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坚(五)
作者:如此而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52

我们知道,自秦汉以降,儒表法里是中国历代政治架构的普遍特征,治国在技术层面上更多依赖法家所提供的政治手段。这在历朝历代的治国实践中都是如此运用运作的。但是法家的治国理念有一个术治和法治的发展过程,术治强调最高统治者的乾纲独断,而法治则侧重于决策的程序性。术治的典型表现就是人在“术”在,人亡“术”亡,缺乏连续性,取决于执政者的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素质。而法治则不同,它的框架在那儿,即使换了人,也能保证决策的规范性和延续性,国家的发展不会一时出现人亡政息的现象。而术治则是人在术在,人亡术亡,国之兴衰,系于一人之存去。王猛之死,严重削弱了前秦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这应该也是前秦猝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诸葛亮和王猛还是有诸多的相似之处,都是壮年出山,与君王的关系也都是名虽君臣,恩犹兄弟。人生有这样的际遇,也算不枉此生了。在这里想起了王安石的那首《浪淘沙令》: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读来感慨不已,诸葛亮王猛自是幸运的了,但伊尹和姜子牙的运气也还不算太差。

虽然王猛和诸葛亮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苻坚和刘备的差异就大多了。

先,苻坚是氐族人,而刘备是汉族子民;

其次,苻坚是出身于豪族世家,而刘备实际上是一个编草鞋的;

第三,苻坚是一个汉化很深,“文学优良”的君主,而刘备则是一个“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带有浓厚草莽气息的君王;

第四,刘备比诸葛亮大二十岁,而苻坚比王猛小十三岁,对于自己的丞相,这位君王可能比刘备多一些敬重和崇拜;

第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刘备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而苻坚是一个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