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马歇尔将军
作者:兆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0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和苏联的军队撤出中国后,国共两党立刻派重兵来争夺东北,蒋介石将白崇禧将军调到东北,让他来东北进行剿共督战。白崇禧指挥东北地区的国民党部队,战争进展得颇为顺利。国民党军队已经攻占了从山海关、沈阳,至四平、长春和德惠,占领东北松花江以南的大部地区,*一路败退至松花江以北地区。如果按着白崇禧将军的作战计划,国民党中央军的新一军、七十一军和新六军就立刻全面继续向北进攻,那就将势不可当,就会一举拿下哈尔滨和齐齐哈尔等城市,也许东北民主联军就只好打一场很困难的游击战,甚至要撤到小兴安岭地区和苏联去,也许就很难建立东北根据地了。

可是就在这时一位名字叫做马歇尔的美国佬从天而降,上帝派他来拯救了*。在马歇尔领导的停战三人小组的斡旋之下,就真的达成了东北的停战协议。东北停战了,这下子*和*都松了一口气,给了*将近半年休养生息的机会。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更主要的,更为复杂的因素,桂系军阀白崇禧是国民党一级上将,可他并不是蒋介石之嫡系,而是属于李忠仁的桂系部队。白崇禧被派往东北指挥剿共作战,他亲自督战和指挥,**节节胜利,眼看着就要荡平东北。这时蒋介石又担心桂系军阀白崇禧要在东北取得战功,建立势力范围。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本来是蒋介石的精锐嫡系,可他竟然和白崇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陈明仁对杜聿明则是很有成见,甚至就是很看不起杜聿明。蒋介石为了遏制白崇禧,就以马歇尔的调停为借口,下令停止进攻,实行停战,在停战之后就将白崇禧将军单人调往南京任国防部长之职,实际是为了消除了桂系军队在东北建立实力的基础。国民党派系之间的勾心斗角,也是使东北的战争局势发生大逆转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战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美国佬马歇尔,中国人对这个名字也不陌生,二战时期马歇尔将军是美国陆军参谋总长,五星级上将,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最得力助手,当时号称美国的‘大管家’。二战中盟军发动的许多重大战役都是经马歇尔将军亲手主持策划的,美军许多高级将领的调动和任免也是由他来执行,马歇尔将军为盟军战胜法西斯,为盟军赢得二战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战后年迈的马歇尔将军功成名就,主动要求退休,可是在家里只休息了短暂的时间之后,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的邀请再次出山,为世界各国的战后恢复发展和援助,也是为了树立美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和地位而到处奔走。马歇尔将军雄才大略,是一位超级权威、是一位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只有他才有资格充当救世主或者是圣诞老人的角色。

1945年末,美国总统杜鲁门授命马歇尔将军作为美总统对华特使派往中国,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国内战的爆发,促成中国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给与中国战后的相应援助,还要抵制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力。美国总统杜鲁门将马歇尔这样德高望重的重量级人物首先派到中国,可见美国极为重视中国,将中国作为亚洲第一盟国来对待,当时的美国具有维护中国民主和平的真诚决心。

二战刚结束,美国在亚洲的战略设想是扶植中国来抵制日本,中美之间是亲密的盟国关系。二战时期盟国的主要成员国就是美、英、苏、中四个国家,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这四个国家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对中国局势都是相当关注,这一方面是争取中国成为自己的盟友,一方面也是出于对二战盟国的友好关心。美苏两国真心地希望贫穷落后的中国不再爆发内战,美苏两国都想让中国成为自己的朋友,美苏两国都认为,应该扶助中国来抵制日本。

可是马歇尔将军对中国的国情不甚了解,他派人到他的老朋友史迪威将军那里了解中国的情况,史迪威将军是一位最有权威的中国问题专家。可是史迪威将军并不支持马歇尔将军的这一行动,史迪威将军断言说:

“马歇尔的使命不可能成功!蒋介石会变得更加强硬,在中国只相信军事力量!……,中国内战必定爆发,而且蒋介石必败!”

在抗日战争期间史迪威将军曾经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对华特使,史迪威将军和那一批美国来华工作人员,他们看到一个贫穷、愚昧、落后的中国,也看到中国上层官员们豪华奢侈的腐朽生活。这些美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无能,而中国**政权倒是大力提倡民主、自由和平等,延安那里倒是显得朝气蓬勃,**坚决抗日的主张和行动更加令美国人很有好感,所以这些美国人都有些亲近中国**的倾向。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打内战,这使得史迪威等在华美国工作人员都和蒋介石产生了严重分歧和矛盾。可是这场矛盾斗争是以史迪威的失败而告终,史迪威将军被蒋介石赶走,美国总统杜鲁门派赫尔利将军接替史迪威,担任美总统驻华特使的工作。赫尔利将军接受了史迪威将军的教训,赫尔利将军执行了亲蒋fan共的政策,他为制止中国的内战爆发,为促使中国民主联合政府的成立,赫尔利将军虽然也竭尽全力地工作,可是赫尔利将军的努力也是归于失败,他只好提出辞职了。

