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胜男渐渐适应了城市的生活,不过她还没有忘记老家的样子,她老是想着家里的猎呀,鸡呀,想着家里的牛呀,还想着地里的庄稼。所以,有时候一觉醒来,她就会问:“奶奶,我们喂的鸡,还有大白猪,还有大黄牛,它们饿了没有?”奶奶告诉她:“爷爷在家里专门喂它们,它们不会饿。”小胜男说:“让爷爷把家里的大黄牛和大白猪牵过来。”看来,关于老家的一切,在孩子的心灵里面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位置,所以小小年纪的非常容易忘记事情的她,却也抹不去对老家的那一片记忆。
其实离李兰他们租住的不远处就是乡下。只是平时很少人去那儿。那天下午,有同事约李兰去乡下摘菜。据同事说乡下农民自家菜园种的菜比菜市场卖的菜干净,没有打那样多的农药。这一点李兰是相信的,哪个农民会朝自己吃的菜上面洒太多的农药呢,除非是虫多得不得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去滴上一两滴农药的。李兰问了问价钱,同事告诉她,价钱和菜市场一样,到了菜地,人家会给你一个筲箕,让你自己去摘,你看哪个好就摘哪个,摘好了,秤了再给钱。而且农户的秤也比菜市场的秤准。一听说有这样的地方,李兰就答应和同事一起去,乡下的空气也比市场好,去那儿还可以呼吸一下干净的空气呢。想到呼吸干净的空气,李兰就带上了胜男和婆婆一起去。
她们去的菜地在一个池塘边上。一块平平整整的菜地,看起来也有五六分吧。地里面种了茄子、苦瓜、上海青、西红柿,还有几行辣椒。主人给他们每人一个筲箕,他们就进园子摘菜了。菜园里面,菜的长势真好,李兰在园子里面小心翼翼的摘着菜,有种回到自家菜园的感觉。如果不是摘完了要秤秤算钱,她还真会把这儿当成自家的菜园呢。小胜男也是好久没有到地里头玩了,到了地里,不停地叫呀,跳呀,还时不时用小棍子撬地里的泥土。李兰一边摘菜一边叮嘱孩子:“胜男,跟在妈妈身后,别跑远了。”孩子应了声,依旧自个儿玩着。
菜园尽头的杂草丛中,拴着一头水牛。进菜园的时候,大家都没有留意,下了菜园就只顾摘菜了。不过,孩子很快发现了那头牛。在地里玩了一下,她就朝水牛那儿跑过去了。孩子就喜欢牛了。家里的老黄牛是很温顺的,她总喜欢拿着小棍子打牛的屁股,或是让爷爷把她抱起来,伸出手去摸牛的脸。每次和牛玩的时候,牛总是甩甩大耳朵,然后伸出舌头,轻轻地添一下她的手。好久没有见到自己家的牛了,看到了水牛,小胜男高兴极了,一边叫着:“牛牛”,一边向牛跑去。李兰听见她叫牛牛,对她说:“不要乱跑啊。”然后又继续摘茄子了。摘了几个茄子,她突然觉得不对劲,身后没有孩子的说话声了。她抬起头,四下望了望。这一看,把她吓得可不小,孩子正一步一步地向水牛靠近!
李兰摔掉筲箕,朝孩子那儿跑过去。从菜园到拴牛的杂草丛没有几步路,可是对于李兰来说,这几步路却非常遥远。她整个人像一只箭,很快就穿过了菜园,到了杂草丛。这个时候,孩子就要走到牛的前面了。牛见有生人过来,大声叫着,腿向后退了几步,头向着窜着,看样子准备向生人发起进攻。李兰抓住了孩子,拖着她向后退。小胜男见母亲拖她,生气了,伸出小手打着母亲的背,嘴里一个劲地说:“我要去看牛,我要去看牛。”李兰说:“你要看牛就站远处看,不要走到它跟前去了。”小胜兰说:“我要摸牛的耳朵,你抱起我,让我把去摸牛的耳朵。”李兰说:“那头牛会用牛角顶你的,不要去摸它。”小胜男不相信,吵着要去。李兰只好强行抱着她走了。小胜男一路哭着回去,到了晚上,睡觉了说梦话,还在叫“我要去摸牛的耳朵”。
以后好长时间,孩子总吵着去菜园,说要去找牛牛。不过,李兰从此以后再也不去乡下摘菜了。想起那一幕,真是太危险了。孩子来广东也一段时间了,也该送她去幼儿园了。李兰抽空去家门口的幼儿园看了一下,环境还不错。幼儿园的名字起得好好,叫小星星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未来的星星呢。她有几个同事的孩子就在这里上幼儿园。如今社会,不像以前那样,一家养一大窝孩子了,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呢,少数家庭有两个孩子,因为孩子少,自然是宝贝了。幼儿园上半学期的学习时间已经结束了,放了假了,不过又开了几个暑期班。依旧是周一到周五上学,学费还是正常收费,四百块钱一个月。上暑假班的孩子也不少,当然大都是外来工的孩子们。父母平时要上班,没有时间带孩子,只能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去了,孩子在幼儿园有伴儿玩呢。李兰去给小胜男报了名。又给孩子买了几套新衣服,就把她送进幼儿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