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八 第一次起飞
作者:予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151

凌晨四点十五分,闹表准时把我吵醒――比大队预计进场时间提前五分钟。我迅速坐了起来,穿好衣服,却没有等到大队吹起床进场的口哨。于是又脱了衣服准备再睡,谁知关于飞行的数据像搭载着传送带一样,源源不断地灌入大脑,我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反侧半天硬是没有合上眼。我干脆坐了起来,把床当作驾驶舱,重新演练了几次开关车的程序动作,又重温一遍空域往返路线和各个报告词。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正常起床的号音响起。我“噌”的跳下床,探头朝窗外望,天显得很阴沉,几朵暗色的云低低地压下来,马上就要贴到地面了。

“我靠!40,你这是干嘛?放着大好时光不睡觉!”43揉着眼睛从床上爬起来。

“师兄,你也太刻苦了吧?”41也坐起来。

“太兴奋了,闹表把我吵醒后就睡不着了。谁知天公不作美,不给我表现的机会。”我提了脸盆往外走。

“这鬼天气!”10把脸盆往洗漱池里一扔,又骂了一句:“什么鬼天气预报!”把牙刷往嘴里一撅。

“怎么了?”我问。

“害得我昨天晚一宿没睡,盼星星盼月亮,盼到这一天,结果……”

“一大早起来就发牢骚。”大胡子姚副大队长提着脸盆进来了,“一夜没睡好吧?黑眼圈都出来了。放心吧,待会儿有你飞的时候。”他很自信地笑着。

“多云天气也飞?”我问,不敢相信。

“当然能飞,我们培养出来的飞行员就是全天候的飞行员,要是都等艳阳高照的日子才能飞,那我们的任务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姚副边刷着牙说。

“那为什么不按时进场?”10问。

“也得看看时候嘛,这玩意儿不能急,地面还有一层水汽,今天地面的能见渡不是太好,你们第一次上飞机,要给你们树立好正常的转移视线看地面的印象,所以还得等太阳出来。”姚副哗啦啦吐了口水。

“您怎么知道待会儿有太阳出来?”我纳闷。

“哈哈……你以为我们这肩上扛的星和豆是吃干饭的?都是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你们如果要是细心的话,再结合学习过的气象知识,等到了放单飞的时候,也能充当一个四种气象的预报员了。”姚副吹着口哨出了洗漱室,一脸骄傲的表情。

我又把头偏到窗户旁,云层虽然很厚,但是云与云之间的空隙却很大,空隙之间还透着蓝蓝的天空,我有些相信了。

果然,十点以后,太阳慢慢的透过云层,射出不太强烈的光芒。一丝微风轻轻的吹着团机关大楼前的红旗,天气大有转好的趋势。

“整理个人装具,准备进场!”

这是一句令人欣喜若狂的讯号。学员们立即取了飞行图囊和飞行帽,在楼前集合,兴奋地等待进场的大客车。

大客车一来,我们按顺序登车,中队长招呼我在他身旁坐下,道:“40,待会儿我们俩接11号飞机,注意把伞包上的伞绳挂好,然后跟我一起检查飞机。”

“是!”我点头回答,心中感激中队长能这么事无巨细的交待我。

等到了机场停机坪,大队长在台前下达命令:“稍息,立正!”跑向团长,敬礼后报告道:“团长同志,部队集合完毕,请指示!”

团长道:“下达任务!”

“是!”大队长跑到指挥位置,大声喊:“首先通报天气情况,能见度四到六,北东风三米,本场净空条件好的,飞行同意,让过航!1号空域注意保持空域位置,有一架过航的民航飞机,大约在上午十一点十分,高度两千米,飞往宏愿机场。到时候注意听指挥员指挥调度。好了,接收飞机!”

我和中队长并肩走向我们的11号飞机。我昂首挺胸,自我感觉良好的将身上的的飞行服挺得没有一丝皱褶。如果左手提的是战斗机飞行员的钢头盔,我会觉得自己现在就是一名风流倜傥的飞行员了。到了11号飞机前,我和中队长立定,向左转。

飞机的机械师向中队长报告道:“机长同志,11号飞机准备好,请指示!”

