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散筵
作者:宁寻阑珊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209

云宁众士子其势汹汹的千夫所指,曾唯微笑着面对,只当无视,却对赵琰轻声说道。

“明林兄,在下这白麻纸呈献于兄,实有原故,兄不以在下卑鄙,备酌敬约,蒙兄抬爱,在下不胜荣幸感激涕零之至,恰时吾村新制成白麻纸,欲作一画当作献礼,怎耐吾村甚贫,无力置得书画用墨松烟油烟,在下百般无奈,只得携白纸前来,只想在兄处,厚颜暂借墨砚一用,既席作上一画,只是信笔涂鸦则个,贻笑大方,在下谨此略表寸心,以谢明林兄款待之情。”

曾唯这话一出,膳厅上群情鼎沸的喧嚣声戛然而止,膳厅上静悄悄的,鸦鹊无声。

不因别的,大周文风鼎盛,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风行一时,个中尤于诗画为翘楚,云宁众士子自是附庸风雅趋之若鹜,可是作画乃是要天资聪颖方能为之,不是苦背四书五经就能作得,云宁一县之众,敢自称画师者,屈指可数,可今日在赵琰膳厅,这荆蛮竖子竟放言为之,春雷裂空石破天惊的一句话,冲击着云宁众士子,听之殊为惊心动魄,震撼得不能自己,个个作呆若木鸡状。

却说膳厅无人角落处,浑身无力地倚靠在墙上,视曾唯为大才子的赵三,猛听了曾唯从容不迫的话,之后又见了县上老爷们惊愣表情,赵三顿时觉得这天亮堂了,浑身又有劲了,正激动不已时,又听到小先生要用笔墨砚台,赵三在心中大叫:这事可不敢怠慢咧!唯恐误了小先生的事,赵三赶紧一路小跑来到上席处,屏气凝神,连连以殷切目光请示东家。

赵琰听了曾唯的详述解释,心下一动,却是没好气的望了曾唯一眼,心道:这个小小人,让我好生担惊受怕一番,真让我又喜又恼,总归还是未束未冠之人矣,尚未脱稚童之气,刁钻古怪罢了,既是作画于我,此乃雅致之及,甚合我心,诗画岂是阿堵物可比焉!

放下心来的赵琰,欣然示意席边侍候赵三,速去取笔墨纸砚来,赵三得了确切,双脚如踏了风火轮般飞快地出厅,奔往书房而去,片刻,便取来笔墨纸砚,身后几个小厮抬着一干净书桌,一并放于厅中。

赵府膳厅。

厅内亮堂堂。

从厅外莫名地吹来一阵秋风。

秋风吹动了曾唯长长的披肩黑发,长发和衣袂随风翩翩飘杨,身材不高却显得结实的少年曾唯,稚气未脱的古铜色脸庞,面带着纯真质朴微笑,高高挺拔的鼻梁,清澈明亮的双眸,穿着打着补丁的略宽大短衫,脚穿四方平底黑色木履,曾唯从容洒脱步伐沉稳往厅中书桌行去。

整个膳厅静悄悄的。

静得让人感到悸栗。

厅上的人都已离席起身,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着卓尔不群屹立书桌的曾唯。

书桌。

楮皮纸。

铜虎钮镇纸。

笔架放着狼毫笔。

风儿吹动着曾唯鬓发,一绺发丝来回轻拂面?。

书桌边的曾唯长吸了一口气,凝神静气,意守方寸,片刻,调息已毕,从容地在笔架取了两支狼毫笔,手握双管同时沾墨,挥洒自如在楮皮纸作起画来。

“哎呀!……”

“啊呀!……”

“什么!……”

“这!……这!……”

厅内蓦然响起众人刻意压抑,仍按耐不住的惊呼声。

厅内众人脸上大骇,均惊愕交并不知所措,情难自禁猎奇之心,众人纷纷离席起身,哑默悄声眺望书桌,目不转睛看着正在作画的曾唯。

云宁众人何时见了,这手执双管齐下作画之情景,如此神乎绝技画法,大周立国二百七十余载旷所未闻,上溯至太古三皇五帝亦未曾听闻,前朝东晋画坛大宗师顾恺之亦不能为之,真真乃见之惊心动魄、望之难以置信、观之神魂颠倒。

