微打湿一下,就得把种播种下去。

因为天旱,张家湾中学和小学都已经停水了。小学干脆每天只上几节正课,中午的两个小时休息时间改成半个小时,放学生们回家住宿。中学呢,当然不敢让学生只上几节正课,因为学校知道,那些本来就厌学的孩子,要是被学校这样放着,他们就不会回到学校来了。,等到自来水供应得上的时候,教室里又会空下许多桌椅。而且上半年正是学校收获的时候,初三的学生都忙着备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都得抓紧教育?幸好中学操场左边有一个很深的坑,坑里一年四季都有一湾水。以前镇上还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中学生就是吃这个坑里面的水的,后来有一年学校里面很多人得了黄疸性肝炎,经检查说就是因为长期吃这个坑里面的水才得病。从那次事件以后,中学改吃自来水了。可是现在自来水停了,学校又不放孩子们回家去住,就只能吃这个坑里的水来救急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下了课以后,总会有人提着桶,排着队到坑里面去打水。当年吃这个坑里的水的时候,学校沿着坑的壁上修了一条长长的台阶,沿着这条台阶可以下到坑底有水的地方去。算张家湾中学风水好,孩子们下坑里去打水都能平平安安地回来,没有发生过一起落水事件。

春平还在上小学,他每天都要回家去住。于他而言,回家去住是一件好事,虽然每天来回得走上十里路。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他提着一盒饭去上学,这是他的午餐,虽然到中午的时候,饭吃到嘴里已经凉了,但是这样可以节省一些生活费。

杨二贵兄弟俩屋子旁边的那口水井已经断水了,井底的淤泥被太阳晒干了,裂开来像龟甲。这口井可是兄弟两家人的供水基地。水井干了,就得到后山上去挑水了。后水上有一股水,一年四季不会干,就算全杨家庄人家里的水井干了,那儿的水可是依旧源源不绝。那口井不知是何年何月何人所挖,现在那儿已经没有人家了,不过从井边留下的来的痕迹可以看出,以前这里曾经有过一户人家。这口井长年没有人用过,井的四周杂草丛生,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落叶。它已经被杨家庄的人们遗忘了。现在天旱了,人们才记起这口无名的水井来。不知道是谁最先来这儿取水的,当杨二贵挑着一担空桶来到井边上的时候,井周围的杂草已经砍得干干净净了,水井上面的落叶也已经捞得干干净净。一看到那一汪绿绿的水,杨二贵随着天旱而来的干枯的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他先从山上的桐仔树上摘下一片叶子,卷成漏斗状,装了满满一漏斗水起来,许到嘴边喝了个够,才放下水桶,挽起满满一担水,高兴地挑了回去。有了水,日子就好过了。他挑着一担水回去,路过母亲家门口的时候,母亲胡氏问他:“二贵,你这水是从后山的那口荒井里挑来的?”杨二贵说:“是的。”杨二贵的嘴里应着声,可是他依旧挑着水朝自已家门口走过去。这一路挑下来,可辛苦呢,眼看就到了家门口了,要是歇一下扁担,把水弄泼一些到地上就太可惜了。胡氏看着杨二贵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家里的那担木桶,光桶都有十来斤重。自己年纪大了,挑不动水了,这后水的水她是想吃都吃不上嘴呀!没有水了,比没有粮更可怕,这日不子怎么过下去呀?

杨二贵还算是个有良心的人,给自己家里挑了三担水,就来到了母亲家里,走进厨房挑起水桶就去了后山。不一会儿,就挑来了满满一担水放进了厨房。从此以后,每天早晨过来帮她挑一担水,仅仅只是一担。儿子已经主动给她挑水了,老人也不好意思让他再多挑一担了。这一担水只够淘米洗菜。用完的水她不敢浪费,都提到猪圈里面给猪喝了。人缺水,连猪也跟着缺水了。猪圈里面有两条猪,每次提了一桶水过去,倒进了猪食槽,只听见猪喝得阵阵响。不一会儿槽里面的水就已经光了,只见空空的猪食槽。可是猪显然没有喝够呢,抬着头,张大了嘴巴直叫。猪没有水喝,毛都不光滑,更别说长肉了。至于牛呢,只能让二贵挑水的时候,帮着带到后山,让牛在井边喝饱了再回来。还好小学放孩子每回家来住。春平虽然还小,力气可比她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婆大。每天春平回来的时候,杨二贵家里就没有水了,又得上后山去挑水,春平正好和二叔一起上山去挑水。杨二贵三前,春平跟在后面,叔侄两个同去同来。到了水井边上,杨二贵先是把自己的两只桶装满了,再帮春平挽水。春平力气小,每次只能挑半担。挑了两次水,时间也就不早了,杨二贵两口子晚上洗澡做饭的水够用了,他就不上后山了。二叔不去后山,春平也不敢一个人去挑水了。这一担水也得省着用呢。没有水,祖孙两个隔几天才能洗一个澡。幸好没有流汗,身上也没有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