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兰来到了广东以后,杨大海从外面买回了一张席子,白天的时候把子收起来,晚上就铺在地上,屋子里面的大床给母亲和刘如玉睡了,自己则打地铺。当然,让他去租一个大一点的房子不是没有钱,金发工业区的房租也没有贵到哪里去,两室一厅的也就三百块钱就可以租到。母亲来了以后,刘如玉就说要出去找房子,可是吴玉兰说,他们的那间屋子够住三个人了,反正她也只是玩几天就走,将就一下,免得花钱。杨大海想:这样也好,把换房子的钱省下来,给母亲吃好一点,玩好一点更实惠。
吴玉兰还是第一次在城里生活。在家里她起早惯了,所以来了广东以后也如此。夏天天亮得早呢,还才六点钟天就大亮了。虽然她总轻轻地起来,但是睡在她旁边的刘如玉总能在她起来的时候醒过来。见她起来了,刘如玉也要跟着起来,可是吴玉兰不让她起来,说自己睡不着了才起来透一下气,吴玉兰起来以后,却找不到事情可做。屋子又小,孩子们还在睡着,她就下楼走一圈,然后回去做早餐了。等早餐做好了,孩子们也起来了,吃了早餐就去上班。孩子们出了门,屋子里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人了。想找个人说话吧,大家都是租房住的,白天大多忙着上班,没有人在家里。就算有人在家里的,也是把门关得紧紧。一个人呆在屋子里面闷死了,她就锁上了门,到楼下去转一圈。吴玉兰平时在家里很节约,现在来广东玩,也一样舍不得花钱。孩子们给她买菜的钱,她把菜钱捏得紧紧的,舍不得花。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就吃从家里带来的腊肉和咸菜。家里面带出来的菜吃完了,她才去菜市场买菜。每次让她出去买菜,她总是买最便宜的菜回来。不过,就算是最便宜的菜,她也做得很可口。她总是早早地做好了饭,就等着孩子们下班回家。刘如玉看她这样节省,后来买菜的事情就是刘如玉和杨大海两个去做了。他们尽量买好一点的菜回来。母亲来广东了,怎么也得让她生活得好一点,虽然自己挣的钱不多,但是那份工资已经能让母亲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了。平时他们要上班,星期天才能带着她出去玩。附近好玩的地方都带她出去玩过了,吴玉兰活了半辈子,也算满足了。村里和她年纪相仿的这一拔女人,她是第一个来广东玩过的呢。
住一楼的是房东老太婆,说是房东,其实她不是真正的房东,她同吴玉兰一样,也是外省来的,不过她来得早,租下了这整整一栋房子,每个月给房子的主人一笔钱,然后她又把这些房子租出去,从中赚一笔钱。据她自己说也赚不了多少,也就一千多块钱而已,够她和老头子两个人生活。房东老太婆还有一门手艺:缝补衣服。每天早晨,打开房门,她就把自己的那部旧缝纫车摆了出来,风雨无阻。靠着这门手艺,再兼带着从工厂里面接一些剪线头,或者是穿朔胶花的手工活儿干一下,每月也能挣到一小笔钱。老太婆告诉吴玉兰,她做这些杂活,干一个月居然和进工厂做一个月差不多。房东老太婆也是挺寂寞的,老头子喜欢打牌,白天除了吃饭的时候在家里,其余的时候基本看不到人影。吴玉兰下楼来了,两个寂寞的人在一起说说话,就把时间打发走了。这天房东老太婆问吴玉兰:“你想不想接一些活儿做?”吴玉兰正玩得无聊呢,一听说有活儿干,她自然是想去做呀。这样一来,每天挣一点儿菜钱回来,就不用花孩子们的钱了。所房东老太婆介绍了穿塑胶花的活儿给吴玉兰做。这是一份细致活儿,塑胶花瓣得一瓣一瓣地穿上去。不过,在家里做过了鞋垫,穿塑胶花的活儿也难不倒她。吴玉兰接到活儿以后,要么坐在房东老太婆的家门口,要么坐在出租屋里穿着塑胶花儿,干一天挣的钱倒也够在外面买菜零花的。不过房东老太婆虽然介绍了活儿给她干,但是那些活儿也不是天天都有的。房东老太婆没有塑胶花儿穿的时候,还有一架缝纫机呢,可以拣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干,可是吴玉兰没有活儿干的时候就只能是干等着打发时间。
所以她盼望星期天。星期天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陪她说说话,或者带她出去转一转,不过,一个星期七天,只有一天是星期天。附近的商场超市吴玉兰都跟着孩子们去转过了,好玩的地方也去阮过了,来广东以后孩子们给她买了几套时髦的衣服,平时她一个在的时候舍不得穿,还穿从家里带来的旧衣服,跟着孩子们出去玩的时候才穿。她知道出去的时候一定得穿体面一点,这样在外面遇见了孩子们同事,她才不会给孩子们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