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节 冲突三
作者:万传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7

接着讲课。客户来了,问你们:你们工厂有没有性别歧视,有没有民族歧视,怎么回答?没有。其实性另歧视有,男工人每天比女工人高一块钱。大家心知肚明,不过他们不会说。有没有民族歧视?也有。少数民族的工人,特别是那些不会讲汉语的工人,在工厂里面是没有地位的。这倒不是工厂把他们怎么了,工厂发给工人的工资,都有计算的方式,不会少给一分,但是少数民族类的工人拿到手的工资,比这些汉族的,自己找工作进厂的工人得到的工资少得多。据说他们每个月的工资是固定的,八百块钱一个月。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如今的珠三角闹员工慌,到处招不到人,金发电子厂的订单多,又没有人做,负责招聘的人事部主管把这个问题反映上去了,上面也想过很多办法,却还是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刚才公司的一个经理,也是因为一个饭局,认识了一个人贩子(当然不是拐卖妇女童的人贩子,这里指的人贩子,相当于解放前的龙头)。他可能来广东比别人早,在广东混久了,有了一定的关系,可以为工厂输送一部分劳动力。而自己的老家那边,因为穷,很多人没有读过书,不认识汉字,更不会说普通话,可是他们还年轻着呢,也想着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挣一点钱改善家庭的面貌。可是他们凭着自己的力量走不出大山,只能依靠这些龙头带路了。基本上,龙头和这些劳动力是同一个村庄的,即便不是同一个村庄,也是离得很近的人了。他呢,就把这些人带到广东来了。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太多的好人,龙头带了你出来,在你没有工作的时候给你提供了吃住,又帮你找工作,让你挣钱寄回去养家糊口,他肯定得从你身上得到好处。因为这些人不会汉语,龙头就找一个会讲汉语的,而且识字的,能和工厂方面沟通的人,当然这个人肯定是自己的亲戚或亲信。工厂方面,不会单独给这些工人结工资,而是把他们的工资付给龙头,龙头结了工资,给每个人开八百块,剩下的就进他的腰包了。这些龙头,其实也是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人,而且和临时工是同一个地方来的,要不人家不肯跟着他千里迢迢来广东。所以,对于老家那边的经济状况他当然非常清楚。想一想,给他们七八百块,他们拿到这一点钱,已经很满足了。这些由龙头介绍进来的工人,一般在同一家工厂呆的时间不会太长,也就三五个月时间,到了一定的时候,这些人就撤走了,去了另一个地方,而会换上一些新的人马来这里。因为在同一家工厂里面呆的时间短,语言又不通,他们与工厂的其他地方的人是没有办法去沟通的,只能和自己的那一帮人沟通,所以龙头在赚他们的剩余劳动价值的时候,他们还以为龙头是个大恩人,把他们带到了广东,还给他们找到了工作。这些可怜的少数民族临时工,等于被剥削了两次:先是被资本家剥削了剩余劳动价值,接着又被龙头剥削剩余劳动价值。

还是接着讲课。客户来了,问你们:你们工厂正常上班多少小时,一个星期最多加多少小时的班,怎么回答?一周正常上班时间是四十小时,每周最多加班八个小时。星期六星期天休息。金发电子厂什么时候开始双休了?在老工人的记忆里面,确实有那么一年,有一个月工厂才接到了一点点订单,他们才享受过双休。最近至少有两三年时间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了。其实工人也不盼双休,双休了就挣不到加班费了,工资也就低了。工人们唯一满意的就是,虽然加班多,但是工厂是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星期六星期天上班,按两倍工资计算,上一天班就等于平时上两天班,划算呀!客户来了,问你们:你们对工厂的食宿条件满意吗,怎么回答?满意,相当满意。说实在的,只有这条倒还算是真的。比起其他厂来说,已经很好了。菜的分量虽然不多,却也是两荤一素,而且不扣生活费,菜是每个人一份,饭是自由吃,只要肚子大,吃多少饭都没有人说。比起那些连大米饭都要卖多少钱一两的工厂,这算好的了。宿舍也不错,每间宿舍都有洗手间冲凉房,而且每层楼还有另外设了公用的洗手间冲凉房,当然也是免费提供的住宿,不扣一分钱。