“接收飞机!”中队长抬高了声调。

“是!”机械师回答。

我立即提了两具伞,把伞绳挂好,放进座舱内,挂好伞钩,下了飞机。中队长让我跟着他,走到机头前,按顺序检查螺旋桨、滑油放油口、轮胎胎压、机翼油箱盖、副翼、尾翼。这么走了一圈,中队长也跟我讲了检查内容的各项标准。最后道:“下次接受飞机,就按这个程序检查,注意发现问题及时向机务报告。”

“明白!”我回答。

“戴好飞行帽,上飞机吧。”

“是!”

我戴好飞行帽,向中队长报告道:“教员同志,40准备好,请示上飞机!”

“上飞机!”

“是!”

我登上飞机,钻进座舱,系好伞带,接好飞行帽接头。只听见中队长在后舱道:“40,大胆操作,不要紧张,一切按程序来。准备好了就开车。”

“是!”我大声回答,随即按程序开车。

发动机“突突”的转动,马上达到额定转速。我仔细检查设备,和中队长联系无线电:“教员,我声音好的吧?”

“嗯,好的。注意检查三温两压,鱼鳞片开关和滑油开关打开点儿,现在气温比较高。”

“明白。”

“40啊,待会儿我报告‘滑出’,我们到了机场停机坪后你再报告。我现在试大车了,你注意不要动设备。”中队长说。

“是!”我说。只听见耳机里传出来:“一号联系无线电。”塔台指挥员按飞机号轮流叫着后舱教员的代号,教员们以各种声调回答“好的!”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透着一股欢快的骄傲,似乎航油的味道可以让他们变得无比兴奋。

“飞机试大车后由南到北,依次滑出。”指挥员指挥。

“40,我们注意观察其他飞机,掌握好报告的时机,控制好两架飞机的滑行距离。”中队长亲切地吩咐。

“明白!”我回答。

中队长报告滑出,飞机正常滑向拖机道。

我在家常拿父亲的那辆四个轮子的商务车遛马路,今天坐上这三个轱辘的小飞机,心中甚是爽快。长长的拖机道和宽阔无际的机场平原勾起了我想驰骋一番的冲动。于是我请示中队长道:“教员,让我来滑吧。”

“好嘞!”中队长答得爽快,“交给你了。”

“明白!”我明显感到驾驶杆和脚下的舵变得轻松,飞机开始像马儿撒欢似的向前狂奔。然而,三个轱辘的滑行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轻松,由于螺旋桨的作用,飞机不断的加速,而且由于力矩的变化,使得机头总往右偏,我忙着修正机头方向,又及时调整速度,滑行两公里的拖机道下来,我竟忙出一身汗,中队长在身后也不说话,随便我的鼓捣。好在我能保证飞机的前轮始终压在拖机道的中线上行驶。

进了机场联络道,中队长道:“40,刚才滑得不错,主要注意掌握好提前量,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一项一项地来,没必要那么紧张。现在我们直接进跑道,去7号空域。”

“教员,刚才指挥员让我们直接去了吗?”我纳闷。

“对,刚才指挥员说了,可能你太紧张了,没听见。报告进跑道吧。”

“明白!”我按下机外通话报告:“40进跑道!”

“40可以进跑道!”指挥员回答。

“40我来做啊。”中队长踹了踹舵,“看我来给你做个进跑道的示范动作。看好跑道中线,按预定的轨迹,慢慢刹车,摆正前轮。好,慢慢刹车,停稳,调整转速……看明白了没有?”我感觉油门轻轻地往前走了走,螺旋桨的声音变得更大。

“明白了。”

“下次进跑道你做啊。”

“明白。”我检查三温两压,把鱼鳞片开关再打开些。

“好,不错啊!就是要这种主动性。很好,40。”中队长在地面从没有这么表扬过我。这样的表扬令我很受用,我试着抬了抬脖子,尽量将自己的姿态定得再高调些――11号飞机现在是我的,它的一举一动我说了算。

“40,7号起飞。”指挥员用沉着的磁性声音指挥。

“好,我们松开刹车,四到六秒,柔和一致加油门,抵住变矩。保持好起飞方向……看到它要往右偏了,抵住左舵。好的,不错啊,检查速度八十,轻轻带杆抬前轮,稳住天地线关系位置……好的,这是一个正常的关系位置。再看看三温两压,很正常。好的啊,40这些动作都是你完成的啊。好,不错啊!”

