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在地理课上所讲到的,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性气候,所以才导致自然灾害如此频发。而“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朱皇帝的老家淮西,据说更是个灾荒窝。
前面我们也已提及,元末是个多事、多灾之秋,淮西一带被波及因而未得幸免,那些年也是灾荒连连,凄凄惨惨戚戚。
所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天儿都变了,那本来只能勉强维计的朱重八一家的日子就更可以想见了。
就在至正四年(1344)时,淮西一带先是大旱,继之又是遍地的蝗灾,庄稼近乎绝收,这一来更连地沟油也吃不上了。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止不住地哀叹:几十年都没有见过这等年景了,这日子可真没法过了!看来老天是准备要来收人了。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打头风。
大灾之年果真就又遇上了可怕的瘟疫,也许正是因为之前饿死了一些人,而这些尸首处理得不好,结果又酿成了可怕的瘟疫。瘟疫又加速了人员的死亡,于是就更加形成了一种要命的恶性循环。
朱重八的老家钟离县太平乡,本来还算好些的,起初得病的并不多,可闹到后来就没这么幸运了。朱家所在的那个孤庄村,从一天死掉几个人,慢慢的就发展到了一天死十几个人,眼看着户户遭殃,家家带孝。
哀哭之声达于四野……
一天,重八正在外面寻思着找点可以充饥的东西,这时候突然跑来了一个他同村的小伙伴。
只听那少年气喘吁吁地对重八说道:“重八哥,你快回家看看吧,你爹死了!”
重八想都没想,当即本能地反驳道:“你放屁,不可能,我出门时我爹还好好的!”
少年又道:“那就是你娘死了!”
“你放屁,不可能!我娘也好好的。”
“真的,反正你家死人了,不是你爹就是你娘!你快点回家去看看吧!”
重八心里当然也不是没底,眼瞅着村子里一派人间地狱象,他家又有何德何能趋吉避凶,否则也不至于流落到今日这番不堪的田地。
于是一向颇有孝心的重八竟在路上哭将起来,踉踉跄跄还险些跌倒,他已隐约感到了大事不妙。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旁徨,俄尔天灾流行,眷属罹殃。”三十多年后,他在自己的《御制皇陵碑》中这样追忆道。
果不其然,重八的爹真的也遭了难。“勤俭忠厚,人称长者”的朱五四这年已经六十四岁,连日吃糠菜草根树皮,已经使他身子极端虚弱,所以病魔就最先向他袭来。结果这一染病马上就不行了,于这年四月初去世。
“重四、重六、重八,照顾好你娘,爹先去了!”这是爹的临终遗言。
然而这才是不幸的肇始,很快便是娘和大哥也染了病。家里头既没有饭吃,更没有药,所以重八兄弟和大嫂只得跟着众人到处去求神告佛。
可是,才过了仅仅三天,大哥就去了。
“重六、重八,大哥不孝,先去了,照顾好咱娘!”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是素称不孝的重四的临终遗言。
四月二十二日这天,年届六十的陈二娘也撒手人寰,追随老伴而去。
“重六、重八,娘恐怕要不行了,你们两个要互相照顾,好好活着,别让为娘的没脸见你爹……”这是娘的临终遗言。
就这样,才短短二十天的工夫,朱家就一连死了三口人,这当然无异于一场晴天霹雳,直让重八兄弟恍如噩梦一般,但却怎么也醒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