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十三)
作者:如此而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73

在前面说了,扶苏可能更加倾向于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主张。这对于坚持法家治国,薄古厚今的秦始皇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他或许觉得儿子这么仁慈柔弱主要是生长于深宫大院,不知道现实*残酷的原因。所以他决定把扶苏放到外面去锻炼一下,让他知道在这样一个铁血时代,光靠满口“仁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我们其实要对秦始皇的处理方式喝彩才对,因为他这样做才是治标治本的好方法。看看刘邦和朱元璋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无非就是打击*异性藩王和有功将领。这样的解决方式其实是最为愚蠢的,既不治标,也不治本。刘备比较聪明,他知道该来的来总会来,就干脆找一个信得过的托孤大臣―至于是否真的信得过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而且秦始皇还替扶苏安排的很好,他去的的地方是北部边疆。当时天下大定,只有北方和南方有战事。南方不能去,因为瘴气什么的太多,水土不服,很容易就挂了。

北方比较好,面对的是强悍的匈奴人,有好的锻炼机会,而且环境气候也适应。最重要的是所托付的人信得过,蒙家三代忠良,并且蒙恬本人也是不世之名将。对外他把匈奴打得望风而逃,几十年不敢南下牧马。对内,他手握三十万重兵,如果朝中有不臣之人,他完全可以清除奸佞,保扶苏顺利执掌天下。

可是,秦始皇千算万算,还是没有算到自己这个寄予厚望的儿子是这样的迂腐和脆弱。更没想到跟随自己三十多年,对自己忠心耿耿,自己待之殊厚的大秦帝国第一功臣李斯会与赵高沆瀣一气,做出不臣之举。当然,他也许最没想到的还是,自己春秋正盛,怎么说挂就挂了呢。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胡亥,史记上说他很得秦始皇的欢心,所以才被允许跟随一起出去旅游。我们觉得胡亥讨秦始皇也是非常有理由的,原因在于:

先,作为一个小儿子,胡亥没有扶苏那么大的压力,秦始皇也不会对他有多大的要求。只要他能够幸福快乐的成长,将来做个称职的亲王就是了,这给了他宽松的成长环境。为人父母都知道,虽然自己嘴巴上要求孩子听话懂事,其实内心里面还是更疼爱那些有点调皮的孩子―这就是弄儿得宠的缘故。胡亥正好就是这么一个贪玩并懂得享受的孩子。秦始皇一定想,我家业这么大,随你怎么折腾都养得起你;

其次,我觉得胡亥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还是有一定的心机。在秦始皇面前,知法的人最受宠信尊重(李斯韩非子是如此,赵高死罪得免并受宠于始皇帝也因为他是个法学高手)。所以他向赵高请教学习法律方面的知识,这一定使秦始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胡亥的这一举动可谓一箭双雕,一是赢得了始皇帝的欢心,另外就是结交了赵高这个陪伺秦始皇左右的关键人物。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证明是这两点帮了他的大忙。

写到这里,觉得关系秦国和后来大秦帝国存亡兴衰的就是一个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