中队长一个接一个地下口令,引导我的注意力分配,我的手不自觉地动了起来,虽然动作有些机械……但是此时,我感觉飞机已经离地了,脚底下的草地迅速往我的身后飞奔,离我越来越远,我又找到飘飞的感觉了。

正当我重温这种飘飞时,中队长在身后有些不耐烦了:“收起落架了啦!!40。”

我这才缓过神来,飞机一离地,我就不是坐着运-五区跳伞的乘客,而是一名飞行员了。我立即收回思绪,左手收起落架手柄,检查指示灯。检查高度,航向。高度150,收变矩,注意一转弯的时机。此时,我的大脑异常清醒,一套完整的航线思路早已铭记于心,我只要按步骤操纵便可,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原来飞行这么简单。

“40,看看我们飞机的左翼下方,这就是地图上的土运村,看到了没有?”中队长教我如何识别地标。

我小心翼翼地低头往下看。

“让你看就放心大胆的看,40,我现在操纵飞机呢,不要害怕。”中队长的声音相当亲切。

“明白!”我鼓起勇气,将头靠到座舱盖旁,往下俯视,一片村庄就在我的脚下,绿的树、红屋顶、绿色的鱼塘和蜿蜒的小溪一清二楚,远处公路上的几台机动车在慢慢爬动。“哈哈…空中感觉真好,一览众山小!我喜欢!”我在心中惊呼,心情无比愉悦。

“我们沿着从土运村流出的那条小溪走,便可以飞到7号空域,航向大概330的样子,特别是天气不好的话,我们一定要抓住显著地标,顺藤摸瓜返回机场。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我回答。

“看到右侧远处的矿厂了没有?很多铁轨和建筑密布、烟囱林立的地方。”中队长在后舱叫。

我抬头顺着中队长指引的方向看去,确实看到了一片工厂模样的地方,于是答道:“看到了,教员。”

“好的,我们一般做动作就以矿厂上空为空域中心,抓住地标,这样就不会迷失方向和丢失空域位置。”

“明白!”我回答。

突然,碎云从座舱盖顶端滑过,眼前一片白色的云烟,我立即按下机内通话道:“教员,我们入云了。”

“没关系,40,这是小量的碎云。我们稍加点油门便可以冲出去,把鱼鳞片开关调小点,空中温度低。”

“明白。”我调整鱼鳞片开关。飞机在云中前进,我被白色混沌包裹住了,心变得压抑,我不敢偏头观察,害怕产生错觉。云在螺旋桨的作用下,面前如棉絮般的白云变成了薄薄的雾霭。很快,它们被甩在了我们的身后,灰飞烟灭了。太阳又在我的前方了,我有种冲出烟雾,重见光明的感觉。飞机像进入到了仙境,如游龙般滑动。

“40,检查一下我们的高度、速度和空域位置,接下来该做什么了?”中队长提醒。

我马上检查高度,早已到了1500米,立即改平飞收油门,检查空域位置已经到7号空域,于是立即报告:“40加入7号。”

“40可以加入7号。”指挥员回答。

“40,我们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时刻保持好自己的飞行状态。现在在空中,飞机的上上下下全听由你的,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高度就有好几百米的变化了,可不能像地面那么随意。不要因为一时的新鲜,忘却了手中的状态。”

“教员,我明白了!”我吐吐舌头,保持高度警惕。

“40,看看空中的云多美,有没有一种如临仙境的感觉?”中队长似乎在调侃。

我没敢回答。但是明显感觉到自己已经融入到了广袤的蓝色中,心在慢慢的扩张,不再受狭小的座舱所拘束。

“40,你回过头来。”中队长叫我。

我小心翼翼的转过头去,中队长正对我笑,我也笑笑,表示礼貌。

“40,你不要那么紧张,放松,两手松开,舵也松开。飞机的稳定性相当好,你撒手不管,保证她要比你保持的平飞要稳定得多。”

我不敢松手脚。

“没关系的,你松开,飞机姿态由我来保持。”中队长鼓励我。

“教员,我松了啊。”我战战兢兢地松开手中的驾驶杆。

“松吧,没关系,有我在呢!”

