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不悲哀,心未死(1)
作者:黄武陂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56

鲁德现在很平静,算不上什么大起大落,这样的事情经历很多了。

古言说:”哀,莫大于心死“。

但他的心还没死,根本没有,他看起来有些消沉,但实际上还很活跃,一刻也没停止过。

他真心希望这个部门能够兴旺发达,毕竟在这个部门工作快30年了。

可是,他不再兴高采烈什么,他非常清楚,事情需要慢慢来,一时,一地,一人,有很多制约因素,即使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你用上一月两月甚至半年一年的时间,也不一定就推得动。在这个系统的很多领导尤其是一把手,来时,大都都是想干点事情,但后来坚持不住了,跑了,跑到有权有钱的地方去了,而鲁德蹲的这个地方就是官员的跳翘板,想提拔,没有好位置,不得已才勉强来的。

他在市局工作十三年,已经历过五任局长了。他很爱这个行业和部门,可是,现在和今后还能些干什么呢?他问自己,可能是已经麻木了,他现在最关心的是儿子,还是考试,争取考上公务员,有个落脚的地方,好多同学都结婚了,小孩也有了,不能再这样耽误下去。

昨天晚上鲁德上网,突然接到来自北京号码来的电话,原来是山上的小徒弟要来的,鲁德知道他到北京了。

小徒弟是鲁德今年三月份招来的一个助手,刚从大学毕业。他到北京总局参加培训学习了,在房间里要的电话,给老师问个好。

小徒弟有句话听起来好像是杜京生安排过的:“你现在工作还好吧?”

鲁德答到:“还好,事情不多,就是跑跑项目,前一段到北京总局去过”。

庐山旅游现在早进入了淡季,游客稀少,和鲁德去年在山上见到的情况没多少差别。在山上想做会议业务也受到很多限制,中央大的会议很难争取到,自从最后一次“庐山会议”后,中央大的会议就没在山上召开过了,这成了一大忌讳。这些年,上庐山的中央级领导也有,但都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小徒弟说:“宾馆已经放假了,走了不少人,说是明年再来的话,每月给二三百元的补助,几个总监也可以放假了,待遇还保留,但人还没走,大家都没什么事了”。

我问到那座住过的旧楼情况。小徒弟说:“款子总局还没有拨来,要重建还需要管理局批准呢”。

“那老江呢,怎么样?”我问到。小徒弟说:“老江也很少来了,偶尔来一次,来了就走了”。

我说:“老江想告老杜呢,我没必要和她搅合在一起什么,这个女人不简单,老杜烦死他了,不再理她了,也是很没趣。为啥我说你不要告诉她什么,你还小,对你有啥好处呢?无论怎么样,我不帮人了,也不害人,你呢,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不管这些闲事”。

小徒弟还告诉我:“总局来考核后,王副总就没见来过,估计也不会再来了”。

老杜把想赶走的人赶得差不多了,宾馆业务开展得就这么回事,鲁德料到了这种情况。

当时,在采购厨房用品时鲁德就坚持很砍下不少,杜京生同意了,少花了几十万元,不然买的东西大部分要睡大觉了。现在看,另一处餐饮楼从开业就没有用过,大别墅一共才住过几个人呢?

鲁德最后对小徒弟说:“你就坚持干下去,只要给钱就先干着,看能解决养老医保吧,几个总监的待遇还没解决好,你也不好办,老杜有他的想法,想撵人走,又不好太直接,只有等人家自己主动了。你不急,还小。先利用这个平台学习,长了见识,有了工作经验,过两年就可以找更合适的工作岗位了。你看出门道了,这是进步和提高,可是,说是没用的,我的话,老杜就听不进去了,你现在讲也是没用的,这样还添了麻烦。”

小徒弟诚恳地说:“是的,我明白了,谢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