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作者:博鳌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114

英子和舟麟继续读第七节:灰鸽走进园艺植物种植资源基地,内心一阵狂喜,寻找第八种元素的情结在失去的记忆中燃起。他在里边东转粉墙小瓦、水巷小桥、园林名胜、天平红枫、?直古镇,西转十里山塘、石湖串月、太湖东西山、光福香雪海。仔细的查看低温保存的试管苗库,果树资源圃、桑树资源圃、薯类资源圃、水生蔬菜资源圃、木兰资源圃、梅花资源圃、牡丹芍药资源圃、金花茶资源圃和菊花资源圃。灰鸽在千朵万朵鲜花中,还聆听到用梧桐小提琴演奏的绿岛小夜曲:“这绿岛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摇呀摇,姑娘哟你也在我的心海里飘呀飘,让我的歌声随那微风,吹开了你的窗帘,让我的衷情随那流水,不断地向你倾诉。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我的情意,明媚的月光更照亮了我的心,这绿岛的夜已经这样沉静,姑娘哟,你为什么还是默默无语。”灰鸽感到一些情谊都随意地覆在了小桥流水之下。这座曲径通幽的城池,浓重的脂粉气,这样的坚持,足以使人沉醉。

结果他正在陶醉于山水音乐之际,猛一抬头,他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小龙女在繁育苏铁新品种,可把他吓了一跳。拢眼神仔细观瞧,但见她长得身材精巧,面孔圆润,皮肤细腻,亭亭玉立,标准的姑苏美女。只不过她有五颜六色的尾巴,还随时在变化,看得出来她是一只变色龙。

小罗在身后感叹的说:“看她一双令人心仪的玉手,不论是弹琴,还是采莲,还是为你削上一只红苹果,都会让男人感觉到心尖尖上有一只小蚂蚁在慢慢地蠕动。不用说,苏州美眉最适合做善解人意而又目光流盼的情人。

俩人正说着话,只见小龙女播种之后,洗净手,来到附近的凉亭里,好象坐下来休息。又见她拿起石桌上的琵琶,弹唱一首苏州评弹《风神榜》。那如泣如诉的神异题材,使人在闲暇之余更可享受一种遥远古老的姑苏文化韵味。只听她说表细腻,吴侬软语娓娓动听;不时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弹词还用吴音演唱,抑扬顿挫,轻清柔缓,弦琶琮铮,十分悦耳。”

灰鸽回过头来再打量小龙女弹唱的凉亭,此亭其实很简单,是一座方形单檐歇山顶之亭,也可以说是标准的江南园林之亭。此亭之艺术,不靠华丽取胜,不靠怪诞引人,而是靠朴实、文秀,靠刻意追求江南建筑形式之最高境界,以比例、尺度、韵致及色调等取胜,这也正是建筑艺术之根本。看亭名为沧浪亭三个字。灰鸽想,它取同于苏州的沧浪亭。北宋诗人苏舜钦购得此园,修建之后取名“沧浪”,这是取《孟子》中之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可以濯我足。”可见其高洁之精神。后来欧阳修对此有题咏:“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后一句似不雅,所以没有写到亭柱上,空着。据说后来还是一位渔夫接句:“近水远山皆有情”。正中苏舜钦之意,于是完成此联。可见园中建筑,不但要有形式美,而且也要有文化内涵。

小罗在暗中偷看几眼美眉,可是他不喜欢地方戏。他看不远处有一片竹林,仔细观瞧,好象是枝叶挺秀细长的凤尾竹、金黄色的枝干上镶有碧绿的线条的小琴丝竹和湘妃竹,便悄悄来到里边。好大一片竹林啊!他叹道。他来到近前,还看见枝干短粗,并向外凸出,好似罗汉的大肚子的佛肚竹,。此外,还有竹中的珍稀品种龙鳞竹、碧玉竹、鸡爪竹。它们四季常青,挺拔秀丽,色彩缤纷。小罗随口朗诵唐?李白《长千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小罗边抒情边在竹林中细细品味起来。看竹枝杆挺拔,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四时青翠,凌霜傲雨,他感叹到:竹子真是“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松竹”岁寒三朋友。他仔细端详湘妃竹,看她枝干上生有花斑,青秀婀娜;斑叶苦竹,在叶片上生有斑白图案;小罗见景生情,心中一阵酸楚。一会,他又联想起**的俊美豪放的诗词,他乘兴朗诵到: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他又想起了元石子章作《秦攸然竹坞听琴》。道姑郑彩鸾在竹坞弹琴,同秀才秦修然相遇,两人互相爱慕而结合。

灰鸽不知何时来到他旁边说:“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还有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至于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大诗人苏东坡则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

小罗说:“有了竹,才有了竹乐器,有了音乐。在《汉.律历志》中记有一个传说,黄帝指使一个叫伶伦的人定“音律”。伶伦便去大夏之西,从昆仑山南麓取来了竹子,断面节间,长6寸9分,吹之,恰似黄钟宫调,音律优美。从此便有了箫笛等乐器。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竹制的十三管古排箫实物,是目前考古文物中发现年代最早的排箫。”