我从没见过中队长像今天这样温柔、亲切的笑脸,于是也只好放手了。中队长冲我笑了笑,突然把两手举起来,冲我笑着。我吓了一跳,大喊:“中队长,你不能这样!”我几乎声嘶力竭,但是耳朵里却没有自听,一想不对劲,原来没有按机内通话。立即把头转向前方,扫视地评议关系位置,一切正常,这才按了机内通话,抱怨中队长道:“中队长,您可不能这么吓我的!”

“呵呵……”中队长在后舱发出得意的笑,“小样儿,平时看你在地面挺机灵的,怎么到了空中就紧张得不行了?身体好的吧?”

“那也不带这样骗我呀!”我急了后备一身冷汗,回答道:“我身体没问题。”手使劲拽住驾驶杆。

“40,你哥可要比你的胆子大多了。没关系的啊,放开些。”

“那我现在可松手了……”军威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你松,你松,我保持。”

“中队长您先松。”我要求,“您看我的平飞保持得怎么样?”我主动请缨。

“好嘞!”中队长很痛快。

我按照地评仪关系位置保持好平飞,将杆和舵都松开,转过头去。中队长举起双手,缩缩脖子,朝我笑了笑,我翘起大拇指。经过这个小插曲,我和中队长的感情算是磨合出来了。他如我的兄长般无私的作着有利于我飞行的一切。

“40,我们做一下垂直动作,看看你的身体怎么样,有了反应立即报告。”

“明白!”

中队长带着我将斤斗、半斤斗翻转、半滚倒转和螺旋作了个遍,在空域里上上下下,几个来回,血液也在身体上上下下的翻腾了几回,腹肌可是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在半斤斗翻转中,身体像是承受了四个人的重量,我憋足了气,鼓起腹肌迎接载荷的挑战。中队长最后操纵飞机怕高到1600米,将油门收光,飞机速度迅速减小,发动机“隆隆的”轰鸣声也消失了,天空中万籁俱静,风从座舱盖的缝隙中吹进来,送来“呼呼-虚虚”的冷气,带给人一种恐惧。我只感觉飞机明显向下坐,就像鹅毛在轻轻的随风飘飞……中队长突然抱杆蹬舵,飞机瞬间翻扣过来,我眼前的天与地顿时交错,飞机旋转着迅速的下降高度,当天空再次出现在座舱盖顶端时,中队长立即平舵顺杆,左手慢慢加油门。飞机重新获得了动力,慢慢地爬升。我像是在梦幻中坠落,又在稀里糊涂的状态重新找到冲刺的感觉。

“40,身体怎么样?”

“好的!”我很兴奋。我的身体感觉不错,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反应。当然,我终于体会到飞行这门技术原来还是个体力活儿,几个动作下来,竟累了我一身汗。

“那好,我们报告退出吧。”

“明白!”我回答,按下机外通话,报告:“7号可以工作。”

“明白7号可以工作。”指挥员回答。

“40,你感受一下飞机的操纵性,慢慢下降高度,对正返航航向,自己报告退出。我不管了啊。”中队长吩咐。

“明白!”我回答。慢慢收油门,松杆,保持好下滑角,左右检查空域位置。

此刻,我最希望自己操纵的飞机保持住3米/秒的下降率,坡度25°,做稳定盘旋下降。因为我想证明自己是块飞行的好料子,同时也是要证明我没有辜负坐在身后的中队长、和正带着41在空中飞特技的教员对我的辛勤培育。然而,飞机状态的保持却并不如地面开车那样轻松。我可以保证我的汽车在地面以时速八十迈,始终压住公路的中线前进。但是现在我却不能让飞机保持稳定的下降,也许,我该埋怨糟糕的天气,模糊的天地线使我无法准确的判断飞机的下滑角位置关系,使得座舱内升降速度表的指针如同钟摆一样上下来回在0到-5米/秒的刻画处摆振,甚至还出现了上升值。如果有人能从外边看到我的飞机,我的机头肯定是像喝醉了酒的小鸡在啄米。我的右手使劲地拽住驾驶杆,前后左右鼓捣着升降率和坡度。仅仅这两个东西,就足以令我顾此失彼,本以为自己是位飞行而生的我不得不汗颜一把。坐在后舱的中队长一直保持沉默,我不知道他是否把**纵得摇摇晃晃的飞机当成摇篮睡着了?真希望他没有看到这一切。这样,我在他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还不至于被破坏,但这只能是我的妄想……

