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节 消逝五
作者:万传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40

王小成母亲不明白儿子的真正用意,她朝楼顶上望了望,哭了几声,绝望地叫:“儿呀,你等我一下,我们娘儿母子一起去吧。”然后,就要上楼来了,大家拦都拦不住。母亲用几乎是用了全身的力气冲上了楼,王小成虽然没有回头,但是他已经闻到了母亲的气息。母亲就要走到栏杆边上了。他对母亲叫:“妈,你不要跳下去,我是不想活了,你还要活下去。”只听见母亲说:“你爹不话了,你也不活了,我活着还有个什么意思,你弟弟妹妹,他们也不小了,就让他们自己去讨一口饭吃吧。”王小成很想告诉他的母亲,其实他只是闹给别人看的,可是还没有开口,就听见又有一阵脚步声。后面跟上来的是他的弟弟妹妹。只听见两个小的说:“妈,哥哥,你们不要这样呀,你们都不活我,我们靠谁呀?”母亲朝两个小的望了一眼,想说什么,还没有来得及说,就觉得身子一软。两个孩子眼疾手快,扶住了母亲。她几天没有吃东西,加上又急又累,终于体力不支,昏倒了。只听见王小成的妹妹朝楼下叫:“快叫救护车,我妈昏倒了,快点。”

没有几分钟,救护车就到了,王小成母亲很快就被抬上了救护车,送医院去了。王小成的弟弟想留下来劝他,可是王小成不要他来,他威胁他说:“你不要过来,你过来我就跳下去。”弟弟也只好作罢,跟去医院照顾母亲去了。王小成依旧坐在栏杆上。可是他心里却惦记着母亲呢,不知母亲这一昏,要过多久才会醒过来?过了没有多久,王小成这样想着的时候,消防车也赶到了。很快,楼下几个消防员从车上拿出了气垫,作了了准备,又有两个消防员飞速地上楼去了。

消防员赶到楼上的时候,王小成的脸已经晒红了。一个消防员给王小成递上一支水,王小成说:“我不喝水。”消防员劝他:“兄弟,你喝一口水吧,看你的嘴唇都已经干裂了,先喝一口水,有什么想不开的,同我讲讲,我帮你想办法。”王小成说:“我不想活了,你想不出办法。”另一个消防员说:“小伙子,看你年纪轻轻,为什么就不想活了呢?活着多好呀。”王小成也懒得搭理他,只顾坐在栏杆上摇着腿。不过,他隐隐觉得,两个消防员正在造近他。突然他厉声向他们喝道:“你们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再过来我就跳下去了。”这一招果然灵,消防员不敢靠近他了。王小成又对他们说:“你们都下去,下楼去。”消防员当然不敢下楼去呀,他们的任务就是救他的命,要是他们下了楼,王小成纵身一跃,他们的努力就白费了。消防员退到了离王小成稍远几步的地方,观察着王小成的动静。王小成依旧坐在栏杆上,晃动着腿,随时都有跳下去的可能。楼下的几个消防员,抬着气垫,目不转睛地望着楼顶,似乎只要王小成纵身一跃,他们就会用气扩建把他接住,让他不能去见阎王。

楼下的围观者越来越多。没有多久,又多了一辆车。然后,有一个举着摄像头的人走了下来。媒体来人了。王小成坐在栏杆上,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我爹死得冤枉呀,我不能为他做什么,我不想活了。”扛着摄像头的记者先是在楼下拍了几张王小成坐在栏杆上的照片,接着就跟着另一名记者上楼来了。王小成向身后望了望,对他们同样喝道:“你们不许过来,不许过来,再过来我就跳下去了。”只听见一个人对王小成说:“小伙子你不要冲动,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你有什么困难给我们讲,我们帮你解决,但是你不要跳下去。”王小成只是一边哭,一边喊爹死得冤枉,两眼却面无表情地向下望。

时间又过了一会儿,王小成再次听见了一阵脚步声,他暂时停住了哭声。接着,听见一个声音对记者说:“记者同志,您们一定要救救他呀。”原来是明娃子上来了。明娃了来同记者讲事情的来龙去脉了。一听到明娃的声音,王小成又哭了起来。消防员在王小成哭着的时候,向他靠近了几步,他感觉到有一个消防员拉住了他的衣角,想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王小成本能地推开了消防员,然后自己就觉得一阵头昏,他真的跳下去了。

醒来的时候,王小成躺在医院里面,胳膊上挂着吊针。睁开眼睛,就看见了穿着粉红色衣服的护士正在为他量血压。见他醒了,小护士对他说:“你真是幸运,从七楼跳下来,刚好落到了气垫边上,所以没有受伤,看样子只是受了一点惊吓。要是落到了地上,他的这条命可就没有了。不过没有事了,休养几天就可以出院,”王小成轻轻地说了一声:“谢谢。”

围在屋子外面的记者,一听说王小成醒了,马上涌到病房,采访王小成了。王小成只觉得有许多只话筒对着他,有许多只镁光灯在他的眼前闪烁着。王小成从床上坐起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晚,王小成跳楼的消息上了市电视台的新闻,不仅仅只是王小成,上新闻的还有他父亲生前工作的工地,还有父亲的包工头,还有那一些老乡们,和同样躺在病闲上的母亲。通过电视,王小成知道母亲躺在另一家医院,工地上的包工头因为迫于舆论的压力,同意结清老王生前的工资,另外再付给老王的家人一笔钱。不过,王小成不知道,工地上的工友们,此时正在为他们捐款。不仅仅只是他们安徽工棚里面的人,其他工棚里面的人也在捐款。这些平日里靠着干苦力,干活的时候总说精话的建筑工人们,在这种时候,他们也有一颗细腻的心,他们也想为老王的家人做一些什么。一时间,安徽的工棚门口,总是热热闹闹的,他们都想塞一点钱给王小成他们。虽然钱不多,却也代表着他们的一份心意。

办理了好了后事,王小成的母亲和弟妹捧着骨灰盒,带着工地赔的那一点钱,还有工友们的捐款回老家去了。王小成没有回去,他听从了母亲的意见,继续回学校念书,父亲走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可是他不能倒。他知道,以后的日子就苦了,他得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大学的开支。

老王走了,在工地上干重活的人们,依旧重复着他们的牛马一样的生活。而且还得一直这样重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