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
非常安静。
非常非常安静。
静得让人感觉到心中悸动。
曾唯这首略加修饰的明代唐寅《桃花庵歌》诗作,深深震撼了客厅右首的云宁众士子,众士子都是饱学之士,对于诗作的好与差,在细心推敲之下总能分辨,若睁着眼说瞎话,硬要违心称曾唯这首诗,乃狗屁不通之文,出于文人的自尊、自持,实在是难以出口,可要为此佳作击节称赏,却是心下郁闷,不得畅快,乃至于客厅云宁众士子震撼之下,均呆若木鸡,哑默悄声,被曾唯的诗作震撼得头脑一片空白。
这状若疯癫、看破红尘、洒脱不羁、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诗作,以无比强烈的情感共鸣,冲击着左首孔琛、赵琰等人,尤其以孔琛为甚,孔琛虽出身郡望士族,却对当今时局有所不满,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只因家族、妻子所构建的樊笼而束缚,身体虽被约束,精神向往自由,孔琛不愿同流而污,宁愿坚贞自守,为了自身操守及对谤议的蔑视,便效法魏晋前贤竹林七子,在荒诞不经、简傲绝俗中觅得精神家园,素日常有让世人诧为奇事之举,那南德芸芸士子惧于赫赫家世,交口美誉其为魏晋风度名士风范,私下论及其人却是捧腹大笑,异口同声讥嘲其人为二百五。
清高于世的孔琛曲高和寡,能往来好友寥寥无几,赵琰便是其中之一,孔琛亦不曾料到,会在云宁赵琰处,竞逢得人生知己,听到了曾唯的这首自况、自谴兼以警世诗,孔琛将心中积压日久的苦恼、郁闷、痛楚全情释放,头为之一清,胸为之一宽,心情竞是无比的舒畅。
温文尔雅的赵琰,粗听此诗,只觉平淡类似口语,并无艳丽词藻之句,然细细回味之下,越发觉得此诗不凡,所谓诗于咏志,曾唯这诗每句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意境警拔清新,实在是一难得一见的传世之作,今日却在自家酒宴上咏出,后人探轶此诗时,当记上云宁赵琰一笔。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自己竟因此而留名后世,赵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百感丛生,不能自已。
戴着兜笼,蒙着面纱,朦朦胧胧面纱里,一双淡雅如水一样纯净的双眸,美目充满好奇的看着稚气未脱的古铜色脸庞,高高挺拔的鼻梁,一双像朝露一样清澈的眼睛,面带着温暖爽朗之微笑,咏完诗从从容容坐回交椅的曾唯,黑纱女子饶有兴致打量着曾唯一举一动,见其不耐将手在交椅上轻打着节拍,口中又在喃喃自语,却没有发出声音来,只是将头晃来晃去,神情竟是无比轻松闲散,朦胧面纱里,神秘女子脸上笑盈盈,口中轻呸一声,心下断定这小人儿又在编排甚刁钻古怪唱词,只顾自个儿逍遥自在、自得其乐了。
只见眉清目秀的俊俏书僮,嘴巴张得大大的,兀自不知,俊俏书僮本来就有些崇拜曾唯手书、作文,现在乍见曾唯竟然咏诗,俊俏书僮受大周崇诗文风影响,在诸般文体中独爱诗词,虽然曾唯咏的这首诗,俊俏书僮未束之年,尚不觉其妙在何处,但俊俏书僮对曾唯也能作诗的本领,钦佩万分,视曾唯为文学全才,而人总是将自个做不来的事,系在偶像身上完成,俊俏书僮便是如此,对能作诗的曾唯视为偶像,心里沉浸在无比满足、成就感里。
众人仍沉浸在适才曾唯诗中所描绘的意境里,浑然不知有一身穿青色短褐布衣,黑黝脸孔的中年汉子,轻手轻脚进入客厅,沿着墙壁走向赵琰。