史迪威和赫尔利已经都表示对中国的和平不抱任何希望了,可是倔强自负的马歇尔将军并没有将上述二人的忠告完全听进去,马歇尔将军还是在1945年末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马歇尔将军来到中国也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不辞辛苦地为扑灭中国的内战烽火而到处游说和奔走。马歇尔曾亲临延安和*主席直接会谈,并且成立了以马歇尔将军为首,还有**方面周恩来和国民党方面张治中,组成了三人调停小组。马歇尔将军真是一位能够力挽狂澜的大人物,在他的辛勤斡旋之下,国共两党终于坐在一起开会,签署了历史闻名的双十停战协议;又召开了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签署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在马歇尔将军的协调之下,国共双方又签署了整编军队的协议。较短时间内就签署了三大协议,马歇尔将军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那时的美国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美国老将军马歇尔是按着西方的理念来处理中国的问题,马歇尔将军精心地设计着,他要将国共两党的军队国家化,并且这些军队由美国来训练、装备和指挥,马歇尔老人真是异想天开。然后马歇尔设想,让国民党和**在议会和选举中争个你上我下。马歇尔将军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西方那样的社会模式,实行全国民主选举和两党竞选轮流执政,就像美国和英国那样两党轮流执政。马歇尔是出于一片好心,当时中美两国是亲密盟国,美国当时的战略思想是增强中国的力量,加强美中两国的盟国关系,来共同遏制日本。

1943年,蒋介石在他的著作《中国之命运》一书中表达了‘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主张。针对这一反动观点,马歇尔将军不得不警告蒋介石,马歇尔将军说:

“美国政府不会支持一党专政的中国政府!┅┅”

马歇尔将军试图教化蒋介石,还深入耐心地说明,:

“本质上说一党专政的政权就相当是一种政教合一的政权,这样的政权必定是独裁**和**黑暗的,这个国家必定是发展缓慢而落后的。”

马歇尔将军还苦口婆心地向蒋介石讲解一些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有关理论问题,马歇尔还批判蒋介石著书立说,马歇尔认为:

“作为国家领导人就不该发表什么著作,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一党专政,党的领袖又是国家元首,那么实质上这位国家领袖的著作就必定会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经文了,那就是典型的政教合一的政府。一个国家领袖只有下台之后才可以去研究学术和发表著作,只有下台之后不掌握国家权力的条件下,他的著作才能真正地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才能公正地对该著作进行评价。”

1946年初,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相对都很薄弱,所以中国**积极提倡民主、和平,并且声称自己的政权是民主政府,处于弱势的中国**表示愿意接受马歇尔的和平方案。如果那时蒋介石也真地接受了马歇尔的和平方案,那么中国也许会出现另一种景象了!可是蒋介石拒绝了马歇尔的和平建议。由于国民党的军事力量相对很强大,蒋介石下决心要发动内战,要以武力消灭**,蒋介石就是力图实现一党专政,本质上说蒋介石是一个封建独裁的代表人物,他只相信军事力量。

1946年初蒋介石还要借助美国的帮助,在1946年上半年杜鲁门和马歇尔用美**舰将国民党中央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等国民党军队由广州经上海运送至东北,还运送几十万国民党军队在全国其它各地登陆,又拨给蒋介石一些军事援助。可是后来马歇尔终于看透蒋介石的发动内战的既定目标,马歇尔也就停止了运送**,也停止了美国对蒋介石的无偿军事援助。

接下来的情况就让马歇尔将军焦头乱额头了,实际上马歇尔将军主持下国共两党签订的各项协议都不能兑现,国共两党的军事交火此起彼伏,不断升级。**的军队不断抢占地盘儿,主要都是国民党尚未到达的地区,比如东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则频频地向**的解放区发动进攻,马歇尔将军疲于奔命地督促停战,虽然也促成了某些停战,可总的来说战事还是不断扩大。

半年之后,这位可怜的美国老人已经感到力不从心了,可他还在忍受着国共两党对他的虚情假意和愚弄。1946年春天,**方面对东北的战争又表示出停战的和平诚意,并且表示可以做出让步,于是在马歇尔的斡旋和压力之下,就达成了东北停战协议。

1946年夏天,东北暂时停战,国共双方都可以暂时轻松一下了,可是在暗地里双方都在调兵遣将,积极地准备着后面更为激烈的战斗。到1946年下半年,东北民主联军已经迅速扩大到五个纵队,三个独立师,共十八个师,大约二十万的兵力,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民主联军的兵力已经扩大一倍。到了1947年4月末东北民主联军的兵力又扩大一倍还多,已经扩大到46万人的兵力。到了1948年末辽沈战役结束后,*司令员就统帅百万大军了。

国民党也在扩军,到了1947年末,在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也扩大到将近五十多万,国共两党的军队人数旗鼓相当。1946年8月孙立人任新一军军长兼长春市警备司令,扼守长春以北、松花江以南各地区,这是国民党军队对共军作战的最前线,面对共军的主力部队。杜聿明将廖耀湘的新六军布防在南满,调集两个军在准备攻打临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抚松和通化地区,那些地区是被东北民主联军的第三纵队和第四纵队所占据。

东北解放战争中,颇为激烈的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即将开始了,┅┅