从高度1500米下降到500米,我花了将近六分钟,终于勉强对正返场航向,我主动报告:“40退出7号,航向150。”

“40可以退出。”指挥员回答。

我加了油门,捎带住杆,保持一米的下降率飞向机场,时刻注意高度,并且选择在420米处保持绝对的平飞。因为起落航线上还有飞机在飞行,它们的高度是300米,所以我至少要与它们保持50米以上的高度差,宁高忽低这是保证我此刻飞行安全的原则。

“40加入三转弯。”我在指定的地标附近报告加入。

“40可以加入三转弯。”指挥员的声音非常爽朗,使我变得轻松,我得找回我是飞行天才的自豪感,飞机是我的,由我随心所欲的操纵。

身后还是一片沉默,我有些断定自己最初的想法――是否我保持飞行状态的动作太差,以致飞机的振幅实在有些大,中队长最近很忙,真的睡着了?于是我按下机内通话,叫道:“教员,我们加入三转弯了,准备通场。”

“……”

沉默,沉默,死一般的寂静。后舱没有回答,也没有动作,驾驶杆和舵随着我的手脚随意晃动。是不是无线电真的故障了?我很紧张,继续做着加入转弯后的动作,准备通常,迅速低头检查飞行帽街头是否接好,但是大脑马上反应,刚才能与塔台联系,说明好的。是不是我的动作太猛了,把中队长给撞伤了?我曾经听说过有飞行教员在飞机上晕倒的事件,但从来不相信,难道今天我人生振翅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这样令人惊恐的飞行事故?不是吧……我的心中开始打小鼓。我真想回头看看中队长到底在做什么?不过刚刚登上天不到一个小时的我,给我十个胆也不敢做私自“回头看”的动作。

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将发散的思维迅速收回,集中精力保持好飞机的状态,尽量把飞机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按着机内通话按钮喊话:“教员,中队长……您说话呀!我飞得不好,您可以骂我呀!您不能不说话呀!您到底怎么了?”我开始急了,使劲的晃动驾驶杆,但还是不失时机地报告:“40通场!”

“明白,40。”指挥员的声音依然给我信心。我开始判断是否机内无线电故障,如果故障的话,我将向指挥员报告故障,这个想法犹如流水般流畅地滑过我的大脑,似乎完全无意识,但这个想法完全是处置特殊情况的必要程序,我开始觉得自己真的进入状态了,心中又充满了自豪,同时也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于是郑重地按下机内通话:“教员,40声音?”

“好的,40。”中队长的声音有种捉弄别人得逞后的得意。我听到这个声音既兴奋,又恼怒,按下机内通话道:“中队长,您怎么这样啊?您知不知道吓死我了!”我真想甩开驾驶杆和舵,不管了。

“呵呵!”中队长在身后坏笑,“40,你飞得很好嘛,我有什么话可说?”

“那您也不带这样玩弄我呀!我跟您好好说话,您却不搭理我,您知不知道我有多紧张?”我很委屈。

“好好好……”中队长终于妥协了,“没想到你这小屁孩脾气还挺燥。”

“我这不是燥,我是委屈!”也许是自己刚才真的太紧张、太恐惧,现在必须宣泄一下内心的激愤。他再不说话,我真的会认为他是晕倒了,而我却不具备独自操纵飞机落地的能力,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许今天我的生命就到头了……

“好,我是想看看你的能力到底怎么样?并没有作弄的意思。”中队长的声音变得柔和。

“40,加入航线。”指挥员指挥。

“40明白。”我立即回答。

“好了,40,接下来我来做啊,你树立一下起落航线的正常印象。”中队长轻轻晃了晃驾驶杆。

我不能再得理不饶人,于是回答:“明白。”右手轻轻地扶在驾驶杆上,感受中队长操纵飞机的杆力。

“40,你看我们现在加入三边,右边机翼擦着跑道飞行,再检查航向,基本上与跑到的方向一致。这个高距比好的。如果能见度不好,就可以参照左边的公路,机翼油箱盖压着公路,这个位置关系好的。”

