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家人总算又聚在了一起,这已经是很久没有过的事了。不过因为孙策的去世,席上并没有酒,饭菜也弄得比较简单。
“大哥大嫂有了峻儿,我们周家总算有后;若爹娘在天有灵,也该放心了。”席间,周瑜对周道说。
周家有后?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算一算,我嫁给周瑜都已经十个月了,可是周瑜对我除了牵手跟拥抱,便再没有过更亲昵的举动了,连唯一的一次吻,都是我主动献出去的……
虽然我很想要一个孩子,而周瑜也曾经承诺过会给我一个孩子,但自从那夜我拒绝了周瑜之后,周瑜便再没提起过这个话题。其实仔细想来,我何尝不是一样呢。自从第一次鼓足勇气告诉周瑜我想要一个孩子却被周瑜拒绝之后,我也不敢再提这个话题了……不过现在孙策刚刚去世,此时重提这个话题或许也不妥当……
饭罢,因周瑜答应过晚上要给我讲讲眼下江东的情势,便让我跟他去书房。走进书房还没坐定,管家来报,说顾雍来访,有要事相商。我很恼顾雍这个时候来打扰,不过来者是客,也只有忍了……
我正打算出去,周瑜却一面叫住了我,一面对管家说道:“请客人到书房来。”
我疑惑地看看周瑜,道:“元叹兄要和你谈正事,我留在这里不太好吧?”
“你不是很关心现在的情势么?”周瑜说,“如果你愿意,可以躲到屏风后面去。”
我略微一愣,而后扑哧一笑道,“好,是你让我偷听的啊。”于是便去了。
不一会儿,听到了管家把顾雍领进来的脚步声。
“元叹兄……”周瑜正待寒暄,却被顾雍急切的声音打断了。
“公瑾,大事不好。”
“怎么回事?”周瑜的声音也变得严肃起来。
“刚刚得到的消息,严刺史[1]遇刺身亡!”
“哦?”只听周瑜的声音明显一惊,停顿了两秒,又道,“知道是谁干的吗?”
“庐江太守李术。”
“此人果然靠不住……”
“都怪我,若我不离开合肥,便不会让李术钻了这个空子。”顾雍懊恼道。
“定是曹操让李术干的”,周瑜沉吟了一下,道:“看来曹操已经察觉了严刺史与我江东的关系。”
“是啊”,顾雍也接道:“严刺史一死,曹操定会再派心腹继任扬州刺史,这样一来,我江东对淮南一带便完全失去控制了……我这个合肥县长也徒有虚名。”
“庐江郡恐要起叛乱了。”周瑜的声音有些低沉。
“公瑾可有办法应对?”
半晌,我没有听见周瑜的回答。不会吧,难道周瑜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心里一紧。
“元叹兄暂且先回。明日一早,与我同去将军府面见主公。”过了片刻,只听周瑜说道。
一阵脚步声过后,便是一阵沉默。
“出来吧。”是周瑜的声音。
我静静地从屏风后走出来,观察着周瑜的神色――还是那一贯的面无表情。
“很严重吗?”我问。
“比曹操直接打过来好。”
“哦……”我站着没动,不知道是不是该出去留周瑜一人好好想想对策。
“站着干嘛?过来坐吧。”周瑜似乎并没想赶我走。
“刚刚都听到了?”待我坐下,周瑜继续说道,“危机说来就来不是?”
“那你打算怎么办?”
“如果李术真的叛乱,倒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嗯?叛乱还好?”我讶异地看向周瑜,感觉这人还真是让人摸不透。
“这样吴侯便能名正言顺地征讨李术了。”周瑜淡淡地说。
“李术是曹操的人对吧?”我想起那天为孙策守灵时孙权的话。
“嗯。你倒记得很清楚。”
“庐江郡不是伯符打下来的么?伯符怎么用曹操的人当太守?”
“李术是朝廷派来的,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那其他几个郡怎么就能用我们自己的人?朝廷没有指派人来?”
“怎么没有?当初君理[2]击退吴郡太守许贡,朝廷便派了陈?来继任太守。”
“那我们岂不是亏大了?出了力还不得好?”我讶异道,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啊,于是又问:“那怎么现在的吴郡太守是君理?”
“你刚刚不是也觉得亏大了?你认为伯符会吃这个亏吗?”周瑜说着狡黠地看了我一眼。
我第一次看到周瑜这么可爱的表情,不禁呆了一下,半晌才反应过来周瑜话里的意思,讶异道:
“你们……你们连朝廷派来的人也敢动?”
“当然要有动他的理由了。”
“那之前没动李术,是因为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也不全然。”
“怎么说?”
“伯符之前还在袁术手下的时候,曾受袁术之命攻打庐江,逼死了当时的庐江太守陆康。陆家是江东大族啊,伯符此举,算是把江东士族都得罪尽了……因此,庐江人对伯符是很有些怨恨的”,周瑜说着叹了口气。
“伯符攻进皖城后,我看皖城的秩序还好啊。”周瑜的话,让我想起了当初在庐江皖城的日子,想起了孙策从马下救我的一幕……而今不到一年,已经物是人非……
“那只是表面的现象,再说伯符带兵一向严明,到庐江更是如此,他要扭转庐江人对自己的印象啊。当时任谁做新的庐江太守,便是个很棘手的问题。”
“那任你当太守不就行了?你不是庐江人么?庐江人不至于连你也恨吧?”
“你不知道本籍回避制吗?我是庐江人,是不能做庐江太守的。”
“这样啊……”原来东汉还有这么个制度,不是举贤不避亲么……我暗道。
“这时伯符得知了曹操正让严刺史表举李术为庐江太守的消息。既然朝廷那边要派李术任太守,伯符便干脆卖了曹操一个人情,自己上表举荐了李术;而不派自己的人任太守,也可缓解庐江士族对自己的怨恨。”
“嗯,伯符此举很妙啊。李术虽是曹操的人,表面上却是伯符所表,那么曹操对伯符便多了几分信任,而李术就算担任了庐江太守,也不会轻举妄动。”
周瑜看看我,赞许地点点头说:“你要是男儿身,或许我该向吴侯举荐你呢。”
“我才不想当男儿呢!”我脱口便道。
“为什么?”
“呃……不为什么。”我看了周瑜一眼,脸一红,低头不语,心里却在说,你不是很聪明吗?这都不知道?当然是因为你啊!我要是男儿身,还怎么嫁你呢……
-----------------------------------------------
[1]严刺史,指扬州刺史严象。
[2]朱治,字君理,丹杨郡人,曾随孙坚征伐。孙策任命其为吴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