客户来了,问你们:你们工厂有没有给员工创利一个发展的空间?怎么回答:有。每一个员工,只要自己表现优秀,就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工厂里面倒是时常有内部招聘心贴出来,也有不少人,以前是生产一线的员工,通过招聘做上了管理的位置。当然,这只是少部分人。据说工厂前些年的招聘是非常公平的,只有你有能力,就让你上去。不过最近不怎么公平了,得靠关系。没有关系,就算你有再大的本事,这条路也不一定能走通。大厂嘛,自然有大厂的规则,当然大厂里面也藏卧虎。虽然明知道内部招聘有猫腻,但是只要有内部招启事贴出来,仍然有许多工人去毛遂自荐。据说工厂里面有一个人,高中毕业生,每次工厂里面内部招聘售出一贴出来,他就去自荐,前前后后不下十次,可是都没有成功。后来有一次,又有内部招聘信息,他又去自荐,行政部的人被他的诚意感动了,才录用了他。他调上去以后,工作很卖力,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如今把他调到上海那边的一个分厂做管理去了。

小文员给刘如玉他们这条流水线的工人们开完了会,就去下一条流水线了。文员一走,工人们收好劳动法,开始干活了。这客户大佬下午果真来了。只看见走在嗫前面的是金发碧眼,高鼻梁的外国人。一男一女。听说来参观的是美国客户,想必那那个洋鬼子就是美国人吧。那两个人的个头真高,瞧那个女人,比跟在他们身后的中国男人的个头还高。这两个鬼佬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一大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当然包括业务部经理。金发电子厂的业务部经理是工厂里面的牛人呢,比老总还牛,平时到了生产部,就直奔生产部经理办公室,拿生产部经理兴师问罪的,可是到了这个时候,他完全变了一个人样。对着那两个洋鬼子点头哈腰,敢肯定他服侍他爷爷都从来没有那样周到过。业务部经理时而用汉误和那两个自己的同胞说话,时而又改用英语回答鬼佬的提问。这是金发电子厂最近拉到的一个大客户,人家是第一次来看厂,当然不能马虎。有工人趁着干活的间隙悄悄抬起头,望了一眼那个外国女人,不由得感慨:好漂亮呀。各条拉的拉长和助理都站自己拉边上,把手下的工人盯得紧紧的,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两个外国佬从这一条拉看到那一条拉,业务部经理也从这一条拉跟到那一条拉。似乎只要他的动作慢一步,客户就会长了翅膀飞了。没有办法,生意难做,找一个大客户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外国佬在车间里面转了一圈,又到生产部经理办公室去了。生产部文员见客户来了,礼服怕地给每个人泡了一杯茶,然后就退出去了,办公室得留给他们呢。鬼佬看了看绿色的茶水,没有端起杯子,那个女鬼子用英文朝着文员叫:“咖啡,咖啡。”男的叫:“可乐,可乐。”业务部经理拍了一下脑袋,心想:失误了。这些东西他不是没有准备,他早就准备好了。刚才他们在写字楼里的时候,已经给他们端过咖啡和可乐喝过了。鬼佬提出到车间里面转一转,所以他就带着他们来了。以为他们只是转转而已,没有通知文员在生产部办公室里面准备一份。谁知这两个鬼佬竟然这样刁蛮,逛了车间还得要去生产部办公室里面去坐一下。生产部办公室有什么好坐的,写字楼里面用旧了的桌椅,电脑才搬到生产部,所以摆设自然不及写字楼漂亮。他不知道,这两个鬼佬其实精得很呢,比他精多了。他出来广东混了一些年头了,在金发电子厂做业务部经理也有一些年头了,那些港台日本韩国的客户他见得多了,而且早就学会忽悠鬼佬了。可是来自欧美的客户不是那样好忽悠的。他以为这两个鬼佬其实在中国呆了有一些年头了,已经成了一个中国通了,对等这些客户,当然得比对待其他客户多费一些心思。他拔通了业务部的电话,让文员送了咖啡和可乐过来。当然,顺便也问了两们自己的同胞喝什么东西,让文员一起送过来。

鬼佬在办公室里面坐着,时不时看一看手表。那手腕上的手表可是名牌表呢,包括金发电子厂的业务部经理,都戴不起那样的表。他用眼睛的余光瞟着鬼佬的一举一动,大概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了。快到中休的时间了。鬼佬们莫非真的还要下到车间里面,同工人们聊天去?这倒是被他猜中了。很快,响起了一阵铃声。鬼佬兴奋地中文说:“中休了,我们出去吧。”说着他们就走出生产部办公室,到车间去了。业务部经理跟在后面,他心里也没有底了。虽然上午行政部的文员有来生产部教工人们怎样说话呢,可是生怕他们说漏了嘴,麻烦就大了。只能听天由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