“明白。”我回答,我看到了油箱盖下笔直的公路,放下起落架。检查起落架正常放下后,报告:“40起落架好。”

“40可以着陆。”指挥员回答。

“嗯,不错啊,主动性好的。”中队长及时表扬,接着说:“我们注意前机的位置,检查自己的高度,速度。注意三转弯的时机……好,坐在通往前进村的公路上,压坡度30o,好的……回杆回舵,保持住平飞转弯,稍加油门,带住杆。判断飞机的高距比,注意改出时机……好的,检查航向、速度和高度,加变矩。恩,不错啊。”

中队长在身后念叨,我做动作,很有条理。

“注意下滑时机,今天的天气不错,微风,我们正常下滑,参考地标。收油门,改下滑。保持住,松杆不要多……好的,3米的下降率。注意看机场,判断下滑线……四转弯,好,压坡度,下降转弯,带住杆,判断进入早晚……稍早点,减少点坡度……我来做啊,40你自己树立印象。”中队长提醒。

“明白。”我回答。

“对正投影点…带住杆,改出,对正跑道,及时检查高度位置,速度,判断自己的位置。现在都是好的……好,下滑中段,注意下划线高低……好的,判断飞机的投影点、下滑点,现在关系位置好的啊,40,记住这个印象。”

我已经没有时间回答,时刻注意高度、速度、位置,判断那个虚拟的所谓投影点和下滑点,记住此刻的高距比。

“好,及时收点油门,有高的趋势。恩……高度30米,转移视线看地面,飞机的运动轨迹,是否向预定的下滑点运动……高度6米拉开始,判断位置,好,收点油门,捎带点杆,有向下坐的趋势,等等再收油门……好的,位置,好的……都是好的啊,40。”

“一米平飘,进场了……注意看地面,判断下沉。看出来了没有?”

“没有……”我只是感到地面慢慢的向后方移动,而且在慢慢的接近我。但是我无法将这种感觉联系到下沉。

“没关系阿,40。还有机会,你现在就给我保持好视线的角度看地面,不要看前方。”

“明白。”

“好,飞机在下沉,我们带点杆,好,继续下沉……带住杆,接地。”

飞机轻轻的向下坐了一下,我的屁股终于找到了踏实感觉,虽然很轻,但我还是能感觉到――我们接地了。

“好了,视线看前方,检查飞机的位置,及时保持方向,带住杆,飞机前轮自然接地,慢慢刹车。好的啊……不错,40,你来做啊,滑出跑道,包括进旗门都是你的事情了。”

“明白!”我回答。小心地滑动飞机,根据机务的引导进旗门,正常关车。

中队长利索地解了伞带,蹦出机舱,跳下飞机。我不慌不忙地解伞,跳下飞机后,见他正站在草地里撒尿,再看看其他老教员,也有懒散地站在离飞机很远的地方抽烟或者大大咧咧地撒尿,好在这机场草地比较开阔,要不然肯定有女人偷窥。

我站在飞机旁,等中队长提了裤子回来,他对我笑笑,问:“撒尿吗?跑远点儿啊。”

我立即摇头。

“我发现你还挺讲究,到了机场你就放松些,没那么多讲究。起码的比如说尊重领导干部、不跟教员抢兼餐吃,将这些事情遵守就好了。另外,有什么活计,你抢着点干就行了,大大咧咧点儿还培养你的个性。”

“是!”我回答,敬礼道:“教员同志,40请示讲评。”

“嗯,好!”中队长还礼,“总的来说不错,第一次上飞机总难免有些紧张,机上设备使用没有出现错、忘、漏,主动性、灵活性都不错,这说明你得地面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身体没事吧?”他关切地问。

“没事。”我回答。

“那就好。”他点头,“主要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空中做动作要柔和,握杆和压舵的量不要太重,把手伸过来。”他直接握住我的手,“五指掘在一起。”我听话的掘指,他的右手轻轻握住我的手,“感觉到了没有,这个量就可以了,不疼吧?”我只感到他的手轻轻的扶在我的拳头上。

