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人旧事老家档(2)
作者:黄武陂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652

和纪检组长C聊了一下,这是个老搭档,也是老对手,是要拜访一下,他是协助老板管财务又管项目的,这下又是我的顶头上司了。

鲁德想起来,没有小C那天和我联系说的话,什么老板要奖励我啊,中信集团的项目能跑成我就是大功臣了。

那天我正在北京中信集团总部审计,小C打电话说章局说和山上的杜总联系了,杜总说把你的工资关系留下就行了,职务无所谓的。

我回答说:“杜总不能代表我的意见,我和章局说的很清楚,我肯定要回去的,很快就回去了”。

在这之前冯微鹃也要过我,说是老板委托的,说是还给我留了两个位置,一个是机关党委书记,一个是财务科长,让我挑。

我讲:“我肯定要回去的,既然来了,也是党组研究定的明确是借用过来帮下忙,现在还没开业,是要干点事情,不然老板现在就可以要杜总,和杜总说一下,我现在就可以回去”。我对冯微鹃还直接说透了:“机关党委书记不是还有陈耀邦嘛,财务科可以考虑”。

到老板对加盟中信集团的项目很感兴趣。

我觉得能跑好这个项目很有意义,我们这个地方太缺乏发展动力了,干成这一件事情,就算一辈子没白干了,不然我不会这么快就决定回来。

下午见到章老板。他说先搞个方案吧。

我建议他能和市长一块到北京去一次,总局的达世举局长以前就是本省的老省长,人也熟,这是个好办法。

老板想的过多,加盟中信集团、东方零售连锁,再报几个市场建设的项目也就可以了。

接触几天后,我很快发现老板说的三个项目实际上还没多少意义,老板也没说出什么具体的计划。

我觉得M的公司有块场地,以后争取东方零售连锁项目,比较合适,但老板和其他人不会这么想。

老板见我到了他办公室,马上主动和我还握了手,很客气和热情的。老板还从小冰柜里拿给了我一桶茶叶,说是金牛山生产的仿龙井茶,那个地方是他的侄子和一个叫郝晓丽的女士合作的项目。郝晓丽和老板很熟悉,在老板当副县长时就有来往,老板帮助她贷过款,这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鲁德不爱多闲扯,也不愿听到人们对郝晓丽的什么猜测,包括凌仰知、庄魁的私下议论,甚至小C的暧昧眼神。

上班的第一天下午在业务科见过老芳,认识十多年了,我叫她老大姐。

前年10月份,章传明局长刚到任,很快就对局机关的人事做了调整,实际是先把人员重新组合一下,排在前面的就是头,并没有下文件明确具体职位。这种做法很蹊跷,局里还从来没这么做过。

那时段,我和老芳、陶丽华共同组成了一个新建的科室,专管下属企业的一些事情。

老芳说:“你回来好,你爱人身体又不好,去的时候我就和你讲过,年纪大了,什么职位不职位的,出去一段也是可以的”。

而刚提为正科长的汪女士却说,拿两份工资咋不行,怎么又回来了呢?

我笑了笑说:“人总要顾点家的,不能光为了钱啊!”

老芳马上插话说:“你考虑得对”。

我早知道,汪女士和省局的肖局长是同学关系,虽然不是一个班的嫡系,但也算堂兄妹同学,总之粘上了边。

老板对关系很重视,这次调整就安排了汪女士担任老干部科科长,但人并没有到岗,汪女士继续做她以前的统计报表工作,工资肯定要涨一点点,也是实职正科级了,年龄已经五十二岁了,离退休也快了。

老板这次照顾了不少人,财务科的周恩泽五十五岁了,从正科级主持工作改为实职正科,最后时节也算牛了一把。老板究竟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真是想办点好事啊!

还有申晟,享了女儿的福,他女儿的老公公是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人事局局长,有这棵大树罩着,老板肯定要考虑的,尽管申晟刚从县里调来才半年时间,年龄已经五十一岁了,提了人事科科长还兼任企业科科长,一实一虚,但人事科还让仇盛荣主持工作,申晟就只能做企业科的工作了,实际也没有什么事情。老板做事情很有特色,是不讲究那些规矩的,做了也就做了,可以排除干扰坚决的往前推,从科室配置和科长任用上看,真是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这也许是他成功的一面呢。老板啊,你究竟为了什么?搞这么多名堂?

工作还要看老板的意思,跑项目说起来的确是件大事,说白了,跑不跑,跑成啥样子,都在于老板的态度和决心。尤其是加盟中信集团那是个大的项目,老板说还要向省局和总局领导汇报,没有上层的支持很难办成,老板已经明确的指出这个要害。

跑项目还要有个计划准备什么的,老板对鲁德说要拿个具体规划方案出来。

鲁德想,拿个方案不算什么问题,那就按老板的意思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