“老爷……老爷……。”
长随赵三悄无声息来到赵琰身侧,俯身唱诺,低声叫唤着。
“哦!何事?”被惊醒的赵琰随口问道。
“老爷,膳厅酒菜已备好咧。”赵三口中殷声切切回道。
“啊呀!真真失礼矣,瞧我这记性!”赵琰恍然大悟合掌长叹,遂挥挥手让赵三退下,赵琰笑吟吟站起,环揖四下,欣欣然地开口说道。
“诸位同好,大架光临,寒家蓬荜增辉,在下备水酒粗食一桌,不成敬意,请诸位同好入席。”
正郁闷、难堪的云宁众士子,听到东道赵琰催请入席的话,云宁众士子如一年大旱逢甘露、三年围城来救兵,众士子脸上阴云转晴日,好一副将先前所言,此小酎之前相与较试一番学识之话,比校切磋之后相互评点之文坛惯例,全然抛在脑后,皆不以为意的宽宏大量神情。
众士子打着哈哈,互道仁兄仁弟,口曰气色不错天气适宜,诸如此类场面客套话,秉着你好、我好、大家才好的中庸处世之道,脸上一团和气,纷纷起身堆积着笑容向东道赵琰拱手道。
“叨扰。”
“盛情。”
“唐突。”
……
客厅之上瞬时响起诸如此类至谢主人的话,云宁众士子往日并不觉得,这自顾闭门埋头苦读的赵琰,有何出类拔萃,可今天众士子心中却万分感激,直在心里称赞这位赵仁兄大是识趣,甚有眼力介儿,可堪称云宁首善之人。
听到众人称赞东道盛情,赵琰笑容满面满口子拱手回应,直道:“怠慢。”、“简陋。”、“不堪”之词以对,喜笑颜开的赵琰自不会忘了今日主宾,连连催请曾唯入席,安好上座之后,方能各就位次,曾唯亦道“叨扰。”之词,然赵琰一再殷切催请,盛情难却之下,曾唯便顺从主人美意,迈步往膳厅而去,与身旁孔琛、夏桑四士子一路言谈欢笑而行,蒙着面纱的神秘女子一干人等紧紧随行,而云宁众士子自是押后不提。
片刻,众人在东道主人殷勤引路下,便来到赵府宽敞明亮的膳厅。
摩肩接踵的众人缓步进入膳厅,有未到赵府膳厅的士子,暗自打量着厅中布置,只见这膳厅上已是排满了红漆八仙桌,八仙桌上辅以平素纹驼黄布桌巾,八仙桌边立有六折花梨木桌屏,桌子四周做遮挡用的大提花棕色布桌帏。
东鲁州之人宴请宾客,其酒席常上“叠塔”鲁菜,赵琰亦不免俗,只见膳厅八仙桌上盘叠盘、碗叠碗,放了个满满当当,端得是美味佳肴齐集于一桌。
曾唯被东道赵琰安在上席,一番推辞之后,曾唯难却盛情,只得招呼孔琛等人同坐,互相谦让中众人方才安坐在席上。
穿越回古代一直待在曾家村的曾唯,还未见识过这时空的士族酒宴菜肴,现在有机会品尝美食,亦可犒劳下五脏府、打打牙祭,便兴味盎然看着八仙桌盘叠盘、碗叠碗的美味佳肴。
只见桌上放着。
滑嫩、鲜脆、汁芡浓紧油爆鲜贝。
外焦内嫩、软脆适口炸豆腐丸子。
乳白而鲜、豆腐软滑、白菜鲜嫩、三美豆腐汤汁。
色泽洁白、白果肉酥、诗礼银杏。
色泽红润、微甜蚝油味铁板蚝油栗子鸡。
色白如雪、蜇头清脆炒鸡丝蜇头。
鸡身颜色金黄透红、光亮,肉质淡白肥嫩,香味入骨,五味俱全,鸡肉柔而不韧,食之肉骨分离南德扒鸡。
成刀片形状,鱼肚、玉兰片成长条块,什锦一品锅海参片。
造型典雅,汤浮鸡茸宛如朵朵白云,轻飘其上,“云”下八珍,郁香四溢,鲜嫩柔脆,质感各异,八仙瑶池聚会。
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冷盘、热菜,看得曾唯那叫一个眼花缭乱,情不自禁默咽口水,食指大动。
又见面前桌子上,放有一坛圆陶兰陵酒,坛口绳裹着厚布,泥封虽然完好,但隐隐从酒坛里透出一股沁人心脾浓香。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