只见曾唯双笔如龙,其势似凤舞,行云流水般挥毫泼墨,须臾之间,一气呵成,画完画后,从容淡定搁笔,酣畅淋漓作完画,情绪高昂、意气风发的曾唯,龙行虎步出厅去了,一路之上仰天长啸,响彻云霄。

厅内满脸惊愕,众人乃见神技,心痒无比实在难耐,竟有一弱冠士子畏畏缩缩着向书桌行去,这弱冠士子方一动,身后猛然“呼啦”刮起一阵风,黑压压一大群人齐齐掠过了弱冠士子,一大群人你追我赶的奔往书桌,这群人唯恐落后于人,心下发狠,边跑边大声嚷嚷,闪开,让我先行,可谁都想先睹为快,众人就这样一路挤挤搡搡的聚集在书桌,将厅中的小小书桌,围了个水泄不通。

众人睁大眼睛,全神贯注看桌上。

只看见书桌上面,一幅水墨画跃然纸上。

众人蓦然看去,镇尺下楮皮纸,画得是水墨山水松竹石图。

这幅图,画得是。

叠嶂远山,天宇留白,巍峨巅峰,云遮雾罩,气势磅礴,几株劲节清高古松,坚劲挺拔,气势冲霄,间杂青竹,摇曳茂枝,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翠帚扫春风,枯龙曳寒月。枝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分郁茂之荣柯,对轮?之老卉,松鳞皴,石?岩,水湛湛,云窈渺,若雷雨之澄霁。

“这画!……这画!……”

一黄脸短须壮年士子目不转睛盯着画,口中不知觉的只是道着这画两字。

随即,更多士子开口说道。

“千古绝画矣!”

“此画清新俊逸,观之赏心悦目!”

“国士之画,令人仰视。抚掌称奇,叹为观止!”

“堪比京都洛阳顾子画院三大供奉墨宝,此画亦复如是,传世之画啊!”

膳厅的众士子,在书院里多数时间埋头治学经义诗赋,附和大周学纲以应科考,平日对于书、画只是偶尔为之,于此道并未娴熟,然众人都是读书人,虽不怎么会画画,但众人艺术鉴赏的能力总归有之,美图在前,众目昭彰自有公允之说,目睹堪称一绝神乎绝技画法,又作出传世名画水准的山水松竹石水墨图,如违心斥之为信手涂鸦之物,抚躬以心问心,实在有违己心,曾唯的这幅画,令云宁众士子情不自禁地出声赞叹道。

“墨气笔力,朴质洒脱,神韵情趣,溶合浑厚,恰到好处,粗中有细,飞白顿墨,灵活不滞,轮廓简化,不求繁杂,神气全得跃然纸上。”

人前的孔琛双目异彩斑斓,神情大为意动,身为世家子弟,家学渊源不同凡响,所学甚广,作为一方名士,自有见识,孔琛秉持公允论此画,朗朗出声评论道。

“墨趣律动,自然变化,气韵生动,刚健柔和,大气磅礴,流畅无碍,笔墨浑融一气呵成。”

宣翼怅然若失立于书桌前,一副失魂落魄状,一手抚须,已然扯断了几根胡须,亦不知觉,全神贯注只顾观画,口中喃喃自语,出声品评曾唯画作。

身旁的赵琰已是激动万分,传世之诗、千古绝画今日一并出于自家,真真是祖德绵绵,荫庇子孙。

赵琰对吟出绝诗、作出名画的曾唯,心内已然佩服得五体投地!

赵琰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的想:《诗经?卫风?》曰:投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言不虚也,今我只是粗食水酒以?君,可君以冠绝当世,举世无双诗画相赠,深具高风亮节古君子之德,此恩铭诸肺腑,吾当作书以记今日盛会,此书文诗画当以传家之宝留吾后人!

赵琰感慨系之,默念:曾君真是国士啊!

<ahref=http://www.>起点中文网www.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