“不疼。”

“哎,这就对了,驾驶杆关联的是副翼和水平尾翼。你想,副翼和尾翼才多大点儿?”他朝停泊的飞机努努嘴,“它的结构还是蒙皮做的呢,需要你使出扛二百斤重的麻袋那么大的力量吗?明显不需要嘛,再说了,我们这个飞机的速度又不大。就这么轻轻的……飞机姿态和动作就在你的手里掌控自如。下回记得一定要放松。”他握着我的手,轻轻地旋转。

“是!”我回答。

“说说第二点,我们飞空域的时候,是以特技动作为主,保持飞机的姿态主要是以天地线关系位置。像今天的天气,天地线相对来说比较厚,而且也比较模糊,可以适当的参考仪表,但是你有个毛病,看仪表太多,盲目追针。我们航理都学过的呀,升降速度表它是个气压模盒,有一定的延迟误差,我们只要保持住正常的天地线关系位置,或者地平仪的关系位置,升降表的指针自然会慢慢回到正常的状态的。而你呢?驾驶杆在手里前前后后的鼓捣。”他学我的动作,握住我的手前后推拉,“眼睛也是死死的盯着升降表,一会儿坡度又不管了,都要翻过去了,等到发现了,又立即调整坡度,再看速度,下滑的速度成140了。哦,天啊,一看地平仪的关系都称仰角了。我们的飞机的是失速速度多少呀?”他突然问。

“140”我回答。

“你的飞机被你飞到了这个速度,你害怕吗?”他盯着我。

当时我都忘记了速度的概念,哪来的害怕?但是现在想来,当时飞机已经接近失速状态,后背不禁又被冷汗侵袭。于是答道:“很害怕。”

“害怕,害怕那你还飞出这么危险的数据?最后搞得自己筋疲力尽,那怎么行呀?飞行讲究的就是注意力分配嘛,要全面,有提前量,你现在刚接触飞行,心里默念地评议、速度、高度,眼睛自然而然就跟过去了。你在航线上,我基本上没怎么做动作,在后边说几句话,你不是保持得非常好嘛?注意心中一定不能乱,要有一个明确的思路,下一步该干什么了?自己要提前掌握,就像心里有个计划表,一清二楚,这样才不会乱套。本来盘旋下降是想让你在空中俯瞰大地的美好景色的,没想到你却自己给自己出难题,而且还搞出一身汗,紧张得要死……”中队长偏这眼睛看我,带着一丝嘲弄,我不好意思地笑笑,低下头。

“40,叫你转头看地面的时候,你看的是什么地方?”中队长问。

我下意识地抬头,把视线左前方转向30o角的一片地方,伸手指了指:“那一片地方。”

中队长顺着我的角度看过去,慢慢道:“角度还算正常,你没看出下沉来?”他不相信地问。

“我就感觉地面慢慢地向我斜移上来。”我把手收回来,并慢慢地抬起。

“你真看到了这种状态?”中队长问。

“嗯!”我点头,不骗他。

“这就对了呀。”他的眼中闪烁着兴奋。

“你不是说下沉吗?”我问。

“死脑筋!”中队长笑了,“飞机的下沉,相对于我们人眼那不就是地面的相向移动并且不断抬高吗?只要地面匀速向后上方移动,那就说明我们的下降是好的,我中间不是说在往下坐嘛,那是因为速度有点小,我们就等等再收油门。发现它下沉,我们还是要带点杆,这样才能保证飞机的下沉形成一条圆滑的曲线。”中队长继续握着我的手,作拉杆的动作。

“我明白了,中队长。”我突然茅塞顿开。

“你那个观察角度和位置都是正确的啊,要保持住,防止视线来回乱变。”

“是!”我答道。

“嗯,讲评就到这,总体来说可以。待会儿还有计划吗?”中队长问。

“休息一轮,再下一轮跟我们教员飞空域。”我回答。

中队长抬头看看天,道:“自己再琢磨一下杆舵的量,下一轮可能飞不上了,累了的话先休息一下。”

“是!”我敬礼。

中队长还礼:“去吧。”他把飞行帽和地图交给我,随手从兜里掏出一盒烟,跑远处的草地里抽烟去了。

我笑着跑回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