灰鸽说:“古时称音乐为“丝竹”,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称乐器演奏者为“竹人”。我国南方有一民间乐器,直接称为“江南丝竹”。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二胡、板胡等皆离不开竹。从那牛背上的牧童吹响动听的竹笛,苗寨传情的芦笙,到现代流行音乐,都有竹乐器悦耳的演奏。我国第一家竹乐团所使用的乐器全都是竹子制成,以笛子来说就有十几种,如只有一个孔的吐良、两端堵口的,一支笛子可以同时吹奏两个声音的双音笛,带拐弯的大低笛,长达3.2米,重近5公斤的巨笛,短的仅有4.6厘米的口笛等。他们还研制出失传千年的古代低音乐器“相”,用锤击打的竹板琴,拍击竹管发音的拍筒琴,根据民间渔鼓发展成的竹排鼓,用世界上最粗的竹子做的巨龙鼓,用1000多摄氏度高温烧成的竹炭做成的能发出金属般声音的炭琴等。可以说中国的管音乐,实际上就是竹管音乐,演奏的乐曲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最清纯最原始也最贴近自然的天籁之声。”

说着话,小罗采小琴丝竹,作了一个牧童短笛。吹了一曲钱樟明的“水调歌头?咏竹”:

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扬首望青天

默默无闻处,萧瑟多昂然。

勇破身,乐捐躯,毫无怨。

楼台庭柱,牧笛洞萧入垂帘。

造福何论早晚?

成材勿计后,鳞爪遍人间。

生来不为已,只求把身献。

灰鸽说:“小罗真有才啊!”这一夸,小罗又人来疯的演唱起江南丝竹昆曲“惊梦节选”:没乱里春情难遣,蓦地里怀人幽怨。则为俺生小婵娟,拣名门一例、一例里神仙眷。甚良缘,把青春抛的远!俺的睡情谁见?则索因循腼腆。想幽梦谁边,和春光暗流转?迟延,这衷怀那处言!淹煎,泼残生,除问天!身子困乏了,且自隐几面眠。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一径落花随水入,今朝阮肇一天台。小生顺路儿跟著杜小姐回来,怎生不见?呀,小姐,小姐,小生那一处不寻访小姐来,却在这里!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这生素昧平生,何因到此?小姐,咱爱杀你哩!”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女自怜。小姐,和你那答儿讲话去。那边去生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著湖山石边。

灰鸽接过来说:“小罗,去怎的?”

小罗唱到:“和小姐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摸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

灰鸽听出这是《牡丹亭》,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与其《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并称为“临川四梦”。此剧原名《还魂记》,创作于1598年。

正这时还有人凑趣;“催花御史异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彩云边。”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异玉怜香,竟来保护她,要她**十分欢幸也。单则是混阳蒸变,看她似虫儿般蠢动把风情煽。一般儿娇疑翠绽魂儿颤。这是景上缘,想内成,因中见。呀,淫邪展污了花台殿。咱待拈片落花儿惊醒他。他梦酣春透了怎留连?拈花闪碎的红如片。秀才才到的半梦儿,梦毕之时,好送杜小姐仍归香阁。吾神去也。”小龙女在装花神唱。

小罗咧着大嘴高兴得接着唱:“这一霎天留人便,草藉花眠。小姐可好?则把云鬓点,红松翠偏。小姐休忘了呵,见了你紧相偎,慢厮连,恨不得肉儿般团成了片,逗的个日下胭脂雨上鲜。”

小龙女唱:“秀才,你可去呵?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姐姐,你身子乏了将息,将息。姐姐,俺去了。姐姐,你可十分将息,我再来瞧你那。“行来春色三分雨,睡去巫山一片云。”

小龙女十分喜欢灰鸽和演奏的小罗。她拿出热源信息搜索智能手机,指向灰鸽,灰鸽感到有能量在传递,信息在交流。两个人的手机屏幕上同时打出龙汉双语:我喜欢人类的女孩儿长成,自有许多情态,哎也,天那,今日杜丽娘有些侥幸也。偶到后花园中,百花开遍,睹景伤情。没兴而回,书眠香阁。忽见一生,年可弱冠,丰姿俊妍。于园中折得柳丝一枝,笑对奴家说:“姐姐既淹通书吏,何不将柳枝题赏一篇?”那时待要应他一声,心中自忖,素昧平生,不知名姓,何得轻与交言。正如此想间,只见那生向前说了几名伤心话儿,将奴搂抱去牡丹亭畔,芍药东边,共成**之欢。两情和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欢毕之时,又送我睡眠,几声“将息”。正待自送那生出门,忽值母亲来到,唤醒将来。我一身冷汗乃是南柯一梦。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天呵,有心情那梦儿还去不远。”

英子批注:《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是一个晶莹通透的纯真少女,她爱自然、爱生命、爱自由,却被森严的礼教限制在深闺绣阁之中。她在官衙里住了三年,居然连自家的后花园都没有去过;白天睡个午觉也让母亲责备不合礼教;在裙子上绣一对鸳鸯鸟,母亲也生怕引动女儿的情思。在这样一个灭绝**的世界里,正常的**得不到对象化,封建礼教的魔影吞噬了正常的感情。然而,生命意识是顽强的,不可战胜的,汤显祖用如椽神笔生动展示了杜丽娘对真挚爱情生死不渝的追求。在《牡丹亭》中,男女爱情,被写的缠绵悱恻,超凡入幻。“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至乎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冥冥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这是何等奇幻的爱的历程。这才是最高境界的玄幻作品。

灰鸽吃惊的发现,小龙女的信息屏上,竟接到了人类二十一世纪的网络信号。而她通过灰鸽作载体,获得了千万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